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十八岁,正上高中,坐标潮阳黄图盛中学。
原标题:我的十八岁,正上高中,坐标潮阳黄图盛中学。
2017.12.30
?
如果心动的声音放大一千倍,
那大概就成了图盛的铃声合集了吧
▲
我的十八岁 ,是2014,正上高二,坐标潮阳黄图盛中学,途径棉城。
以前,棉城的公交没有站点,随手在路上招手就能上车,在东山路口和潮阳汽车总站,不用分公车方向,看到1路跟3路的公交车直接就可以上去,可谓是路痴的福利,这样的习惯让我以后在的城市辨别公交车方向造成了很大困扰。
还是最喜欢棉城的公车,虽然又破又烂,走街串巷一路颠簸。
靠近司机位置的铁皮也可以坐人,一圈能坐五六个人,遇到老人上来时,总会给老人让座,身穿校服,不能丢图盛的脸。
有时候周日回校晚了,看到1路3路看到塞满图盛校服的学生觉得很有归属感。
或许这就是校服力量。
这是大学再没有的感觉,即使搭同一辆车往同一个方向,仍觉得很陌生。
周末回家时,一到东山路过都会有一波面包车司机喊着:“关埠金玉,关埠金玉,即走!”
“西胪关埠西胪关埠,爱迈!”
图盛新生开学时,会有三天入学教育,满满的三天会议,开到你想吐。
那时候的起床音乐,也会是你此后一生的噩梦。
对于很多刚住宿的学生来说,天还没亮就被起床音乐闹醒,闭着眼睛刷牙洗脸,吃饭开会开会吃饭,真的很无趣。
开学班会总少不了播图盛高考助力视频,总会一帮学长学姐站在某某大学的校门口说:我在某某大学等你。
图盛每一年都会针对不同年级举办不同活动,高一篮球比赛和广播操比赛,高二合唱比赛,高三拔河比赛。
学习之余,活跃班级气氛,调节学生压力。
那时候不能理解学校这片良苦用心,总觉得学校就整这些虚,后来想想,居然有点怀念那时候的合唱比赛。
怀念那首唱了无数次的校歌,如今却只记得一句“潮之阳,海之滨。”
图盛也是潮阳区唯一一个高二了还有音乐课美术课的学校,高三时体育课也不会取消。
高三时班里男生挑拔河选手,看哪个女生“身强体壮”就逮住掰手腕,劲大就入选。
那时候去参加拔河比赛,尽管我们班输了,几秒功夫,还没回过神来就被对方整队拖过去了,体委懊恼得想哭,但同学还是努力加油,我同桌还给我买了麦当劳的菠萝派犒劳我。
高一军训是一个星期,大多选择在中秋和国庆放假之前,偷偷占用一点法定假日时间。高二高三的学姐都会看热闹嫌太阳不晒,巴不得阳光越毒越好。
晒完一星期艳阳再穿上白色校服,这视觉冲击,再甜美的海军校服也拯救不了你黝黑的脸。
可惜我们那一届校服改了。
但领导看到大多数女生还是喜欢海军校服,下一届又改了回来。
学校统一定制的校服宽松肥大的尺寸当然满足不了爱美女生,即使领导说了无数次“伤风败俗”,女生们还是愿意把校服改成适身的短上装,马甲线若隐若现。
当然那时候我们都还没马甲线。
图盛校运会两年一次,运气好能参加两次校运会。
为什么说运气好?因为校运会停课哈哈!
那时候老师要求未参加运动会的同学留下来给班上同学加油助威,我胡诌了个借口偷偷溜回家了。
图盛假期不长,而且每次放假都会补回来,与其说是放假,不如说是调休。
高一高二最最最期待的便是高考时放假。
高三高考前会放一星期温书假,那一星期气氛静谧得像暴风雨来临前的风平浪静。
那时候内宿办放的起床音乐都与毕业季有关,连起床音乐都想给我们的离别配乐。
图盛的温书假是高一高二轮流大考,轮到高一考试高二便放假,高二考试高一便放假。
大考是我最期待的日子,不用早起不用出操。
大考前全校搬书的行动也是浩浩荡荡,这大概也为数不多几次男生可以光明正大进出女生宿舍的时机了吧?
我一直属于汉子行业,偶尔还帮人家搬书。
那时候我总是直接把书搬到食堂,吃饱了再把书搬回教室。
高考那段时间,校领导会变得亲切得瘆得慌。一改平时严厉的模样,走在路上遇到都会冲你笑。或许他也知道,再看几眼这孩子,就再也看不到了吧。
图盛的定律是,高一校服校裤校章一一具备。高二校服整齐,校章爱戴不戴,放在书包领导来查了就戴上。高三干脆放飞自我了。出操时总是高一第一集合完毕,高三才慢悠悠走出来。总是免不了领导一顿挨骂。做不得不好还会被留下重做。
“请高一某某班,高二某某班的同学留下来,其他同学,解散!”
最怕被留下的名单中,有自己的班。
跳跃运动除了高一的孩子做得比较积极,其他年级很少人会做,总是随意比比上身动作。
图盛最美的风景莫过于操场,所有来图盛的人都会喜欢上这里的操场,这也是我们校领导一直吹嘘的,潮阳区为数不多“标准四百米塑胶跑道”,后来自从图盛那栋15层楼高的宿舍楼建成后,领导的焦点都转到那15层高的宿舍楼了。
美中不足的是,图盛每到一定时节,风向一转,夜晚总会有猪屎味弥漫整个学校,有人甚至打趣说学校是养猪的,我还差点信了。起初我还以为只有我自己闻到了这不干净的味道,后来才知道大家不过是习以为常了。
图盛的电子白板也足够图盛牛逼了,我们大学现在用着的还是普通的投影仪。
所有母校大抵都是你一走它就装修,也不知道我们图盛何时能富强到装空调。
图盛教室的风扇还是蛮多的,学校会统一开关电闸,太早去教室会没风扇,太晚离开教室也会没风扇,这不科学啊!抑制了学生勤奋好学的积极性呀!要知道高三有些同学可是早上五六点天蒙蒙亮就赶到教室,晚上五六点天乌漆嘛黑还舍不得离开。
当然,我是属于那种一下课就如脱缰野马冲向食堂的那一匹人。
伴随着下课铃声响,你可是想象那群饿了半天的饿虎从四面八方飞奔向食堂壮观景象,你最好不要站在走道上碍人,否则被撞飞了后果自负。
当时隔壁班就有一同学跑得太快被主任拽住批评了。
有时候回南天路滑,这样子跑真的很危险滴。
尤其我们这白色校服,很难洗的。
说起回南天,这大概是在图盛最难熬的日子了吧。
12个人一个宿舍,晾衣服的地方也就三条铁链,12个女生12套内衣12件校服12条裤子互相紧凑互相发霉,整栋宿舍充满霉味,连被子都好像能拧出水来,简直生不如死呐。
手机,学生手册白字黑字强调了不能带手机,不过领导们还是睁眼闭眼,只要不太过分,一般不会没收手机。
那时候手机充电就全靠充电宝和外宿同学,住在棉城偶尔会回家的同学也成了充电专户。
夜修老师的巡查点名,总会使那些低头玩手机的同学为之一震。
内宿办,内宿办的刘姥姥大概是内宿办里段位最高的元老,深受学生“爱戴”。
每次她来查夜,拿着手电筒对着你总能叫你魂飞魄散。
有时候半夜会叫你起来把晾在阳台窗口的内衣收回去。
我两只掉在窗口的袜子就被她捡去扔了。
今天跟师妹谈起刘姥姥,她还惦记着自己被刘姥姥没收的床上书桌。
当然,刘姥姥虽然严厉,有时候也会开广播说:“请某某同学到内宿办拿回丢失的饭卡。”
“请问女同学有没有洗甲水,现在有同学被520胶粘住了,请有洗甲水的同学拿到办公室来好吗。”
其实这么严厉,也是为学生负责。
内宿办的另外一个女老师,声音有点娃娃音,曾经教过我们生物。
今天开玩笑跟师妹说:一直怀疑他跟内宿办里另外一个体育老师有戏。
师妹说:原来不是我一个人这样认为。
我也说:原来不是我一个人这样认为。这么多年了,他们还没在一起吗?
每天早晨叫醒我的不是梦想,而是内宿办的音乐。
内宿办的起床音乐很会与时俱进,当年小苹果风靡全国时,内宿办也播了一个星期。
内宿办的因为更新频率大概是一个星期。
所以某天听到自己喜欢的音乐醒来,想到接下来一个星期都能听着自己喜欢的音乐醒来,总觉得能量满满。
并且,那一星期的起床音乐总会成为同学们上课下课无意间哼起的旋律。
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夜空中最亮的星》,随口就能哼起来。
说到内宿办的音乐,当然少不了播着播着出现内宿办老师的那句:
“还没起床的同学请赶紧起床”
“还在教室的同学马上到操场集中”
不过,我们高三那年早操就已经停了,后来的孩子应该没听过。
比较熟悉的应该是这句千年不变的良心督促:
五分钟后生活区的大门即将关闭,还逗留在宿舍的同学,请抓紧时间离开,再通知一遍,宿舍大门即将关闭,请还逗留在宿舍的同学尽快离开生活区,届时将登记迟到。请同学们穿好校服佩戴好校章 。
简短版如:宿舍大门即将关闭,请还逗留在宿舍的同学尽快离开生活区。
“快点快点,都快迟到了还慢悠悠。”
住宿生总要经历过一次在大门关闭前冲出大门给门卫叔叔笑口嘻嘻赔不是才算真的住过宿吧哈哈。
每周四宿舍评选,在生活区的布告栏上,会公布最佳寝室和最差寝室。
宿舍长总会去那里看自己宿舍的评选情况。
每天回到宿舍最可怕的事情就是看到内宿办留下的小便利贴:1号床毛巾挂在床上扣10分,3号床鞋子摆放不整齐扣10分。
偶尔也会有加分:毛巾叠放整齐加3分。
但扣分总比加分下手重。
布告栏后面有热水壶架,摆放了很多热水壶,在一堆热水壶中找到自己的热水壶挺不容易。
学校定期会组织宿舍大扫除和教室大扫除,学校总会派发氯水,我们总是拿一大罐洗衣液罐子去装氯水来漂洗校服。
虽然我很懒,但现在回想宿舍大清洗还是觉得很有趣,大家一起搬书,一起冲水,齐心协力。
最后评选成最佳寝室总觉得成就感满满。
我们宿舍曾连续拿了快一个学期的最佳寝室。
连续三次拿了最差寝室的同学还得写检讨书,甚至退宿。
这时候,宿舍有个内宿办的“干部”显得尤为重要。
小卖部的两位小姐姐,一位黑长直,戴着眼镜,很淑女,总是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模样。
另外一个小姐姐,黄色短发,衣着前卫稍稍有点省布料,今天跟师妹说起,她说,原来她们从以前就这样。
我说:原来她们一直都没变。
原来我们的图盛,换的只是一代代学生,主调与情节,依旧不变。
我的图盛,依旧在时光里不增不减。
开水房里的叔叔,每次见他走进开水房,都像看到菩萨洒甘霖。终于有开水喝啦!
排队打开水讲究技巧,不能光看队伍多长,要看人家手里拿的杯子。
一个热水壶装满,就够那一队拿水杯的人排了。
一开始我不懂,只懂挑队短排,结果很多时候,排我那一刻已经没水了!呜呼哀哉!
丢热水卡有两个认领的地方,一个是开水房,一个是内宿办。
每次去内宿办认领水卡,找不到自己水卡,看到那一沓沓水卡,总想随便抽一张无名卡走,最后还是敌不过良心,跑去开水房补办,结果开水房的叔叔在那一堆无名卡中抽了一张卡,消磁了帮我充值,收了我工本费15。哈哈。
食堂阿姨,我最熟悉的是一楼。
图盛食堂有个不成文的潜规律,一楼多平民,二楼多情侣,三楼多男生。我一介平民一直混迹在一楼。
食堂还没扩建时,可以去食堂后台点小炒,自己决定自己吃多少。
一直记得,有个胖胖的阿姨,打菜比较多,而且总是面带微笑,我总是排她那一队,虽然她动作比较慢。
有个动作麻溜的叔叔,每次要找零时,总会给人加鸡块,但鸡块凉了并不好吃。
有一个矮矮的阿姨,时不时就会出来收拾位置。
生活区的门卫叔叔,路过时总会亲切地报以慈祥的微笑问好,每天放学总会看到一些学生去那里煮中药。
有时候体育课提前下课总会在门口等着大门卫叔叔开门,一窝蜂涌进食堂。
周末回家的抢公交车座,抢大巴座总是高中生涯除了高考以外最激烈的一场恶战。
有时候冲到校门了,别说抢到位,能不能上车都是个问题。
很多学生会为了找辆有位的空车,一直走到了交叉路口。
别跟我说你在图盛没有经历过走很长的路去搭公车的日子。
当然,有时候抢不过人家,就拐进门口的“阳光书店”,随意翻翻几本杂志打发时间。
隔壁的小巷子,快餐店的阿嫲记忆力很超群,不管来了多少学生,随口点了份炒粿条,她总能记得清清楚楚,从不弄错。
虽然学校一直鼓励我们在食堂吃饭,说外卖餐饮不卫生,小巷子里的老鼠挺多,去洗手总能看到老鼠从脚下飞快掠过,但宿舍也有过老鼠也便见怪不怪,况且阿嫲的手艺确实还不错。
图盛的校园小吃当数武大郎烧饼,绿豆沙冰,泡泡小栈和快乐番薯,高三时袋装的鲜榨果汁和很流行。
大学也有绿豆沙冰,可怎么也比不上炎炎夏日时诗放在我桌面上的那一瓶。
回想整个高中生活,一天到晚都是排队。起床刷牙排队,早操排队,吃饭排队,打开水排队,洗澡排队。
十二个人一个宿舍,平均下来每个人洗澡时间只有五六分钟,沐浴露还没搓出泡泡呢就得赶紧冲掉。
有时遇见一两个动作慢的室友,内宿办都在赶人了还没洗完澡。
在“宿舍大门即将关闭,请还逗留在宿舍的同学尽快离开生活区”的催促下,刚洗完头湿漉漉地就穿着拖鞋跑去打开水上夜修。
夜修回来一波人抢着上厕所刷牙,也有人玩手机吃夜宵,各自爬会床上后熄灯夜谈,等到宿管阿姨来巡逻立即安静下来。
这样的日子,虽然辛苦,但是回想起来,还是有滋有味。
不过再体验一遍,那还是不必了谢谢。
我只想再吃一顿图盛的苦瓜饭而已。
铃声|图盛校友会
图片|帕伽索斯摄影
最后想说,
这只是师姐的高中,
但或许也会有你们的影子,
留言区留下你们的坐标吧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