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恐怖大片《小丑回魂2》质量滑坡,令观众失望

  2017年的《小丑回魂》显然是无比成功的,尤其在市场上,它是史上最高票房的恐怖大片,一举超越了《第六感》和《大白鲨》。

  这部以7位性格各异、饱受欺凌的孩子为主角的恐怖片,轻松地打破了一个个纪录。

  令它获得观众认可的,除了美术细节与视听呈现铺陈的精细外,更在于故事节奏的明快和其对于复杂深刻的主题在诠释上的精巧,以及浓厚的上世纪80年代的怀旧情绪。

  而今年上映的《小丑回魂2》,则演变成了一个规模更大的电影,但它的口碑却不够好,豆瓣目前仅6.5分,比第一部低了将近一分。

  

  《它》的小说创作于1986年。与其说这看似是个儿童奇幻文学基调的“组队打怪、战胜心魔”式的故事,倒不如看到它在经过伪装后的另一面——强烈的现实缩影,斯蒂芬·金将大量美国社会问题,用类型小说的格局包裹起来。

  小说中,人们生活的地方是个风景如画、清新秀丽的典型美国乡村小镇,但能够变形的巨怪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残害德里镇上的孩子们,深入每个人的心底,挖掘他们最恐惧的部分。

  与之相对的是,歧视和欺凌、暴力充斥在这里。人们对恐怖本身感到恐怖,却对自身的过错与产生的罪恶视若罔闻。

  最终,成立“窝囊废俱乐部”的比尔、麦克、艾迪、里奇、贝弗利、本等孩子们战胜了小丑,并且发誓——假如小丑死灰复燃,一定要回来对其进行二次打击。

  

  一晃27年过去了,小镇发生了一起离奇的分尸案,小丑卷土重来。

  原著中30年的时空转换,在导演安德斯·马斯切蒂和编剧加里·多伯曼的手中,用更繁复的手段进行了演绎。由于上一部的成功,马斯切蒂获得了更大的创作自由:2个小时40分钟的片长,让这部电影充分释放了新老两代演员的化学反应,同时,电影也变得无比冗长。

  《小丑回魂2》和上一部《小丑回魂》其实共同组成了对斯蒂芬·金的《伴我同行》的重写与续写——在《伴我同行》中有句台词:“我后来再也没交到像十二岁时那样好的朋友, 每个人都是如此吧?”

  而这句话,也是《小丑回魂2》的核心思路与一曲变奏。

  

  与其他斯蒂芬·金的电影类似,《小丑归来2》并没有花太多时间进行心理探索——但这并不是坏事——斯蒂芬·金是最会讲故事的人,他能很好地讲述自己的故事。

  27年后,每个成员在“长大后”都真的很像小演员,有他们的影子。特别是当角色开始互动,探索过去与现在的关系时,这两代演员在银幕上自然而然地联系在一起。但可惜的是,群星表现普遍平庸,基本都不如小孩子演得鲜活。

  27年的时间跨度给看《小丑回魂2》更深的意义。我们可以看到,从少年到中年的残酷的生活,这一过程中带来了新的恐怖来源。

  

  相比《小丑回魂》,《小丑回魂2》的质量堪称是大型滑坡。

  虽然制作规模更大、视效更华丽、剧作也算圆得工整,但整个项目还是太“好莱坞续集”的思路了,改造成了宛如游乐场×反复的密室逃脱。实际上,这部电影越是制作得精致,越是失去了上一部中“真正的精致”。

  即使电影仍抓住了故事的核心:破碎心灵间的支持和成长。但是,故事节奏的缓慢、主题诠释的笨拙,以及上世纪80年代的怀旧情绪烟消云散,还是让第二部丧失了第一部中的三个最大优点。而这也就不免让许多观众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