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动画是否一般?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一部文学性较差的动画电影,但这并不妨碍我带着朋友们去三刷。

  我国的动画片其实经历过2-3次全方面的倒退。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许多年前动画片只是美术片的一个分类,而今其它分类渐渐消亡,动画片取代了美术片。

  这样的断代造成了我国当前动画片是没有创新的。

  因为创新的前提是继承,咱们的根断了代,因此只要咱们不进行一场“寻根运动”(美术片文艺复兴),我们再怎么演绎,都是披着美日流行文化输入的皮。

  所以也就有了《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导演饺子,说出了这般刺耳且现实的话:

  津津乐道“削肉还母,剔骨还父”是被文学美给洗脑了。可是我们再来看看79年《哪吒闹海》的那批主创人员是怎么做的。

  摘取自1984年《入海擒龙-摄制哪吒闹海的艺术小结》王树忱、严定宪、徐景达等一批大师,在创作《哪吒闹海》伊始就有着鲜明的文学性观点。从宏观上来说,要展开一场神话的回归运动,从操作上来讲大刀阔斧改编《封神演义》,从而通过“出世”、“闹海”、“自刎”、“再生”、“复仇”的五个阶段来表达戏剧冲突极为强烈的递进关系。

  同时,坊间至今还在流传79版《哪吒闹海》弑父的情节。

  俄狄浦斯情节在那个特殊的时代,所散发的文学美暂且不提。但终究事实告诉我们,79版《哪吒闹海》印证了马克思的一句话:

  越有民族性,越有国际性因此,当《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导演饺子,说出了被文学美洗脑一句时,就注定了这部电影在格局和深度上难有所突破。

  毕竟两部《哪吒》主创人员的初心,从一开始就是不一样的。

  严定宪老先生。其实中国文化产业,都或多或少的经历了2-3次断代。以话剧行业为例子,先锋派玩的最六的,还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那一批人。换而言之,都2019年了,先锋派没看见几个拿得出手的新人。

  中国动漫也一样,当美术片被曾经的子集动画片给取代时,这个行业立刻就浮躁起来。

  年年都崛起,年年都巅峰,可真比创新、比内容,反倒比不了上世纪的创作。

  说句心里话,我真不觉得现在穷举式的堆人是出路。明明当初走萨格勒布学派的路子走的挺好的,为什么要停下啊!

  要恰饭嘛!这就是答案。

  我这个“陈塘关”的遗子遗孙还要说些什么呢?

  满分10分,我给《哪吒之魔童降世》打10分,而且还刷它个6张票。

  但这仅是对中国动漫的支持。

  我曾在伟大的日月下嬉戏、我曾遨游过浩瀚的星河,我见过那些永恒的丰碑,我惊讶于那不可复制的神话。

  我活在过去,亦守望着将来。

  我知道什么是振奋的雀跃,也明白什么是对往昔的抚慰。

  最后,愿美术片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