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到底去了哪里?为什么朱棣挖地三尺也没办法抓住他?

  电视剧《大明风华》是这样讲述的:南京城破之后,建文帝借着朱元璋留给他的一把剃刀和一袭僧袍从皇宫地道仓皇逃走,还搞出了自焚的假象。朱棣对此当然不信,派遣胡濙和太监郑和挖地三尺地找寻,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建文帝是朱元璋的嫡孙,本来皇位是太子朱标的。结果这家伙不争气,出去溜达了一圈就暴病身亡,这让朱允炆捡了个现成便宜,成为这庞大帝国的继承人。为了让群臣服气,朱元璋还做出了一个相当霸气的解释。

  朱元璋说的冠冕堂皇,由于是文言文,我这里就不再多加翻译,只说他的核心思想:这国家是我开创的,我说了就算,我就是王法!

  但是霸气的朱元璋也害怕他的孩子们夺了他孙子的权,考虑了半天,又把历史上淘汰已久的分封制拿了出来,让儿子们守卫边疆保卫皇室。想法确实不错,可现实却很悲惨,起码这造就了朱允炆之后的悲剧人生。一个年轻的皇帝要把皇权交给战功赫赫的叔叔们去保护,简直就是把他往死里整。

  更要命的是朱允炆这个人果敢不足,柔弱有余。朱允炆问过朱元璋一个问题:如果外国人来打我,我有叔叔们帮助。可如果叔叔们来打我,我让谁来打叔叔?

  朱元璋想了想,似乎也没有找到太好的方法,便询问朱允炆的答案。朱允炆说:我会用我的德行感动他们,以礼节教育他们。实在不行就直接夺了他们的封地,再不行就把他们贬为废人,还不行的话就命令军队灭了他们。

  朱元璋想想也对,这要是儿子们造了孙子的反这可怎么办?在他活着的时候就想削藩。可这家伙死得又太快,还没来得及做完这些事就一命呜呼,只能布置了几个文官给朱允炆凑合着用,他们就是齐泰,黄子澄和方孝孺。

  这三个人就不用多说了,除了方孝孺还有点铁骨铮铮之外,另外的两个是既没水平又没风骨。论嘴皮子他们比谁都厉害,但论治理国家他们绝对可以将一副好牌打得稀巴烂,最终导致朱棣造反。建文四年,连南京城都被人家攻占。

  史学家说建文帝是自焚而亡的。但根据野史记载,也有可能是经过密道逃亡的。反正不管怎么说,没有人见到朱允炆的尸体,那就会给无数史学家和野史小说家以无限的遐想。

  根据《明史稿》记载,朱允炆确实在宫中自焚而亡,朱棣看到后趴在他的尸体上痛哭,还说自己只是来帮助皇帝清除身边奸臣的,并没有加害皇帝的心。一番鳄鱼的眼泪之后又命令厚葬建文帝。

  不过话说回来,《明史稿》这些内容是在朱棣登基之后写出来的,试问哪个史官敢去说朱棣的不是?所以这本书关于朱允炆的事情可不一定是真的。真实情况是有可能是朱棣一刀咔嚓了朱允炆,又或者是朱允炆真的从密道逃亡了。

  关于密道逃亡《大明风华》是这样说的,朱元璋给了孙子准备了一把剃刀,一袭僧衣,一封遗书,并详细告诉了他的逃亡之路。所以朱允炆最后剃度当了和尚,不知道跑到哪里出家去了。

  朱棣也知道,如果建文帝还活着必然会影响他的统治,于是他便想尽一切办法寻找建文帝的下落。可以说朱棣一生从来没有放弃寻找的努力,从这些措施来猜测,建文帝应该真的逃跑了。

  这里还有其他的佐证,印度尼西亚苏门达腊岛每年的农历5月16日还有建文帝登基日。据传建文帝离开南京后,就到了苏门达腊岛,从此岛上便有了这一习俗。或许郑和下夕阳的时候也是为了寻找建文帝。

  好了,我说实话了,我就是建文帝,打钱!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