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的城市|被社区居民“催更”、让年轻人爱上社区生活,这个“草根组织”有什么魔力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牛强

  编者按: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首次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两年来,上海始终聚焦群众幸福感、满意度的载体和抓手,让这座城市人人为之向往,人人起而行之。那么,究竟什么才是一座向往的城市?带着疑问,新闻晨报记者走进一家关注社区更新、社区服务的“草根”组织——大鱼营造。试图了解这群年轻人与社区,以及居民之间的故事。那些令人向往的风景,并不需要有多么宏大。它一定是落实在城市根脉之间的片片枝叶——用葱郁的活力,勾勒城市最美的模样。而这就是“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人人都能有序参与治理、人人都能享有品质生活、人人都能切实感受温度、人人都能拥有归属认同“的向往的城市。

  “如果这是你的理想社区,你想在社区发起什么行动呢?”

  上海新华路街道社区居民的答案充满乐趣:“开一家花店”“打造一个健身club”“带小朋友们画画” ……在这里,每个居民都可以成为提案者、艺术家,甚至策展人。而促成这样美好化学反应的背后,是一家名为“大鱼营造”的“草根”组织。

  说是“草根”,是因为这个创立于2018年7月的组织,完全由建筑设计师、社区营造研究实践者和斜杠青年共同组成。目前,他们的团队已经有10多位伙伴加入。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社区营造”这个词都比较陌生,百度这样解释:它指的是从社区生活出发,集合各种社会力量与资源,通过社区中人的动员和行动,社区完成自组织、自治理和自发展的过程。

  抛开定义,现实中每个人何尝不希望生活在一个理想的社区生活圈,人人都可以参与到社区发展的共同愿望与共同行动中,并在一个包容、温暖、共生的社区中获得归属感与认同感。

  12月上旬的一个午后,新华路的街头温暖而静谧,在一个个由居民自己设计的橱柜旁,有环卫工人正在认真地清理落叶。

  在大鱼营造的办公室里,记者见到了创始人之一何嘉。他曾供职于国内排名第一的建筑设计院,参与过许多大项目的策划,但日渐感觉与普通市民的生活距离遥远,而这并非他做建筑的初衷。于是,在机缘契合下,他与尤扬、金静、武欣和罗赛四位小伙伴一起加入社区营造的浪潮之中,逐步创立大鱼营造。

  

  谈及创办的初衷,何嘉说,大鱼营造的理念不只是硬件上的更新,而是促成居民去表达他们的诉求。而每一位团队成员的角色,可以用 “深耕者”“创变者”“培力者”三个词来概括。当然,硬币都有另一面,每个项目都有一些反对的声音,但他们依然会用心去聆听。自下而上地去传播居民的想法,最终让社区变得更加美好。

  此前,大鱼营造曾承接过江苏路街道老洋房内部公共空间的改造项目。在改造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的阻力。有一处老洋房,六家人共用一个十几平米的厨房,如果都使用传统的吸油烟机,墙壁上就会留下很多难以擦去的油污。最终,大鱼营造在充分了解各方诉求的基础上,帮助居民做了统一的烟道,难题迎刃而解。

  这只是大鱼营造极小的一部分日常。如果说,生活是一部连续剧,那么大鱼营造总被“催更”。附近的居民总是感叹,大鱼营造举办的各种社区活动太少太短了,纷纷催促大鱼营造多多“营业”。每次听到这样的反馈,何嘉总会打心里感到欣慰。因为,他最想看到的源动力出现了。

  无论是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还是节假日周末休憩的一片小天地。社区是和每一位居民都紧密连接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大鱼营造总能和社区居民们玩出一些新花样。在这背后,也有不少温暖的故事。

  随着老龄化现象的日趋明显,在城市生活的那些老人们,同样渴望得到更多人关注的目光。大鱼营造早已注意到这一群体。有一位居住在新华别墅的马爷爷,他是弄堂绿化小组的成员之一。弄堂公共空间有一处他负责打理的绿化空间,因为他特别热爱园艺,把空间打理成像一个小小的私家花园一样,但是这样好看的花园,因为有很多贵重的植物,平时常常会锁起来,缺乏公共性。

  自家的小花园占据了一定的公共空间,在社区改造的过程中也曾产生过一些争议,今年,恰逢新华别墅公共空间改造的契机,大鱼营造也参与了部分公共空间的打造,其中就包括这个小花园。改造后,这里便成为新华别墅的打卡点之一“马爷爷的花园”。原本被栏杆围起来,有点凌乱的小花园,现在成为一个人人路过都会抬头注意到的公共空间。附近的居民也被这迷人的新设计所吸引,纷纷前去参观打卡,老人也成为了小有名气的网红,并结识了许多新朋友,

  “其实,我们就是帮助他做了他一直想做的事情,个人爱好与公共空间也可以完美地衔接。”

  

  小米是一名热爱脱口秀的残障人士,同时也是大鱼营造的铁杆粉丝。社会上不少人往往有一种惯性思维,总觉得残障人士需要被各种特殊帮助。每次听到有人想要帮助他的时候,小米总是会开玩笑地回应“自己刚去完洗手间”,在他看来,除了需要坐轮椅,和正常人没有任何区别。而在刚刚结束不久的第4季新华·美好社区节上,小米和所有人一样玩得不亦乐乎。未来,他还想号召更多坐轮椅的病友们来一次“走街”。

  

  2009年就从中国台湾来上海定居的阿曼,已和她所在的社区紧紧地融合。她最喜欢的就是属于上海的“烟火气”。在她眼中,理想中的城市不只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人与动物的相处也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

  最近,在大鱼营造的帮助下,阿曼主动发起了一个“自带闪光拴狗柱”的提案,为有遛狗需求的居民提供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并得到了建筑师陈昊的设计支持,

  “我是一步步地见证了大鱼营造的投入,看到他们的努力和贡献被看见,觉得特别欣慰。”

  阿曼表示,大鱼营造的每一位成员都身兼数职,希望未来他们可以继续扩大。

  

  其实,大鱼营造创办的社区活动,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居民自己。这点在Crossover咖啡店的老板Roger看来尤为深刻。通过大鱼营造这座桥梁,他和其他居民一样扩展了自己的社交圈,孩子也能从中学到了不少社会知识,是学校里绝对学不到的。

  

  谈及对大鱼营造的评价,Roger忍不住地竖起了大拇指,

  “其实每一位市民都很爱自己的社区。大鱼营造创办了这么多的社区活动,就是帮助我们居民自己。希望上海可以多一些像大鱼营造这样的组织。”

  忙碌快节奏的魔都,放慢脚步对于年轻人来说并非易事。结束忙碌的工作后,大多数人回到家中就闭门不出。那么,年轻人还需要社区生活吗?对于这个问题,大鱼营造也提出了他们的理解。

  在何嘉看来,社区营造就是社会创造的一部分,年轻人其实非常需要社区生活。这种社区不一定指的是小区,而是能够保持原生性的生活圈。在这里,每一位年轻人都能成为C位,

  “年轻人不喜欢参与线下社交活动的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活动无聊不够好玩。”

  一向会玩敢想的大鱼营造在这方面也做出了很多尝试。踏入“一平米街区艺术便民服务行动成果展”的展厅,有种“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的感觉。

  其中,一个名为“心情周报在新华”的提案格外引人注目。创作者大多是90后,他们将被时代所淘汰的信箱,改造成可以分享心情故事的互动装置,让那些情绪无处安放的年轻人有个心灵的避风港。

  

  谈及这个项目,大鱼营造的社群官罗嘉彧告诉《新闻晨报》,他们的角色并非参与者,更像是陪伴者。让不同有趣的小伙伴们互相认识,合作配对;同时,邀请导师参与,对提案给出推进建议,并把控作品的尺度、经费的限制,最终让这些作品得以顺利呈现,

  “我们更多的是在提出提案到行动落地的过程中,支持居民作为一平米行动的主体。大家在过程中也要克服重重困难,最后能坚持到落地的创作者们都很不容易。”

  

  今年,已经是大鱼营造耕耘社区营造的第四年,他们所做的事情正是“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生动注脚。

  这群年轻人的用心正在被更多人所看见,由他们发起的“社区参与式博物馆”与“闲下来合作社”项目荣获了“2021年中国可持续设计大奖”中的空间设计大奖。有人评价,大鱼营造是社区营造甚至公益界的“网红”,但何嘉却谦逊地表示,社区营造是一件长期主义的事情。

  眼下,他们的精力也会被一些短期的商业项目占据,毕竟首要任务是存活,

  “有一种说法,想要带动一个社区的发展至少需要20年时间。我觉得上海社区营造的发展,从项目落地到执行远远快于很多地方。好的政策一定是需要好的行动去回应它。”

  何嘉说。

  新华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王岚告诉《新闻晨报》,他们一路见证着大鱼营造的成长,

  “大鱼营造在我们社区发挥了一个很好的桥梁纽带的作用。一头连接着政府,一头连接着居民。它是对我们社区治理一个很好的补充。”

  王岚表示,街道和大鱼已经开始策划明年更多的合作项目,

  “我们也希望,未来可以发掘出更多类似大鱼营造这样的公益组织。”

  采访的尾声,何嘉向《新闻晨报》透露:在社区营造方面,已经有不少国内同行来学习取经。他们并不担心会被模仿,但却担心有些人学不到精髓,这反而会适得其反,

  “接下来,我们想帮助想要做这样的事但不知道如何去做的那些群体,让没有大鱼营造的社区也可以做好社区营造。”

  (本文照片均为受访者提供)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