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连休5天 旅游非刚需 安全放首位

  昨天一早,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五一”连休5天的放假安排,这一话题很快上了微博热搜,足见人们希望出门“放风”之迫切。同时,清明假期黄山人挤人景象还在眼前,境外输入和无症状感染者存在的风险仍在不断提醒人们:适度“放风”可以,扎堆谨慎。

  人群聚集风险仍存在

  根据去年11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0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今年5月1日(星期五)至5月5日(星期二)放假调休,共5天,4月26日(星期日)、5月9日(星期六)上班。

  疫情期间,国内居民“宅”家办公生活,春节、清明假期出游基本泡汤,积累了较强的出游和消费意愿。不过至今,国家文旅部门仍未放开旅游机构的跨区域旅游组团业务,各省市区域内旅游也未大面积铺开。上海一些旅行社开展的上海区域旅游主要为城市微游、郊区一日游等,在疫情防控前提下大巴车上座率有限制,需要一系列配套措施,游客量有限。

  但对部分旅游资源较丰富的区域来说,假期人流扎堆的风险仍存在。清明假期,黄山风景区一度出现人挤人局面;杭州西湖景区部分区域也出现人群聚集、难以保持安全距离的情况。

  “防控型复工”新阶段

  “五一”出游客流将以自驾出行的散客为主。在客流难以准确预估的情况下,景区景点如何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客流高峰?

  针对“五一”假期,春秋旅游副总经理周卫红说,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公布部分节假日安排后,春秋已有所筹划,目前正根据疫情防控进行调整。旅行社将在保证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有序组织旅游团队,尽量避免去散客可能扎堆的热门景区及室内景点,多开发一些新的玩法和旅游元素分散游客。“公司已做了一个试用版的防疫指南,从产品设计、资源采购、产品销售到具体服务环节,都把防疫要素纳入。旅游不是刚需,要以安全和健康为前提。”

  中国旅游研究院景区研究主管战冬梅认为,当前输入性风险仍然较大,在景区“防控型复工”新阶段,游客的安全和健康是第一位的,文旅业复工需坚持“有序”“可控”。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何建民建议,中高端文旅场所应避免因降价、免票造成人员聚集风险;大众文旅场所例如公园、绿地等,应在做好防控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开放、延长开放时间,满足居民需求。“景区不仅对游客规模要做到可预测、可控,更要注重全流程、系统性可控。目的地应通过多举措落实游客从客源地如何抵达、抵达后如何分流、景区内外如何安置等具体问题。”(记者 李宝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