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黑·决战》新主旋律电影的保守与创新

  

  《拯救大兵瑞恩》可以说是好莱坞最负盛名的主旋律电影,开头与结尾飘扬的星条旗,是美式主旋律最直白的写照。

  世界各国的电影市场中,主旋律电影一直都是商业电影中的佼佼者。观众渴望看到国家历史、民族英雄被生动展现,也渴望看到国家形象、英雄人物被用心抒写。

  我国主旋律商业大片市场已经全面打开,这一类型影片已成为当下电影市场的主流之一。2021年上映的最新主旋律电影《扫黑·决战》,更是在这一潮流之下,作出非常大胆同时又小心翼翼的探索。

  

  一、我国主旋律电影的发展历程

  01、献礼片开启主旋律电影

  关于主旋律电影发展的粗略路径,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提到,从1959年开始,“献礼片”就成为一种中国特色的电影创作类型。

  九十年代以后,献礼片被放大为“主旋律电影”概念,中国电影市场化以前的主旋律电影主要有两类代表:

  一类是以《开国大典》、《周恩来》为代表,主要表现历史以及创造历史的英雄人物,大多通过一种纪实和戏剧性相结合的方式,在文献背景下讲述历史和人物的传奇。

  一类是以《焦裕禄》、《孔繁森》为代表,通过表现主人公在艰难困境中的信念和品质,塑造当代社会榜样。

  02、新世纪的新发展

  进入新世纪 ,电影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主旋律电影在完成意识形态宣传的同时,也在追求观赏性、娱乐性。

  近年来,随着黄建新导演的“建国三部曲”系列、《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动》、《战狼2》等电影的涌现,“主旋律”更是进入主流商业电影类型行列。

  1.《建国三部曲》

  

  黄建新导演的“建国三部曲”系列极具开创性,用当红明星来扮演革命战争年代的历史人物,在获得一定争议的同时,还收获了良好的电影票房与社会反响。让老一辈革命家乐观、豪迈的形象,在年轻人中间获得广泛传播。

  2.《智取威虎山》

  

  改编自曲波的小说《林海雪原》,讲述的是解放军一支骁勇善战的小分队与盘踞在东北山林多年的土匪斗志斗勇的故事。由于原著小说的这一段故事描写精彩,人物个性魅力十足,曾被作为红色题材,改编为多种艺术形式而流传多年。

  

  作为文革期间八个样板戏之一的《智取威虎山》在中国家喻户晓。徐克导演的再创作,给主旋律电影与商业电影的结合做了大胆和成功的探索。

  电影版《智取威虎山》由香港导演徐克执导,完全按照商业电影的叙事模式对原著小说进行改编,由当红演员张涵予、林更新等饰演剧中解放军角色,电影一经上映,便广受好评,在票房和口碑方面赢得双丰收。这部电影将爱国主义、革命情怀与商业元素和观众偏好进行了很好的结合,引发观众对主旋律电影久违的热情。

  3.《湄公河行动》

  

  《湄公河行动》首先是一个当代故事,根据湄公河“10·5事件”改编,但人物和事件本身却不拘泥于真实,而是根据电影叙事原则,进行大量的个性化塑造。

  同《智取威虎山》一样,《湄公河行动》也是备受好评,不仅如此,甚至在电影上映期间,掀起了一波关于爱国主义的讨论。主旋律题材电影的社会价值在此积极展现。

  4.《战狼2》

  

  在类型上是不折不扣的动作战争片,表现的是我国当代特种部队军人的形象。故事完全虚构,主角冷锋更是与好莱坞同类型电影主角有着共同的性格特质,同时,《战狼》系列电影也带动了更大的观影热潮和话题热议。《战狼2》将故事的发生地放在了非洲,注重全球化视角。

  与此片类似的《红海行动》,也表现我国特种部队军人在国外执行任务的故事,一样获得了口碑、票房的双丰收。

  5.《我和我的祖国》

  

  不同于“建国三部曲”,《我和我的祖国》与紧随其后的《我和我的家乡》,采用知名导演牵头,用小品式的喜剧集锦,通过小人物的故事,以点带面,以小见大的展现宏大的家国情怀。以接地气的春晚式的小故事表达主旋律。获得了巨大的票房回报。

  但以上众多主旋律电影中,大胆触及现实事件的除了《湄公河行动》以外,就只有今年上映的《扫黑·决战》了。

  二、《扫黑·决战》直面现实的反腐力作

  

  01、直面扫黑除恶背后的权力保护伞

  《扫黑·决战》以深度现实主义的胆魄和力度,刨根究底地分析黑社会与保护伞的内在联系,保护伞之所以与黑社会狼狈为奸,是因为贪官把黑社会当做自己压榨人民、鱼肉百姓的工具。

  黑社会在拆迁中烧死百姓,当地公检法却要追究死者家属的刑事责任;黑社会截取包工队的工程款,该公司发不了工资时再放高利贷,然后暴力逼债,把欠债人严刑拷打;黑社会逼迫少女卖淫,对不从者凶狠杀害并绞碎尸体,拌入水泥将其藏匿……一件件、一桩桩,十恶不赦,罄竹难书!谁给了他们权力和胆量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行凶做恶?!

  

  调查组被迫撤回时,刘立军绝望地认为暗无天日的魏河县永远见不到阳光……这部电影前所未有揭示了贪官与黑社会的关系,强有力地说明了党和政府为什么下定决心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坚定不移地打掉黑社会保护伞!

  

  02、反腐之路,任重道远

  县长曹志远对宋一锐说:没有我爸和我,魏河县的老百姓喝西北风去……他把国家为人民谋取的利益,当成自己个人给百姓的恩惠。把党和政府给予的权力当成自己个人的权力,当成自己的家族统治,影片一针见血地揭示了贪官的思想形态!

  曹志远说:你抓了我,就能保证下一任就是个好官吗?这句话再次发人深省地告诉我们:党中央坚持制度反腐的多么重要,制度反腐才是治理腐败的根本保证,才能真正实现“见一个,抓一个”的反腐目标。

  

  本片的表演别有深意,张颂文饰演的反面人物曹志远正气凛然,义正辞严,在台上讲话时严肃认真,语重心长,表现出党员领导干部人民至上的高尚境界,殊不知,私下里他还有另一副面孔,傲慢霸道,鄙视百姓,心毒手辣,贪婪无耻。

  张颂文在中国电影画廊里第一次成功地塑造了两面人形象,然而具有这种演技的不止他一人,而是一个个贪官们,他们口口声声以人民为中心,其实在欺压人民、鱼肉百姓。让我们想起一些贪官刚做完报告就被巡视组带走的情景,也昭示着制度反腐的复杂艰巨和任重道远。

  

  三、完美的,又是保守的英雄形象

  01、完美的英雄形象

  影片中宋一锐是一个没有“私人”生活的角色,观众对他的其他方面一无所知,在情节推进中他表现得完美无缺,比如智慧(闻出账本新油墨)、勇敢(面对不明真相闹事群众)、隐忍(出魏河受辱)。

  对于上级下达的任务,他是一个完美的“执行者”,对于剧中遭受黑恶势力压迫的魏河群众,他是完美的“英雄”。

  1949年新中国建立到1966年的十七年间,新中国的电影创作被统称为“十七年电影”。“十七年”电影银幕上充满宋一锐这样的英雄形象,但在当下的新主旋律电影中的主人公竟然以如此保守的形象出现,这在电影创作上不得不说是一种倒退和遗憾。

  

  02、完美的同时,又是模糊的

  从商业类型电影的角度看,《扫黑·决战》属于典型的警匪片,也就是聚焦于逍遥法外的犯罪分子,以及代表法律与正义的警方,是如何突破重重困难,把犯罪分子绳之以法的电影。

  影片中的反派,一个是飞扬跋扈的黑社会分子,一个是潜伏在党政机关的两面人。但代表法律与正义的宋一锐却形象模糊不清。

  受制于专案组长这一身份的特殊性,宋一锐不是抽着烟斗的侦探(福尔摩斯),没有逻辑严密的推理(阿加莎);也没有枪战和打斗的暴力美学(吴宇森)。

  毫无特征的人物设定,导致宋一锐的英雄形象的模糊不清,也让影片结局的可信度大打折扣。

  

  03、主人公与情节推进的脱节

  观众看电影的代入感往往来自于主角在破案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克服一个个困难。

  但本片情节上,宋一锐却始终没有明确面临的困难,也没有通过自身的努力来解决问题,反而是线索一个个自动跳出来:夜总会小姐被埋的尸体,曹志远和孙志彪的血缘关系、和林巧儿的婚外情。

  这就导致宋一锐团队的查案,与影片的情节推进之间严重脱节,进而使观众无法从感情上认同宋一锐这个英雄形象。

  

  04、家庭才是扫黑除恶的前线

  从《扫黑·决战》的叙事出发,追问是什么导致了“黑与恶”,会产生一个“有意味”的答案——被私欲“污染”的【家庭】。

  曹志远的腐败堕落直接指向了他的父亲,已经退休的前市委书记,他的宠溺让私生子孙志彪无法无天,父亲的婚外情更是成为了曹志远道德败坏的榜样;村支书父子也是同出一辙,贪赃枉法和飞扬跋扈背后是家族的势力;被曹志远当成棋子被逼自杀的建设局长更如是,没有一个教育好的儿子,导致人生终场何等凄凉。

  他们失败的结局与宋一锐的胜利两相对照,可以得到这样的表述,要扫除“黑恶”,首先需要跟随正确的“父亲”,营造良好家风的家庭。

  

  最后,总结一下。

  新主旋律电影如何讲述现实,《扫黑·决战》做出了有益但并不完美的探索。节节攀高的票房直观地说明了当下的观众对这一题材的欢迎和认可,也对中国电影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的银幕上,需要更多有血有肉、在观众心中被长久铭记的“新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