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为什么要大闹天宫?他到底是被逼?还是被骗?抑或是被耍?

  大闹天宫是《西游记》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最精彩的故事情节之一。《西游记》从第一回到第七回,全部都是它的故事内容。从开端、发展、高潮到结局,它的故事情节十分完整。它引人入胜,高潮一波接一波,成功地为英雄人物孙悟空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虽然《西游记》讲述的是西天取经的故事,作者吴承恩却在《大唐西域记》的基础上,妙用大闹天宫的神话故事,巧借孙悟空不畏强权、敢于反抗的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现实矛盾,来批判明朝政治存在的不良风气。本来是以唐僧为核心的历史故事,被他转化为以孙悟空为主的神话故事。孙悟空成了绝对的主角,并自带英雄光环,使得他这个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更加高大,变得家喻户晓,人尽皆知,并深受读者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喜爱。

  

  大闹天宫的主要内容:

  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山顶。仙石崩裂,化作一个石猴,石猴勇闯水帘洞,被尊为美猴王。猴王下山求道,拜师学艺,学了一身真本事,并赐名孙悟空。他艺成之后,在花果山弄神通,聚众猴搅乱世界。先是入龙宫借兵器,后是大闹森罗殿,强销生死簿,被龙王、阎王直接告上了天庭。玉帝降招安旨,封为‘弼马温’,他嫌官小反去。当遣李天王、哪吒太子擒拿未获,复招安他,封做“齐天大圣”,只是有官无禄。他因没事干,也无人管理,东游西荡。玉帝又恐他别生事端,着他代管蟠桃园。他又不遵法律,将老树大桃,尽行偷吃。及至王母娘娘设宴,因他乃无禄人员,不曾请他,他就设计赚哄赤脚大仙,却自变大仙相貌入会,将仙肴仙酒尽偷吃了,又偷老君仙丹,又偷御酒若干,去与本山众猴享乐。玉帝复遣十万天兵,亦不能收伏。后观世音举二郎真君同他义兄弟追杀,他变化多端,亏老君抛金钢琢打重,二郎神方得拿住。解赴御前,即命斩之。刀砍斧剁,火烧雷打,俱不能伤,老君准奏领去,以火煅炼。七七四十九日开鼎,他却又跳出八卦炉,打退天丁,大闹灵霄殿,被佑圣真君的佐使王灵官挡住苦战,又调三十六员雷将,把他困在垓心,终不能相近。玉帝传旨请如来佛袓降妖,如来止住刀兵,与他赌斗,结果被佛祖翻掌一扑,一把推出西天门外,将五指化作五行山,轻轻的把他压住。

  

  大闹天宫的三个阶段:

  官封弼马温,因嫌官小,反下天宫,是为一闹。宣做齐天大圣,扰乱蟠桃盛会,被二郞神拿住,是为二闹。逃出八卦炉,大闹灵霄殿,与如来赌斗,反被压在五行山下,是为三闹。此三闹,一闹高过一闹,一环紧过一环。

  玉皇大帝的处事态度:

  一是降旨招安。孙悟空有翻天搅海之力,有降龙伏虎之能,天庭首先采取怀柔政策,降旨招安,又行欺瞒之事,哄骗悟空。二是派兵镇压。以柔克刚之计失败后,派精兵强将镇压,并将之赶尽杀绝,体现铁腕手段。三是将功折罪。天庭对屡生事端、桀骜不驯的孙悟空并没有痛下杀手,而是交给佛祖镇压,以待将功折罪之用。

  值得一提的是,道教费尽心机,竟然无法收伏妖猴,反被佛教捡了个篓子,直接将悟空“刑拘”,让他戴罪立功。看样子,刑法是如来发明的,第一个实施的对象就是孙悟空。玩笑归玩笑,但《西游记》崇佛贬道的影子还是存在。不过,也不难理解,毕竟《西游记》讲的是西天取经的故事,宣扬佛法才是核心,皈依佛门才是正道。

  

  孙悟空为什么要大闹天宫?

  一、根本不把他当猴看。孙悟空心比天高,桀骜不驯,玉帝降旨招安,官封弼马温,看似重才,实则是轻贤。天庭想招揽贤才,收仙有道,但行事却又欺又瞒,这正是悟空与天庭产生的第一个矛盾。

  二、根本不把他当人看。第二次降旨招安,宣做齐天大圣,但有官无禄,而正是这个原因,蟠桃会没有邀请他参加,确实有点瞧不起人,这就是悟空看不怪甚至闯祸的第二个原因。

  三、根本不把他当神看。与如来赌斗,胜了可以赢得天位,输了还得下界为妖。结果是胜负未分,尚在争议,如来却不给他解释的机会,直接将他给“套路”了。这也是悟空“百思不得其解”的第三个原因。

  

  他到底是被逼?还是被骗?抑或是被耍?

  阎君派人勾魂,他大闹森罗殿,强销生死簿,明显是被逼的。二次奉旨招安,却有名无实,有官无禄,明显是被骗的。论能力、论资历、论手段,他直接被如来鄙视,与如来赌斗,结果反手被镇压,明显是被耍了。因此,三者皆有,各占其一。

  “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不管什么原因,不管什么结果,孙悟空这种当家作主的反抗精神早已深入人心了。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