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春天迈开新脚步——我市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原标题:向着春天迈开新脚步——我市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隆冬腊月,数九寒天。凉都大地,战鼓擂动,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场景。

  重点项目建设工地上,工程车辆来回穿梭,建设者们紧盯目标抢工期、赶进度;产业园区内,生产线加速运转,科研人员研发新品,工人们赶制订单;漫步城市大街小巷,食堂里饭菜飘香;熏腊肉、做香肠、备年货,菜市场有“烟火气”更有“文明范”,奏响着幸福生活的协奏曲。

  2022年,是极度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受疫情冲击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与转型升级阵痛叠加的严峻形势,六盘水迎难而上、担当作为。

  

  六盘水高新区装备制造园一角。祖大华 摄

  这一年,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决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带领六盘水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心、拼搏实干、克难攻坚,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重大政策机遇,主动作为、应变克难,聚焦聚力于高质量发展,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奋力擘画幸福六盘水。

  2022年1至11月,六盘水在商贸、物价、财政金融方面稳中有进。1—11月,全市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25.9亿元,同比增长4.5%。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6%,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上涨3.3%,其中在11月份,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9%。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87.10亿元,剔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同比增长5.0%,按自然口径计算同比下降4.6%。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60.18亿元,同比增长4.2%。11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579.12亿元,同比增长11.7%;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025.80亿元,同比增长10.2%。

  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从年初开始,市委、市政府高频次调度经济运行,逐个领域逐个行业逐个重点企业专题精准研判,紧锣密鼓。主要领导深入基层深入企业问计问需,在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上“出实招”,在助企纾困解难上“办实事”……一次次行动,促进了全市经济恢复提振,全力稳住了经济大盘。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2022年,在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市委、市政府坚持民生优先导向,民生投入力度不减,对保障标准偏低的民生项目进行提标,稳步提高城乡低保、城乡养老保险等基本民生项目标准。

  回望这一年,虽然困难重重,但成绩依然可圈可点。

  

  凉都美如画。杨润升 摄

  新国发2号文件进一步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四梁八柱”持续夯实

  2022年全市获批省级以上衔接资金87495万元,立项审批项目322个。围绕产业提质增效、配套设施资金投入4.32亿元,实施产业项目136个,带动20余万脱贫人口和边缘易致贫人口增收。六盘水智慧城市转型升级示范项目被列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贷款2022—2024年备选项目规划,贷款总规模达4亿美元。围绕智慧矿山、5G+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推动大数据与工业企业深度融合,截至目前,全市共梳理大数据与工业融合标杆项目培育对象8个,大数据与工业融合示范项目培育对象55个,融合带动工业企业户数101户。纳入工信部监测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000万口径)企业5家,收入完成1.15亿元,同比增长4.7%。

  

  六盘水智慧城市体验中心。

  新型工业化快速推进

  建成全省第一个煤矿智能化辅助系统、西南地区第一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正常生产矿井实现“两化”改造全覆盖;火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全部完成;全省第一家将机器人用于钢铁生产;一批建材产业绿色发展示范企业逐步成长;通过资源循环利用,已形成“煤—电—焦—气—化—材”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2016年获批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每年为贵州贡献一半的煤炭产量、近三分之一的火力发电量和超过一半的钢产量。谋划推进七大产业板块全链条发展,打造省内链条最完整的铝及铝加工产业集群;氢能产业在全省率先实现“四个第一”;建成全球同行业中装备水平最先进、资源利用率最高的硫酸锰生产线,拥有省内第一条无水染整生产线;国家级专利优秀奖、院士工作站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实现零的突破。

  

  十九度铝业。张三都 摄

  新型城镇化成绩斐然

  城镇空间布局大幅优化,两个三地同城化步伐加快,盘州撤县设市,水城撤县设区,六盘水高新区挂牌成立,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9.2个百分点,培育郎岱、柏果、玉舍、大湾等9个全国重点镇。城镇品质大幅提升,全市累计改造棚户区25.2万户、老旧小区3.8万户;城市集中供热面积达331万平方米,城镇供水能力达4.4亿立方米,人均城市道路面积达23.9平方米。城乡基础设施大幅改善,沪昆高铁境内段、安六高铁建成通车,盘兴高铁开工建设,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铁”;建成盘兴、六威、六赫高速公路,纳六晴、六安高速公路建设有序推进,安盘高速公路开工建设,“三横一纵一环”高速公路主骨架全面形成;建成水库31座、在建23座,在全省率先实现市级有大型水库、县县有中型水库、乡乡有稳定水源;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提前完成;天然气管道实现“县县通”;5G基站覆盖城区及重点区域,获批建设国家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市。

  

  车水马龙。张从文 摄

  农业现代化日新月异

  猕猴桃“吨产园”、刺梨“千斤园”、茶叶“万元田”建设硕果累累,以“两园一田”建设为引领,建成万亩以上产业基地15个;发展以“凉都三宝”为重点的特色农业种植面积近400万亩;打造年加工万吨猕猴桃精深加工中心和贵州最先进的分级包装生产线,设立“中国刺梨产业研究院”等研发平台。培育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1个、绿色食品46个、有机农产品44个,2个农产品被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6个农产品获批“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认证。水城农业现代产业园在贵州率先创成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国家农业龙头企业2家、国家级示范社23个;“三变”改革9次写入中央文件,获批创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

  

  郎岱高效农业生态园区。廖迅 摄

  

  猕猴桃喜获丰收。姚咏 摄

  旅游产业化精彩蝶变

  依托气候、山地等资源禀赋,连续18年举办“中国凉都·六盘水”消夏文化避暑旅游季,旅游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全市接待游客量、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16.3倍和21.9倍。依托“中国凉都”名片,持续推出旅游中高端产品,A级旅游景区从1个增加到47个、其中新增4A级景区13个,7个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盘州市成功创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野玉海山地旅游度假区全省第二个获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新增省级旅游度假区9家,五星级旅游饭店实现零的突破。打造“南国冰雪城”名片,以举办全国高山、越野滑雪青少年挑战赛、世界雪日暨国际儿童滑雪节等活动为牵引,打造梅花山滑雪场、玉舍雪山滑雪场等3个天然滑雪场、21条雪道,建成荣获第五届博鳌国际金汤奖最佳生态温泉奖称号的龙井温泉等6个温泉。

  

  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孙大方 摄

  

  玉舍雪山滑雪场。王贵军 摄

  在爬坡过坎中走过2022,时间的指针即将转向崭新的刻度。新的一年,六盘水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瞄准建设幸福六盘水这一愿景和推动转型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三大目标”,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担当作为、奋发有为,努力为全省闯新路、开新局、抢新机、出新绩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六盘水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兰 报道

  一审:孟谷 谢孟融

  二审: 田维娟

  三审:刘红霞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

  国家药监局批准布洛芬混悬液等12个新冠病毒感染对症治疗药物上市

  微宣讲丨易基恒:狠抓三量提升 走好高质量发展特色之路

  明天起,这些新规将影响你的生活

  特别声明: 版权作品,欢迎分享,但复制、摘编及建立镜像等其他用途,需向本公众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否则视为侵权!

  关注乌蒙新报抖音号、乌蒙新报视频号

  获取更多新闻资讯!

  公益广告

  广告展示

  乌蒙新报已有资讯平台

  乌蒙新报微信公众号

  艺凉都

  乌蒙视线人民日报号

  乌蒙新报抖音号

  乌蒙视线今日头条

  多彩凉都客户端

  本公众号内容以原创为主,将本公众号内容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报许可,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乌蒙新报》。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