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川》:越简单,越壮烈

  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他们不需要信奉神明,他们的神迹来自他们的民族。

  

  去看《金刚川》之前,脑补关于战争题材的电影,好莱坞的二战影片套路总是挥之不去,感觉在近几年的战争片中,轰轰烈烈的大场面就是标配。

  真正看过电影才发现,故事回避了刻意烧钱营造战场的坑,以小见大,以一场小型战役彰显了整个抗美援朝的壮烈。

  

  故事主线非常简单,我们要过桥对方不让。

  围绕着这座“必过”的桥,切换了不同的视角,从战阵几个角度讲述了修桥护桥。

  这种叙事手法,牵一发而动全身,同时表达了战争双方关于战争的不同情感。

  影片传达了一种与以往不同的情感:双方都是这场战争里强大的对手,赢得战争的我们,赢得很不容易!

  

  关于抗美援朝,了解历史细节的朋友还是少数,大多数人的认知还是停留在几个概括性的词汇上:惨烈、悲壮等等。

  惨烈,是有多惨烈呢?

  

  一面是经济实力雄厚的美国军队,补给充足武器先进。一面是背靠着落后新中国的志愿军,小米加步枪,在寒冷的冬季连棉衣都没有。

  当战壕里志愿军战士整排冻死的时候,对面的美国军队在感恩节给每个士兵运来了一块桌布,一个鸡腿和一根蜡烛。

  这样的差距下,志愿军却没有后退,背后是故乡,后退的意义对于刚刚经历过八年抗战的中国人来说,再清楚不过!

  

  影片中出现了各种让人惊心动魄的场面,战争的残酷被血淋淋的呈现,这给了生长在和平年代的观众一个最强烈的视觉刺激。

  悲壮,是有多悲壮呢?

  

  每个参加战役的人都是英雄,但不是每个人的名字都为人所知,电影将这群默默无名的战士们的故事记录下来!

  这种创作手法,搭配影片浓重的色调,有了叙事油画的既视感。

  主创们的表达,是情感与记忆的艺术升华。

  

  影片中的几位主演凑成了群像式表达的效果,最令人惊喜的应该就是各位主角那稳定在线的演技。

  张译素来不会让人失望,这也不是他第一次演绎军人。

  这次饰演一个非常内向的班长,面对吴京的时候紧张的样子憨萌,面对敌机的时候一脸凶相,又让人心生惨痛。

  吴京应该是影片中军人气质最重的一个,得益于他本人的经历,他扮演军人简直就是本色出演。

  一口京片子加上一副混不吝的模样,这与吴京之前的军人形象差距不小,尤其是下巴上的小胡子,真是猛男的萌点所在。

  90后演员李九霄令人印象深刻。

  

  他是主演之中少年感最强的角色,有种不顾一切的冲劲,尤其是频繁出口的口头禅,角色贴地气的同时个性强烈。

  李九霄的面部表情非常到位,年轻演员能够这么好的完成这个角色,前途无量。

  很多人对魏晨的印象可能更贴近偶像剧男主,这一次魏晨的演绎脱离了偶像剧,沉稳自信。

  这种变化,让观众一开始还真没认出这就是电视剧里的时尚男士。

  据说为了贴近角色,魏晨辛苦健身,影片中魏晨的身材的确比之前挺拔了很多,眉眼中也出现了前所未见的锐利。

  邓超的角色,让观众终于再次见到了那个曾经的邓超。

  江西方言已经非常令人惊喜,邓超奉献的桥段,更是给人最深震撼的角色。

  

  多少英雄儿女在这场战役中,就是这样朴实的奉献着,然后在某个时刻黯然离世。

  这个角色出镜时间的短暂,造就了巨大的情感冲击。

  影片中山南海北的方言让人倍感亲切,每个观众都能从影片中听到乡音。

  最让人落泪的,就是电影结尾的配乐,瞬间戳中泪点。

  影片总体画面颇有匠心,故事简单却又完整,没有故意煽情更没有丑化敌人,战争的残酷和艰难都在画面中完整表达了出来。

  而抗美援朝的意义,更是深深的融入了画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