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龙井】杨杏生的三十年茶人生

  

  杨杏生,新昌中国茶市“新昌县九九茶厂门市部”总经理,从事茶经销已有30个年头。七年前的2015年,曾看到过有关杨杏生的一篇题为“敢为人先,不断创新”报道。报道中写道:1999年1月,杨杏生获得“浙江省优秀农产品购销大户”称号,他敢想敢为,创劲十足。现在,虽接近花甲之年,除了增添了成熟老练深思外,依然敢吃螃蟹、敢为人先,在名优茶经销道路上,创出了一个个业绩展示在同仁面前,在他从事名优茶经销的生涯中,曾创出了“五个”第一。

  

  带着一股好奇和敬畏,我们走进了杨杏生在中国茶市的商铺——新昌县九九茶厂门市部。敞亮的二间店堂,摆满了各种包装,杨杏生正在店内的办公室整理资料。看到我们进去,他笑盈盈地站起来,泡茶接待了我们。看上去,杨杏生虽然也已两鬓发白,但仍然精神抖擞,思维敏捷,谈吐自如,一脸笑容。给人一种亲切温和,精干爽直的感觉。

  

  杨杏生告诉我们,1993年他就开始从事茶叶返销营生,1994年4月新昌县人民政府在老104国道旁边创建“浙东名茶市场”时,他就是市场第一批茶商之一,那时他才36岁。屈指一算,从事茶叶经销已有30个年头了。

  敢吃螃蟹,从家具经营到经营茶叶

  杨杏生说,他是回山镇官元村寒庄自然村人。 1977年,他20岁那年,就外出到江西、福建等地以锯木头谋生。 1988年,他已在外闯荡了11年,这11年,不但磨砺了他吃苦耐劳的精神,也让他积累了经营生意的能力,他用他挣到的钱,回到家乡,做起了家具生意,也是当年回山少有的万元户。 90年代初,回山人开始炒制龙井茶。 1993年,杨杏生看到茶农炒龙井茶的慢慢多了起来,可卖不掉放在家里是个问题,另听说杭州西湖转塘有个茶叶交易市场,龙井茶在那里还是抢手货,他以他生意人的头脑,即刻转行做起了龙井茶的返销生意。 这一年的春茶旺季,杨杏生每天往返于回山——杭州转塘的茶叶市场,虽然辛苦,但他觉得一方面帮茶农卖掉了茶叶他也挣到了钱; 另一方面,也让他慢慢掌握了品鉴龙井茶的品质等级的技能。 1994年4月,县政府创办了“浙东名茶市场”,他在市场开起了“峰芽茶叶经营部”,成为浙东名茶市场第一批茶商。 因为他已经有了一定龙井茶经销经验,第一年他就成为市场内的经销大户。

  1995年,杨杏生在经营中明显感觉到,龙井茶的保鲜是所有做绿茶生意的一个瓶颈。名茶市场100多个经销户基本都是缺本缺技术、小打小闹的小商贩,他们都是采用传统的收灰方法来保存龙井茶。而杨杏生敢于创新,第一个在市场建起贮藏龙井茶的冷库,推出低温冷藏保鲜保质法,贮藏量达10多吨,既解决了他自己龙井茶的贮存,又帮助解决了市场内一些大户存量龙井的保鲜贮藏。第二年第三年,一些经销大户纷纷效仿杨杏生,相继都建了茶叶冷藏库,基本上解决了全市场尚未出售的春茶冷藏保鲜,保障了名茶不变色、不变质。

  注册品牌,领先到天津开设直销窗口

  1995年,杨杏生就从市场上捕捉到,茶叶要做大做强,和工业品一样,必须要有自己的品牌。 就立即申报注册了“峰芽”商标,也是市场内注册商标较早的一家茶企。

  1998年,随着浙东名茶市场交易量的增加,大佛龙井的销量也随之拓展到全国各大城市,杨杏生的年经销额已达到了500万元以上,也积累了一些资金。但他并不满足现状,以他对市场的敏捷嗅觉和敢为人先的胆略,他只身到全国各大城市的茶叶批发市场进行考察调研。随后,他率先在天津、济南、江都、苏州开设了四家直销窗口,经过二年的探索,他感到点多分散精力,管理难度较大,就果断关掉了苏州、济南、江都这三家分店,选择了销量较大的天津市分店,集中精力,主打大佛龙井品牌。1999年1月,他被评为“浙江省优秀农产品购销大户”。

  

  此举,不但成为众多茶商中第一个到外地开设直销窗口的领先人,也为其他经营户到各城市开设直销窗口的作出了楷模。尤其是县人民政府觉得到大城市开设大佛龙井直销窗口,是促进大佛龙井发展的良好举措。随之,县政府出台了到外地大中城市开设大佛龙井专卖店,在政策上给予资金补助。至今,此政策仍然在延续,并还增加了补助额度,全国已有大佛龙井专卖店(柜)400多家。

  杨杏生在天津市开设的大佛龙井专卖店,销量逐年增加,从2008年开始,年销售额均在500万元以上。杨杏生说:近三年在疫情肆虐的形势下,这家专卖店仍然保持着稳定的销量,也是天津市场大佛龙井销量最大一家专卖店。

  

  当我们问起杨杏生,当年你是怎么想的,胆敢领先到外地开设直销窗口。他笑呵呵地说,任何事都要有人敢去摸索敢去做,才会知道可不可行,当然我也是一方面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另一方面也是我不满足现状的性格,想做的事经过熟虑,我肯定要去尝试。现在,天津这个窗口是我这几年稳定销量的重要窗口,很多北方人对茶叶的消费习惯、偏好等,都是从这个窗口反馈给我的信息,我根据消费者的需求,生产加工适销对路的产品,做到了以销定产,“峰芽”牌大佛龙井的声誉不断提高,销售渠道与销售区不断扩大,已销往江苏、山东、天津、上海等六个省市。2008年开始,销量年年上升,年产销茶叶6万多公斤,其中大佛龙井4.5万多公斤,天姥云雾、天姥红等1.5万多公斤,销售总额达1200多万元,销量与销售额均列中国茶市茶商的前茅。

  不甘现状,开办茶叶包装厂延伸产业链

  1995年,大佛龙井刚刚起步,龙井茶包装的袋与盒,都采用杭州产的包装,以致造成了新昌产的龙井茶为他人做嫁衣的现象。 1996年,杨杏生又以他敢吃螃蟹劲头,创办了第一家印制名茶统包装的包装厂。 没有厂房设备,他租下市场内的空余房,购进设备; 不熟悉这行业务,他聘请这方面的专业人才; 为展现新昌名茶的包装风格和特色,他广泛征求茶叶专家和客户的意见。 一年的时间,他获得了成功。 第二年,在他的带头下,市场内另有二家茶商也建办了名茶统包装的包装厂。 从此,新昌名茶有了自己的包装盒,解决了广大茶叶经营散户包装品的需求。 杨杏生的包装厂规模从小到大,包装盒款式从少到多,发展到现在他已经拥有自己的厂房1200平方米,印制包装的设备齐全,包装品式样既有软包装又有礼盒装,年生产名茶礼盒15万套,其中礼盒装式样有五十多款。 既满足了本地茶商的需求,还外销省内宁波、绍兴、台州等10多个县市和远销到天津、厦门、太原等地。 包装品的生产加工已成为九九茶厂的第二产业。

  

  敢为人先,建办龙井茶初制加工拼配厂

  杨杏生不但敢为人先,他也是不断努力学习茶叶的炒制、品鉴等技能,他也是茶商中最早获得高级评茶员职称的,经过几年茶界商海的磨砺,已成为经销龙井茶的行家。 但他感到大佛龙井品质优良,却卖不出一个好价格? 他发觉,在收购中由于农户都是一家一户加工,茶树品种又多,收来的茶叶色泽绿黄差异较大、外形茶芽长短不一,不但难以拼配,更是卖不出好价钱。 为解决这一瓶颈,2005年,他又率先建起了峰溢茶厂(九九茶厂前身),进行收青加工; 2006年获得了QS认证书。 2007年随着加工规模的扩大,他将加工厂搬到他的家乡茶主产区——回山镇,建造了700平方米的收青加工厂,并引进我县茶机创新的摊青机二台。 他请来了龙井茶的炒制能手,经过反复摸索、不断改进,终于加工出了均匀整齐的高质量龙井茶,不但深受采购商的青睐,也提升了高端龙井茶的价格,更是解决了茶农既要采茶炒茶又要卖茶过度劳动的困苦,尤其是解决了茶农缺乏炒茶技术的困难,达到了双赢的目的。 杨杏生办厂的经验被同行赞扬学习,现在茶商到茶产区收青加工的已有十多家,对提高大佛龙井品质和品牌的知名度,促进新昌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由于他领先办起了龙井茶初制加工厂,他的龙井品质优良还稳定,也稳定了固定的客户,他供应给全国的茶商一直保持在20多家,他们分别来自江苏、山东、上海、天津、山西等各大城市。2019年,他入股“广盛昌茶业有限公司”,成为“广盛昌”的龙井供应商,年供应量达200万元以上。

  在交谈中,当我们问到:近三年,疫情肆虐,给茶叶市场带来了诸多不利,你是如何稳定保持这么多家的供应商。杨杏生乐呵呵地说:一是以他做生意的诚信,用双赢的理念维护客户群;二是他做好茶叶的品质。但随着他的信誉度提高,他自己加工拼配高质量的龙井茶,远远不能满足供应茶商的货源需求。他就引导炒制技术好的茶农,把茶叶的品种归类,在采摘、炒制的技巧以及外形色泽上给他们指导,并以高价定购他们炒得好的高端龙井茶,以优质优价拉开了品质的差价,这么多年来到他的门市部投售的茶农也一直保持在50户以上。说到这里,杨杏生很自豪地说:全县18届的龙井茶炒制大王,有八九个茶王他们炒制的高档龙井都是他定购的。

  2003年九九茶厂门市部被县授予“无公害茶叶销售窗口”,2007年“峰芽”牌大佛龙井获得了第七届“中茶杯”特等奖殊荣,2013年,杨杏生再次被评为“浙江省百名优秀农产品经销商”,2014年,九九茶厂获得“新昌县农业龙头企业”称号,2020年九九茶厂被县名茶协会授权“大佛龙井农产品地理标志”主体单位。

  

  

  

  最后,我们问杨杏生,这30年的茶人生,你最大收获是什么?杨杏生沉思了一下,很自信地说:最大收获也没什么,在这一行一干就是30年,能坚持到现在,不但只是挣到了钱,而是我有了自己的茶品牌、自己的茶门店、自己的茶厂、自己的茶包装厂,其中的艰辛也是很难用语言来表达的,最大收获也就是我这30年的茶人生是充实的,一路走来,有甘苦、有喜悦、有坎坷、有成功,为我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历!

  

  (来源:中国大佛龙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