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文化的人不一定有素养。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有文化的人不一定有素养”,这句话现在很流行,生活中也确实有些人明明是受到了很好的高等教育,最后却还是披着文明外衣的“野蛮人”。

  在这句话里有两个关键词“文化”和“素养”,我们要区分一下:它们的概念在内涵上不同,“文化”此处是指一个上过学受过教育的人,而“素养”此处是指一个人为人处事、接人待物所表现出的态度和涵养。

  从书本到现实,需要我们只有脚踏实地我们在这个语境里暂且把“文化”一词理解为受过教育的人。一般受过教育的人知书达理,按理知道的应该比文盲多。但是,如果所受的教育没有被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那就只是披了一件文化的外衣,就是“沐猴而冠”,还是个野蛮人,所以就显得没有素养了。而且,他会觉得自己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觉得别人都不如他,觉得自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那目中无人的傲慢正是毫无素养的浅薄品性,他需要学习如何把自身所学过渡转化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让自己成为真正的有素养的文化人。

  拒绝接纳就是拒绝成长,学习才能进步但是,和这种有“文化”的人相反的是:有一类人,他们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即使没有上过一天学,但是,他们耳濡目染内心根植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底蕴,接人待物处处表现出谦逊得体的良好修养,明是非识大体,富有爱心乐于助人,谁能说他没有文化呢?他是把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实践者。

  前面那种受过教育的没有素养的“文化”人和后面这种没有受过教育却又有素养的真正的文化人他们是大有区别的!前者是骄傲自满,后者是永远保持空杯心态。接受教育不仅是在学校,生活处处有学问。

  像孩子一样,保持一颗求知若渴的心知道多少道理,明白多少人生哲学,拥有多少成功经验,都不是我们拒绝成长,而不去接受新事物的借口。面对一个三岁的小孩,也要像孔子一样奉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心态,以谦逊的态度和好奇的心,去接纳、了解他人的世界,如此我们就做到了是个有文化又有素养的人。

  “清空自我,接纳他人”是一个有素养的人所必备的心态。唯有如此,我们才可以不断地进步,遇到更好的自己。

  2019.11.15日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