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没房职场憔悴,这部现实电影戳中多少单身男人的隐痛?
近几年的台湾电影口碑较好的,大都是家庭题材的影片,剧情多从开头的隔阂到结尾的温情。
在后台湾电影时代,尤其是以家庭影片盛行的时代,台湾电影始终以一种客观冷静的方式向观众讲述故事,很少出现喜剧或者是黑色幽默的影片。
但今天要推荐的影片《同学麦娜丝》就是为数不多的黑色幽默影片。
很多朋友都将这部影片与导演的第一部长片《大佛普拉斯》相比较,虽然褒贬不一,但是整体风格上,还是继承了黄信尧的幽默以及戏讽。
将两部影片比较这是后话,先来介绍影片的内容。
一、步入中年,泪水涟涟
四十岁,如若你已成家,要面临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现状,你和伴侣两人拖着房子、老人、孩子负重前行。
如若你仍是孤身一人,虽没有家庭的束缚,却是一个人面对生活里的悲欢离合。
但无论哪种情况,朋友总是必不缺少的,三五好友聚在一起,总能把你从苦闷的生活中拽出来,浮出水面畅快的呼吸一下。
《同学麦娜丝》就是一部一群步入中年,陷入困境的男人群像。
他们高中毕业后有常常聚在泡沫红茶的习惯,四人在一起打牌,抽烟,他们也都无奈着被动接收着生活给他们开的玩笑。
电风是个保险业务员,工作认真,但是升职的话总是差一口气,他领着微薄的薪水省吃俭用买了新房,因为女友怀孕不得不步入婚姻的殿堂。
从事纸扎屋行业又有阴阳眼的闭结,因长期照顾卧病在床的阿嬷错过婚姻,想寻求婚姻介绍所找一个好女人结婚,最终找到一个既懂他又善良的女人,却不幸被人误杀。
罐头在一次吞药自杀后洗心革面,接下了户政所的工作,因此与他心目中的女神校花麦娜丝重逢并得知她从事“按摩”服务,最终不能接受自己青春年少时暗恋的女神如同泡沫般飘散,在街上嚎啕大哭。
吴明添是怀才不遇的导演,却在机缘下被政客相中开始选举之路,他的命运会向他的选举口号:“明添”会更好还是真的“无明天”,我想在政治的名利场中,他的命运更像是后者吧。
片名为《同学麦娜丝》,但影片其实并没有讲麦娜丝的故事,主角导演的四个同学,四个失落的中年男子。
身为妓女的麦娜丝更像是一个符号,成为一个boy从男孩到男人所蜕变必须要安排的女性角色。
导演完全站在男性的角度,构建了一部男性的青春回忆录以及男性所面临的社会困境。
但片中的女性角色都十分干瘪,四位男性身边都有女性角色,但四个男人都没有对女性真心实意的付出,就连闭结与阿月的相处的场景,大都是阿月在为闭节家忙里忙外。
这也是豆瓣上许多网友认为这部影片“爹味”十足的原因。
二、变与不变
想必四年前的《大佛普拉斯》因其独特的黑色幽默使得黄信尧收获了一波影迷,时隔四年后,他的第二部长片《同学麦娜丝》上映,依旧是带有满满的黄氏风格。
从大佛普拉斯开始,导演的声音作为旁白成为一种特定的随性风格,一直延续到《同学麦娜丝》中,旁白如同一个说书人一样,时常出现在人物失意、失落,不便说出自己内心情感和心中所想的时候。
无论是《大佛普拉斯》中的“我想虽然现在是太空时代,人类早就可以坐太空船去月球,但永远无法探索别人内心的宇宙。”还是《同学麦娜丝》中“我们总是相信自己,身上有一双翅膀,只要肯努力,一定可以展翅高飞,但过了40岁,慢慢理解,原来我们都是一只鸡”。
虽寥寥数语,却总能触动心房。
与《大佛》所不同的是,在《同学麦娜丝》中,导演时常与剧中人物进行对话,甚至在结尾处,导演看不下去吴添明的装×,直接从摄影机背后直接冲出来,对吴添明一顿暴打,替观众出了一口恶气,从而形成影像与观众之间的隐形互动。
黄信尧在采访中说道:“我觉得社会就是这样,就是一个金字塔......我们永远只看到上面的人,领导阶层,不管是商业还是政治,都在带领我们人类前进,可是实际上是最底下的人在默默地推动。”
从阿尧的这两部片子来看,他一直关注着底层人物且深知底层人物是没有话语权的,所以在他的影片中总会出现一个失语者,《大佛》里的流浪汉释迦,《同学麦娜丝》里的做纸糊的闭结,他们两不论从名字还是奇异功能上都体现出导演对于这类人的“偏爱”。
提起释迦,大家都会想到普度众生的释迦摩尼佛,大佛里的释迦在村子里处于边缘人物,虽无所事事,却知晓一切,冷眼旁观的在周遭转来转去,还是一个要听着海风入睡的灵性人物。
闭结呢,拥有阴阳眼,做着纸扎屋,他是善良、单纯、乐于奉献的。当他离幸福触手可及时,却意外死去。
生活的无常,人生的无奈都在这场意外中,交织在一起。
悲才能思,导演借助对于闭结的”偏爱”,引导观众感受底层人物的生存的艰辛。
虽然在深度和隐喻方面和大佛还是有些差距,但阿尧这次塑造了四个有血有肉的中年男人,身上虽泛着中年男人的油腻,却格外真实,全片充满着市井气息。
结尾处,导演参与剧中人的打斗可谓是别具一格,这一踢,整个场景的戏剧冲突和喜剧效果都表现出来,真是点睛之笔!
最后希望阿尧一直保持对于电影多样性表达的探索,期待下一部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