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幸福清源”

  

  清源社区环境优美的社区空间

  

  紧扣“乡愁”主题,精心招引的商业项目盘活了社区公共空间

  点位介绍

  苏坡街道清源社区成立于2017年,东临三环路,西倚清水河,北靠摸底河,南至清波路和清百西一路一线,清水河、摸底河流经社区进入主城,是府南河的南河之源,由此得名“清源社区”。社区地域覆盖面积0.75平方公里,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属于典型的由涉农社区向城市社区转变的复合型社区。

  经过五年的蜕变,清源社区通过场景营造,深挖空间与文化资源,推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形成合力。社区党委积极整合社会力量和各方资源,推动公众参与、社会协同,构建融地域、生活、情感、价值于一体的社区睦邻生活场景,重新定义了城市社区经济、社区文化和社区公共生活。

  走出成都西站地铁站,经过20分钟的骑行后,一个极富川西民居特色的院落映入记者眼帘。

  古朴的圆拱门后,小桥流水、亭廊环绕。停云诗就茶舍与社区议事厅比邻而居,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楼上古琴悠远。不断下沉的政务服务和环境优美的社区空间,提升着居民的幸福感。

  上周,本报“在党旗的指引下——迎接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融媒体采访活动”采访组,来到了成都市青羊区苏坡街道清源社区,探寻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带来的变化,感知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幸福美好生活。

  行进、发现、记录。清源社区如何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社区,让居民点赞、外人羡慕?“四川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四川省先进党组织”“成都市先进党组织”“全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示范工程”等荣誉又是因何取得,社区善治之举、创新之举有哪些?

  昨日,成都日报融媒体报道团队与青羊区草堂街道草堂路社区党委书记叶鸿一道,再次走进清源社区。对话社区党委书记,了解最清晰的治理逻辑,试图洞悉“幸福清源”背后的“幸福密码”;与社区老居民谈心,做一次小小的“幸福民调”;还有请假半天,专门来和我们“聊聊”的射频微波研发工程师,说一说兼职支部书记的“幸福与烦恼”……

  社区就像城市的细胞,只有细胞健康,城市才会更加美好。《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明确提出,成都要建设城市人民宜居宜业的示范区。如今,成都已经成为拥有2000多万人口的超大城市,只有将社区打造成百姓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才能筑成我们的幸福城市。

  如何使城市发展更有温度、人民生活更有质感、城乡融合更为深入,打造人民幸福美好生活的家园?此行中,我们从一个个温馨的社区场景、一阵阵居民的欢声笑语中,追寻到了幸福的源头活水,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

  坚持党建引领 建好城市“细胞”

  “来清源社区已经是第四次了,每次来都很羡慕。”与记者同行的草堂路社区党委书记叶鸿感叹着,眼光落在高低错落的社区公共空间。

  “羡慕我们白手起家呀?”从楼上“童音琴社”下来的清源社区党委书记汤继刚半开玩笑地回应着,同为基层治理一线工作者,他们对社区治理和发展有着不同的思路,但两人一致认为:社区治理必须坚持党建引领不动摇,为人民服务不动摇,做到这两点,才能建好城市“细胞”,真正实现社区发展治理为城市发展作贡献。

  跟随着两位书记的脚步,记者对清源社区做了深入探访,了解幸福美好社区的治理逻辑,更加直观地看到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工作的“面子”和“里子”。

  把党员调动起来

  深入走进社区,我们见到的第一个人是穿着志愿者红马甲的陈蓄。

  用陈蓄的话说,来到清源社区后,他更加感受到了党员身份的重量。此前,陈蓄以为转组织关系就是自己与社区的唯一接触了,没想到通过每个月的党日活动、支部党员的积分考核、优秀党员的表彰,他一次次在社区感到了“党员”身份的重量,并获评社区先进党员。

  汤继刚认为,要发挥基层党建在社区治理中的引领作用,撬动社区党员力量参与社区工作,关键在于“树旗帜”。清源社区将参加党日活动、单位奖励、志愿服务等纳入党员积分考核项目,实行积分考核第一年,辖区内就有30多名党员积分超过了100分。

  “对于这30多名优秀党员,我们全部实行表彰,在社区举行表彰仪式,家人邻里都来见证,增添了荣誉感。”社区党委副书记周莹说。

  目前清源社区已建立起社区党委、12个院落党支部、36个党小组的基层党建体系,实现了院落内部党支部、居民小组、业委会、群团自组织和物业五方共治的协同治理,真正实现一般事件都能在小区内部解决。

  成都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优秀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被调动起来,他们带动居民在协商中凝聚共识、在参与中聚人成事,在社区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围绕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成都坚持党建引领,编制出台公园社区规划导则,分类设计城镇社区、乡村社区、产业社区建设标准,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创新建设公园社区。

  把产业发展起来

  城市社区不是熟人社会、没有集体经济,往往凝聚力不强。城市居民对社区的期待就是得到服务、解决问题。所以在两位书记看来,城市社区盘活在地资源、做好居民服务是凝聚民心的重要抓手。

  这就要谈到叶鸿羡慕清源社区的地方了,停云诗就茶舍、三清书院、童音琴社、蜀绣体验中心这4个精心招引的社区商业项目。这些项目高低坐落在极富川西特色的院坝里,紧扣“乡愁”这个空间营造主题,商业项目良好的运营状态也真正鲜活了社区公共空间,一年3130万元的经营流水也诠释着社区发展治理的逻辑。

  在院坝茶椅落座的叶鸿说,羡慕归羡慕,但清源社区真的是白手起家。“我第一次来的时候,这里还是一个闲置的院坝,有一个随意的茶铺;而现在,实现了社区商业繁荣、居民活跃、服务下沉三位一体,真正成为幸福生活的家园。”

  “社区美空间就是一个很好的发展载体,我们以市场的思维来运营,实现基层治理减压增效。”这也是清源社区美学生活馆4个商业项目良好运营的底层逻辑。最早入驻社区的停云诗就茶舍,从一个社区茶馆发展成远近闻名的网红店,店铺茶艺师曾宇珂说,我们的经营思路不同于一般茶馆,我们的茶类满足全龄客人,还提供四川特色的长嘴壶茶艺培训。通过社区统一收银系统,每个月社区与茶艺馆进行流水分成,有五六千元可以作为社区收益,用于社区发展建设。

  把居民动员起来

  记者一行人刚进入社区时,三位穿着红马甲的阿姨马上起立说:“请扫健康码,出示行程卡。”我们掏出手机扫码时,看到桌上一个红色小立牌“雷锋志愿岗”。周莹介绍,去年年底社区启动雷锋志愿岗,居民志愿者主动报名,截至目前已经有2400多人次参与志愿岗的测温、亮码、巡查、文明劝导等工作。

  社区居民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很大程度上说明社区治理得不得人心,居民对社区满不满意。在入门左手边的停云诗就茶舍,就着老板娘赠送的茶水和小点心,我们与三位老居民聊了起来。

  75岁的罗加芝性格爽朗:“我们是社区最早的一批居民,看到社区一年一个样,心里真的感觉很幸福。”

  “以前,物业说白了只是看门,院子里乱堆乱放,社区在治理这个小区时完全动员了居民自治的力量。”周莹说,发挥居民小组力量,熟人之间好沟通,彼此帮忙,这个事情就慢慢解决了。现在社区内的安置小区都跟商业楼盘一样,有了自己的物业公司、绿化公司,居民也主动参与维护家园。

  在叶鸿看来,群众积极主动地参与服务社区,于社区工作者而言是最大的肯定和支持。清源社区一年一个样的背后,是共建共治共享合力的不断释放。在成都,数以千计的基层社区中,助老、环卫、治安、文体等志愿服务和专业社区服务活动常态化开展,群众与党组织的联系更加紧密,归属感、认同感愈发强烈。从政府治理到共建共治共享——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有效激活了基层发展活力,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

  社区多活动 邻里多走动

  先锋档案

  叶鸿

  200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青羊区草堂街道草堂路社区党委书记,先后获评与荣获2020年四川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2020年成都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项五一劳动奖章,2018年成都市优秀共产党员,2018年青羊区首届“十佳书记”。

  “我报名!”“我们家储备物资多,有需要就联系我。”去年11月,草堂路社区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则社区防疫志愿者招募公告,短短几小时,社区就收到了许多居民发来的报名消息。在草堂路社区,这番“居民积极、邻里温暖”的和谐景象曾经鲜有出现。“每次组织社区活动基本没人报名,邻里纠纷与院落矛盾也时常发生。我意识到,社区必须做出改变。”

  经过调研发现,问题的症结在社区传统活动乏味,居民之间没有彼此认识的机会,缺乏相互理解。

  说做就做,在叶鸿的推动下,“叙语草堂”项目启动了。为保证项目顺利开展,她带领社区工作人员每日奔波在一个又一个社区院落之间,以居民院落坝坝会的形式开展院落需求征集与反馈,听取居民对项目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叶鸿以邻里关系为切入点,先期开展邻里关系融合的主题活动,吸收意愿强、能力强的居民,建立常态化的院落议事协商机制,并挖掘关于邻里关系的院落议题。

  真正的转变出现在2018年。通过前期需求清单的梳理和院落议事会的挖掘,叶鸿摒弃了社区旧有的“大锅饭活动”,选择在不同院落开展有针对性的“小活动”。

  “小孩比较多的小区,我们就邀请专家来开展升学分享会;老年人比较多的小区,我们就组织开展棋牌比赛……”既有名师授课又有经验沟通,渐渐地,走出家门的居民越来越多,被动参与的局面至此转变,小区居民从“最熟悉的陌生人”成为“最亲切的知心人”,小区的欢声笑语代替了曾经的吵架纠纷。

  居民在社区中找到了参与感,积极性得到了提升,但如何让他们更加深度参与到社区事务当中?叶鸿开始趁热打铁挖掘具有特长的“社区达人”,推出“厉害了,我的邻居”项目,动员居民深度参与社区事务,主动为更多人提供帮助。

  杜少怀是草堂路社区科联街5号的居民,已从成都市城管局退休的他,最近在叶鸿的鼓励下当上了社区环境监督员。叶鸿介绍,自从杜少怀“上岗”以后,社区的环境更整洁了,还收获了居民的“点赞”。

  与基层对话

  清源社区兼职党支部书记 陈蓄:

  我今天专门请假过来,是因为社区真的让我很有归属感。社区党日活动,总是带着居民的诉求与问题。比如社区年轻党员反映孩子上幼儿园困难,我们就利用党日活动集思广益,把党日活动设计成调研学习,最后真的把问题解决了。我们社区自己办了一所幼儿园,辖区内小学入学问题也基本满足了。现在正在筹备儿童成长中心,还自己孵化了托育班,真正把很多问题解决在社区之内。

  清源社区党委副书记 周莹:

  我是近2年才到清源工作的,时间不长,却真切感受到社区工作与百姓幸福感的紧密联系。通过党建引领,成都市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优秀案例越来越多,社区美空间的建设实现了社区商业、高品质公共空间和生活美学的结合,后面做出来的成效,欢迎再来见证。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侯初初 朱小路 杨升涛 摄影 刘阳

  【来源:锦观新闻】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