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艋舺》(一):艋舺释义及其隐喻
在2008年那部口碑极佳的《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中,豆导(钮承泽)就已透露《艋舺》是他的下一个电影计划。如今《艋舺》正是当下台湾最热门的电影,作为豆导的第二部电影长片,上映七天票房即破亿(新台币),十七天收入两亿,成为继《海角七号》之后岛内又一部话题性作品。《艋舺》也是台湾影坛近年来最靠谱的商业片,题材大胆,情节曲折丰富,节奏流畅,角色性格生动立体,情绪饱满,感染力强大,充分展现了豆导掌控商业叙事的能力与潜力。下面我们将从以下六个方面试着解读此片及相关背景,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消化《艋舺》。
一、艋舺释义及其隐喻
对大陆影迷来讲,乍一看到“艋舺”这个片名,有可能会摸不着头脑。“艋舺”其实是影片故事发生地,也即今日台北万华的旧称,大致范围为北至忠孝西路,南至三水街,东至中华路一段,西至淡水河。此地因河运发达,是台北最早形成的街市,清嘉庆至同治年间为台湾对大陆贸易的重要港口,道光时最繁盛,有“一府(台南)二鹿(鹿港)三艋”之称,套用片中和尚给天真的蚊子的开示,艋舺“从清朝到日据时代,一直都是台北最热闹的商业中心”。在清雍正时期,大批闽南人渡海至此聚居。当时的原住民平埔族人常顺河而下与外来族群交易农作物、猎物等,他们称自己所驾的独木舟为moungar,汉人听了便以闽南语译音将此地命名为“艋舺”(monga,也即小船之意,普通话念měng xiá,舺也念jiǎ)。日本人来了后,又易其名为“万华”,这一名称也沿用至今,但本省人中还是有不少人仍习惯称“艋舺”。电影《艋舺》所讲述的,便是80年代艋舺这个地方一群年轻人误入黑道的悲情故事。
以上所解释的只是“艋舺”的本义,我个人觉得,“艋舺”实则寄托了豆导颇为苍凉的人生感慨。片中太子帮兄弟以为加入黑道就是王道,就是生存之道,结果却都落得狼狈凄惨的下场。他们仗着年轻气盛,豪情盖天,以为自己是“风”,其实不过是望风披靡的“草”,或者说就像江海中的小小艋舺,遇到大风大浪无法力挽狂澜,只能覆没。这种无法自我主宰命运的悲叹,和《情非得已》的立意异曲同工。《情非得已》说的是人在台湾电影圈的辛酸,其实也是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难以实现理想人生的困顿。不难看出,年过四十的豆导通过两部作品对个体命运抒发了同一种无奈的感叹。
如果再大而化之,“艋舺”在此片中或许还隐喻了台湾历史与现状,以及台湾人的命运究竟由谁作主的迷惑。台湾地形本来就像一叶小舟,此其一;其二,台湾就像一个大的艋舺,自古以来移民不断,不论是三万年前的左镇人,还是郑成功、日本人、光复后与1949年后的国民党,船始终是进出台湾岛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其三,片中所揭示的帮派互斗、省籍冲突,完全是台湾由来已久的多种族群混居、各方利益错综纠结的社会形态的缩影,更影射了今时今日民主表象下闹剧不断的党派纷争的乱象。以“艋舺”命名,应该也暗含了豆导对台湾政治环境与未来命运的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