去长沙旅游,除了品尝美食,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景点

  来长沙的时候,哆粉和臭豆腐都是一定要吃的,吃完肚儿后,自然是要出去逛逛,岳麓山是个好地方,干嘛要到这里来?因我钟爱的岳麓书院,位于这里。它是一所有千年历史的高等学府。

  

  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由潭州太守朱洞创建岳麓书院,在岳麓山抱黄洞,初设“讲堂五间斋”。这为书院的讲学奠定了基础。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州守李允扩建,形成了书院建筑讲学、藏书、祭祀三大部分的基本规制。两国的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宋真宗召见山长(即太师)周式,并授书赐书名,“于是书院之称”。

  但遗憾的是,在宋代,由于当时社会体制的限制,书院仅仅发展了儒学,而对于科学技术则毫无进展,这是可悲的。至明代,汉人虽重新掌权,郑和亦下西洋,但不久又闭关自闭。在满清时期,技术又成为奇技淫巧,不受重视。在神州大地上,工业革命的烈火还没有发芽。学院也只能沿着历史的车轮前进,沿着历史的车轮前进。

  无论如何,历史悠久的岳麓书院培养了大批的栋梁人才。在这里,人们把孔子奉为万世师表,明理学非常发达。朱熹、张謇的讲学,可以使许多学生前来听讲,书院周围的水潭里的水都喝完了,可见盛况空前。

  一幅十分气派的对联挂在岳麓书院的大门口:“惟楚有材,斯必盛”。

  

  此联为清代嘉庆年间,当时岳麓书院山长袁名曜、贡生张中阶题诗。那时,有人请袁名曜作大门上的题字,袁名曜便以“有材”为上联,并嘱咐诸生应对。就在每个人还在思索时,张中阶走过来,弄清了是怎么回事后,张中阶回答说:「于斯为盛」。

  事实上,“惟楚有材,而斯为盛”都是从古语中得来的。上联“以楚有材”,典出了《左传》,原句是“虽然楚辞有材,”下联“于斯为盛”。其意义或可理解为:楚地真出才子之地啊,岳麓书院更是英才云集。遗憾的是,这幅千古名画在抗日战争中被日军飞机炸毁,现存的对联是1984年根据历史照片复印而成。

  漫步于这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不但能怀古,增长阅历与知识,而且以千年学府为自豪,来到岳麓书院,一定要爱晚亭小坐,虽然爱晚亭是一九五七年重建的,并不影响我们慕名而来。教科书上的那一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早已使这个小小的亭子红遍大江南北,这要感谢杜甫先生。

  

  事实上,爱晚亭并不大,周围山林密布,游客众多,也有大批学生集体游览。见他们,心里特别羡慕,羡慕同学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平静与沉着。人活着,也只有从容面对,才能改变。

  出访岳麓书院后,我突然间萌发了从学从教的念头,因为这里的环境实在太适合读书学习,触景生情,自然也希望和湖南大学的学子一样,重温求学时的纯真心境。

  人类,其实不该长大,成人的世界太残酷了。此时此刻,我想起一句话,愿你离开半生,归来依然年轻。下一次到学院游历时,我肯定会作更充分的准备,那就是拿一套茶具,在这爱晚亭里品茶冥思,大概和古人一起游历,心境会更加愉快。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