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新「新乌龙院」,对不起了

  原标题:新「新乌龙院」,对不起了

  说起香港电影的黄金期。

  阿布一定不假思索地告诉你们,绝对是90年代。

  这一时期的香港电影进入到了井喷时期,而且部部经典,从而也让我们认识到了一大批香港的艺人:周润发、洪金宝、成龙、张国荣、周星驰······

  包括一大批女神级的女艺人:张曼玉、林青霞、王祖贤、张敏、邱淑贞······

  「赌神2」中邱淑贞饰演的海棠,一度成为了阿布心中不可抹去的女神形象。

  2000年之后,港片依然保持着一定的势头,那时候的观众可能都没有意识到,港片正在不断疲软。

  随着老一辈香港影人慢慢退居幕后,香港演艺圈青黄不接的问题越来越明显。

  而且原本一些德高望重的老牌导演,也开始不断的以续集、改编、翻拍来作为新片的主打。

  "炒冷饭"成为被观众们诟病的问题所在。

  点名刘镇伟。

  1995年两部「大话西游」已经成为无数影迷心中的经典。

  咱们先不说演员和演技的问题。

  「大话西游」是个笑中带泪的爱情故事,整个故事以及最后的结局都以最完美的方式终结了。

  再次重启这个"IP",阿布感觉纯属于狗尾续貂,毁了经典。

  而且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可能一小部分老一辈的香港导演都没有察觉到,就是关于无厘头搞笑的问题,星爷的无厘头电影一直被人追捧。

  为什么?

  一是因为轻松幽默,二是很多观众都是为了看星爷。

  90年代的那种无厘头搞笑模式已经过时了。

  而刘镇伟和王晶一直还在用他们擅长的无厘头方式拍电影,这是他们近几年的电影失败的重要原因。

  星爷也一直在玩无厘头,但是他懂得把自己擅长的无厘头幽默和当下火热的一些网络词汇、一些笑点相结合。

  同样是西游题材。

  星爷就会在「西游·降魔篇」中写出"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这根香蕉是用来吃的"这样令年轻观众一秒就Get到笑点的台词。

  同样的,在「美人鱼」中,珊珊去刘轩的办公室刺杀他的那段镜头,是典型的星爷无厘头幽默。

  它让我想到了「功夫」中星仔和肥仔聪躲在小巷中准备报复包租婆的那段戏。

  近几年星爷的电影中,「美人鱼」是他无厘头幽默风格最明显的一部。

  整部电影前半段充斥着大量星爷无厘头元素。

  但是「美人鱼」同样备受观众喜爱。

  就是因为星爷懂得把电影与这个时代结合,「美人鱼」的故事和主题让我们看着觉得很舒服,笑点设置在年轻人的接受范围内。

  同样,也有一位香港导演完全符合反例的形象。

  王晶

  王晶就属于那种还停留在90年待香港无厘头喜剧的导演。

  他在香港电影圈的地位和起到的作用自然不必说,但是近几年的作品,实在是烂到家了。

  原本让观众以为他要触底反弹的「追龙」结果却也只是回光返照。

  除了「追龙」以外,王晶的其他几部电影均徘徊在3—4分之间。

  港片现在依然每年会出产几部不错的电影,但是相比起90年代黄金期,差的可是十万八千里。

  而且,类似刘镇伟、王晶这样炒冷饭、拍续集的香港老一辈导演,并不在少数。

  比如:

  新乌龙院之笑闹江湖

  是不是毁了经典,是不是狗尾续貂。

  目前电影还没有上映,阿布不敢把话说死,但是从目前来看,我并不看好「新乌龙院之笑闹江湖」。

  首先说。

  老电影拍续集,会有一定的情怀元素。

  组成这些情怀的,无非就是故事和角色,故事好说,而角色的话,「新乌龙院之笑闹江湖」已经没有什么优势了。

  在预告片中,导演朱延平一直在卖情怀。

  "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

  当然记得,但是梦之所以美好,是因为它保留住了当初自己的一些快乐回忆。

  现在再把它翻出来,而且里面的人、故事统统变了样。

  这样的梦,谁会喜欢?

  当年的演员也已经大变样,饰演长眉师父的李明炀老师已于2008年去世。

  饰演大师兄的吴孟达这次将饰演长眉师父。

  关于这一点,阿布觉得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两个主要角色的变化,才是这部电影的重中之重,就是郝邵文和释小龙。

  在「新乌龙院2:无敌反斗星」的剧照下面有一句话:

  "我们长大了,他们也长大了"

  没错,当初萌萌的释小龙和郝邵文都已经长大了,「新乌龙院之笑闹江湖」里释小龙没有出演,我觉得是一件好事。

  至少没有毁掉当初自己拍过的经典。

  而郝邵文这次······

  可能要毁掉自己当初的经典形象了。

  小时候无论怎么装疯卖傻,怎么无理取闹都是可爱,都会被观众喜欢。

  当一个成年人在以这种表演风格出现在大荧幕上时,只会引起观看者的不适。

  而且「新乌龙院之笑闹江湖」中出现了一大批大陆喜剧演员,包括宋小宝、王宁、张子栋等小品演员。

  我没有看不起小品演员的意思,说真的,虽然都是喜剧,但是小品和电影中的表演方式要差很多。

  大陆和香港的喜剧演员、喜剧风格能不能融合好?会不会有严重的水土不服情况?

  这些都不好说。

  另外。

  从预告片的风格来看。

  这部电影,很可能走段子式喜剧的套路。

  也就是被现在观众狂喷的那种类型,我并不看好「新乌龙院之笑闹江湖」能被观众接受。

  国内的很多影视剧,都开始学习欧美那种续集、改编的模式。

  每一种改变都会带来好与坏两种结果。

  整部剧从片头到故事架构、色彩等等都有欧美剧的影子,但是这部迷你剧无疑是成功的。

  它是以一种打破国内电视剧套路的方式在寻找新的途径,阿布觉得就算失败了,也没有关系。

  但是「新乌龙院之笑闹江湖」不一样。

  它是我们口中典型的炒冷饭模式,卖情怀。

  以当初备受好评的"IP"为基础,套上一个新的故事,新的演员。

  抱歉,这样的电影,我们真的不想看。

  香港电影目前面临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不仅缺乏创新的主动性,也同时欠缺创新的技术能力。

  我们可以去回忆一下,每年那几部比较优秀的香港电影,依然是老一辈的导演拍出来的。

  阿布总是给你们灌鸡汤,一切都要向前看。

  电影也一样。

  只有一直寻找新技术,新故事才是最正确的,像刘镇伟、朱延平这样一味的炒冷饭,除了毁掉经典,坏掉自己名声以外,我觉得没有任何好处。

  「新乌龙院」系列带给了我很多的快乐。

  看到朱延平重启这个"IP"之后,阿布只能苦笑,因为我似乎已经能看到了它的结局。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