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动员的30万大军,要过多久才能投入战场?又会有多少战斗力
随着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部分动员令,征召30万名预备役人员重新入伍,气氛一下子变得火热起来,颇有些像半年多前刚刚开战时的样子。不少观点认为随着这几十万大军马上投入到前线,俄军很快就能在这个冬天一举摧毁乌克兰获得最终胜利……但事实真的会如此吗?30万预备役俄军能很快投入战场,并发挥出可怕的战斗力?
军队是一个庞大、复杂又精密的机器,不是把人招进来,换一身军装给把枪就是有战斗力的战士了。现在俄政府想要一次征召高达30万人的军队,还要求能打胜仗,面临的问题可不少,而且得一个一个去解决,没有任何捷径。
首先是能不能真的招满30万人。从普京的讲话来看,这次征召的还是预备役人员、退役士兵和有相关军事经验的人员,这倒是比直接征募毫无经验的平民要容易得多。但在哈尔科夫遭受惨败,以及半年拉锯战之后,俄罗斯民众对战争的抵触心理也不能不考虑,所以相对来说要招满这么多兵力,对当下的俄罗斯来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即使足够的兵力到位了,基层军官和士官够不够也是个大问题。按照军官与士兵的一般比例计算,30万新征募的军队至少需要2~3万名军官和士官来充任连排级指挥官,不然基层军队没有经验丰富的军官或士官指挥,与一盘散沙有何区别?即使上了前线,兵败如山倒也不过是时间问题。
以如今俄军的情况来看,这几万名合格的军官和士官如果没有可能从天上掉下来,那只能从头开始训练了。
就算有了合格的军队,那有没有足够的装备来武装他们呢?很遗憾,恐怕俄罗斯依然没有在短时间内提供足够多足够先进装备的能力。
虽然也号称军工大国,但实际上俄罗斯军工业早已不复苏联时期的辉煌。以乌拉尔坦克厂为例,现在的基础上能把T-72这种旧坦克的产能增加50%就算了不起。如果要对这个厂进行大规模升级改进,具备同时生产、维修和翻新400辆坦克的能力,至少需要三年时间。再考虑到现在俄军在乌克兰损失超过1000辆坦克,如果要补上这个窟窿,乌拉尔厂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
不过这些只是小意思,毕竟真愿意投入的话也不是不能解决,最关键的是俄罗斯的军队结构、装备体系乃至战术思想都与现代战争严重脱节,这一点从之前半年的战事就看得出来:当乌军独自奋战时俄军还能取得进展,可当乌军得到来自北约的信息支持时俄军马上露了相,处处被动处处挨打,高级将领连续阵亡和“莫斯科”号被击沉就是最好的例子。
所以俄军能给30万动员兵力提供怎样的信息化支援,侦察、战场监视、即时打击和效果评估这些能有多少,合不合格,目前来看基本没什么可能。更不用说还要对这些动员兵进行各种战术、协同作战和信息化数字化训练……算下来这几十万新征募的俄军,投入战场最快的时间也要在明年春夏之时。
打仗就是打后勤,俄军能为几十万上前线的兵力提供怎样的后勤供给还是问题。俄军一共只有10个后勤技术保障旅,听起来不少,但几千公里的战线也足够将其稀释了。如果前线部署这么多兵力,那俄军还得增加至少10个后勤旅才够用。
而且不是增加保障力量就完事了,交通线能承受多少运力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为几十万大军提供保障,交通线基本上全天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就算不提遭到打击的可能,也需要相当出色的指挥和调配才能保证及时把粮油弹药送上阵地,不然还是等着吃败仗吧。
所以30万俄军投入战场,效果肯定是有的,但俄罗斯是不是还有那么多时间挽回糜烂的局势呢?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