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花呗的角度剖析营销,让你的团队如虎添翼 ——小橙营销课 第一期

  原标题:从花呗的角度剖析营销,让你的团队如虎添翼 ——小橙营销课 第一期

  大家好,欢迎您点开本篇文章,我是小橙,如果感觉本篇文章还不错,那就点个关注和转发支持一下吧!您的关注和转发会是小橙创作的动力,不幽默啦(严肃的表情)!开始我们今天的内容。

  蚂蚁花呗从2015年4月正式上线至今已有4年时间,据官方统计90后成为了花呗使用的主力军,从而在网上流传出这样的一个梗:“90后是最惨的一代,每个月拿着固定的工资,上有老,下与小,中间有花呗。”花呗在我们现在的日常购物中已经随处可见,上到商场购物,下到街头小贩,你总是能够看见挂着一张二维码,而这张二维码在无形中向你的花呗招手。

  众所周知蚂蚁花呗的源头来源于支付宝,支付宝是谁的呢?是马叔叔的,为什么我们要谈及蚂蚁花呗的源头支付宝呢?因为这才是蚂蚁花呗推出的目的。

  之前小橙在公众号中发布过一篇名为《淘宝与京东是否赚钱》的文章,不知道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原文,因为马叔叔抢了银行的生意不说,还要打碎银行的玻璃。

  我们知道蚂蚁花呗属于蚂蚁金服推出的一款消费信贷产品,而且因为支付宝的普及,本身就佣有庞大的用户数量,这些用户数量就成为了花呗的主要使用军,反之来理解就是,这些用户已经在无形中减少了和银行的接触。

  刚推出蚂蚁花呗时,小橙就和朋友说到,以后买房、买车都不用找银行了,果不其然,蚂蚁花呗果然抢了银行的这杯羹,硬生生的把生意抢了过来,而不得不说,刘叔叔更是生猛,京东金融不仅抢了这些生意,就连房屋装修和保险生意都做了起来,这让太平洋作何一堪啊!

  说到这里,小橙不得不多说一句题外话,这世界上什么最赚钱,除了房地产就是金融,马叔叔也好,刘叔叔也好都分了这杯羹。

  重点来啦!用户在消费时,可以预支蚂蚁花呗的额度,享受"先消费,后付款"的购物体验。这句话是不是感觉特别的诱人啊!先买后付,我终于可以清理掉购物车啦!于是就有了很多人开始使用蚂蚁花呗,从而让马叔叔的阴谋得逞,刘叔叔看的是最为明白,随后就推出了京东白条想来分上一杯羹,但时至今日,马叔叔却给他只留下了汤。

  但问题的根源并不出现在这里,出现在哪里呢?我们都知道只要蚂蚁花呗在最后还款日之前还款就不会收取手续费,而且蚂蚁花呗推出了分期服务,大大减少了使用者的还款压力,不得不说这一点还是很人性的,但真的是人性吗?不,这只是又一个阴谋的雏形。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阴谋呢?嗯~这个要从很久很久以前说起······盘古开天地,孙悟空横空出世~额~有点偏,下面进入正题。

  初看很人性化的模式,可以减少还款压力,目前蚂蚁花呗可分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来还款,利率分别为3期分期总金额的2.5%;6期分期总金额的4.5%;9期分期总金额的6.5%;12期分期总金额的8.8%,我们以三期为例,花呗为2.5%,而信用卡分三期费率为0.75%在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花呗分期利息:分3期总利息=1000*2.5%=25元;每期应还利息=25/3=8.3元;

  信用卡分期利息:分3期总利息=7.5*3=22.5元;1000*0.75%=7.5元。

  通过上面这个例子我们就可以明显的看出在同样的分期金额与分期数来看,花呗分期利息要高于信用卡分期利息。

  当然不是每一个花呗用户都会选择分期来进行偿还,那么也就是说马叔叔挣不上这个钱,但是我们所不能忽略的是什么?蚂蚁花呗的主要用途是在哪里?没错,就是淘宝,这么一说是不是大家都明白了,是的,和你的想法一样,马叔叔是在为淘宝动员人群。

  除此之外,每一个使用花呗的人,都在期望这有人可以帮忙还花呗,马叔叔何等的精明,他早就预料到了这一点,去年的花花卡,什么锦鱼就是又一个套。

  来做一下解释吧!

  抽中花花卡的人免费还花呗,暂且不论花花卡的抽奖概率,这件事就像我们吃饭一样,我们中国人使用筷子也在使用勺子,但是问题来了,我们长时间使用筷子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的存在现象,若是让我们一下换到勺子还真是不习惯,话说到这里,可能还有人不明白,在透彻的说一下吧!

  根据科学实验证明,一个人形成一种习惯可以在短短三个月内实现,而花花卡的标幅是什么?全年帮你还花呗,一年时间就可以让人形成习惯,那么下一年呢?而那些没有中奖的使用者,恰恰成了支付宝的最好推荐人。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