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国学: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基本注释由:孔子的弟子,姓仲,名由,字子路。
汝:另一种说法是“女”,翻译为“你”
译文孔子说:“仲由,我教给你的知识学会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才是真正的智慧啊!”
我有个朋友,自诩为“百晓生”。
因为无论别人在谈论什么问题,他都能插上话,并且可以侃侃而谈。
但是他对什么问题都是一知半解,
甚至不懂的事情也要强加自己的想法进行理解。
他以此为荣,觉得没人比他过得明白。
可我观察了下周围人的态度,
他并不像自己认为的那样受欢迎,
很多时候大家有正经事都不会找他。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后果呢?
首先和他的处事方法有关,
他以为能和每个人建立共同话题,
就能够获得人的尊重,
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术业有专攻,就好比你买了一台一万块钱的电脑,
你的朋友却问你,这台电脑可以上网吗?
你还会有继续和他沟通的想法吗?
虽然能说得上话,但是专业性不高同样获取不了太大的认可度。
其次在对待事物的观点上,
每个人都不一样,
如果你的孩子问你一个问题,
你并不知道答案,会怎么回答他呢?
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让孩子自己去找寻问题的答案。
可多次重复这样的过程,
造成的结果就是孩子再也不愿意开口问你问题了。
但我相信还有更好的解决方法。
假设他在问你问题的时候,
你和他实话实说你不会,
但愿意和他一起找寻问题的答案。
这样既能调动孩子的主观能动性,
又能给他做一个虚心的榜样,
何乐而不为呢?
经常有人会说,虚心是一种多么多么好的习惯。
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做到“不耻下问”呢?
所以说,如果想获取更高的成就,
或者说想给孩子做优秀的榜样,
就一定要学会做一个虚心的人。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