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SE2020大会落幕,120+嘉宾共同探讨VUCA时代的新教育
蓝鲸教育11月6日讯 10月31日至11月2日,由顶思TopSchools主办,英国国际贸易部、集思学院协办的RAISE 2020第三届亚洲国际学校大会在上海举行。
在RAISE2020RAISE汇客室、主论坛、分论坛 、平行工作坊、教育企业路演、RAISE Night 大鱼计划慈善晚宴、国际学校参访等多元化主题活动形式下,连接20多个国家120余位演讲嘉宾和学校代表,探讨了VUCA时代的学校治理、国际化人才培养、课程融合创新与评估、社会创新与终身学习、未来学习环境设计、科技驱动教育变革、教学支持与运营管理、助力教师职业发展、幸福教育与家校共建和国际视野下的教育领导力等主题。本次大会参与者包括1500+人次的参会者和70+家优质教育企业参展商,共同助力国际教育发展。
10月31日,由顶思举办的RAISE2020国际学校闭门会议在上海成功举办。众多国际学校的董事长和国际学校投资机构董事齐聚一堂,就“VUCA时代K12教育集团的破与立”这一议题进行了深度讨论。
本次RAISE汇客室由狄邦教育集团业务拓展总监温蕾主持。
中育贝拉国际教育集团董事长、总校长李松发表了题为“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演讲。李松认为,在新时代新局势,不论是观念、信念、理念、价值观、系统观还是育人观,都要做好转变的准备。
义格教育集团董事暨总裁潘佳先生认为,一所好的学校应该着眼未来,具备发展意识,而不是单单以学校面积多大、设备多高级作为发展目标。针对新冠疫情,他则认为,疫情是未来教育变革的加速器。
第一场圆桌讨论由成都华通教育管理有限公司总裁林家锐主持。领科教育集团总经理兼上海校区校长梁兴安先生、爱莎国际教育集团董事王浩波先生、上海西华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执行董事郭音诚先生以及博实乐教育集团副总裁兼广州斐特思公学总经理倪洋先生就“VUCA时代K12国际教育的新常态”展开了深入讨论。
倪洋认为面对“新常态”,大家在思想意识层面,要知道“寒冬”将是持久的,不要有任何的侥幸心理。更接地气、更务实是“第一要事”。其次,教育企业也要有利润、要健康,要从其它各个方面看一下你的收入来源是否稳定、你的支出情况以及每一分钱是否用在刀刃上。
梁兴安认为,面对VUCA时代的风雨,校长应该充当领头羊的角色,思考该如何把工作做扎实,以免在风雨中“露怯”。不管时代如何改变,“培养幸福的、负责人的未来一代”是永恒的主题。
王浩波认为,最大的问题是投资方向的问题。这个政策是模糊的,各个地方的解释不一样,这对于国际教育有大挑战。但是他同时也提出,国际教育肯定是长远的,方向是没有问题的。
新东方国际双语学校集团公司总裁范猛发表了题为“共克时艰,VUCA下的几点思考”的演讲。
范猛认为,所谓的“国际化教育,”其实就是新时代下的中国教育。我们如果能够真正地把九年义务教育要求达到的目标,以这个目标为导向再把教学方法的东西融入起来,其实是在给中国教育添砖加瓦。
瓴为资本合伙人、多鲸资本合伙人、真知教育科技文创产业园董事长葛文伟先生发表了题为“国际教育投资和创业的新趋势”的主题演讲。
葛文伟表示,很多事情只要提前思考就不会出现所谓的 “VUCA”。面对新常态,要时刻考虑五年之后可能会出现的情况。
随后的圆桌讨论由卓雅教育集团中小学教育总监苏珊珊主持。厦门国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厦门国贸教育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兼董事长陈金铭,凯文教育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叶潇,中锐集团创始人、董事长钱建蓉以及卓越教育集团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唐俊京就“K12教育集团视角下的多元化发展路径”展开了主题式讨论。
陈金铭表示,“K12多元化”其实就是建立一个生态圈。往大的方面讲,是教育生态圈。小的方面讲,是要建立一个K12赛道的生态圈。因为根本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平台,让所有的细分赛道、让所有的经营方式都能够协同。
叶潇认为,“多元化”不只是教育行业会经常探讨,而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定会面临的一个问题。多元的发展,最终还是得围绕主营的这一块去发展,为了做强主营方向才会多元。其实大家都会回到一个根源,就是把学校自身办好。
唐俊京表示,发展多元化要看整个集团战略需求的定位、资源和能力是否可以复用以及能否把原来的资源能力用在新的领域里面。
钱建蓉认为,在K12领域当中没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没有必要去考虑多元化。企业的多元化应该量力而为,并需考虑整个K12产业生态的布局。
两大主论坛
120+重磅嘉宾的思想碰撞
11月1日-2日,1500+与会的教育者,见证来自20多个国家和学校的120+重磅嘉宾,完成2大主论坛,8大分论坛,8场平行工作坊的分享。
在上海东方卫视主持人于飞的主持下,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Chris Wood首先致辞,表示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的流行,造成的巨大生命损失,对公共卫生和经济全球化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对教育带来了巨大影响:全球17亿儿童、年轻人及其家庭严重受到校园关闭的波及和影响。
Chris Wood强调,英中广泛的双边关系富有成效,尽管面临困难,仍有着许多共同利益,并致力于解决共同的挑战。在疫情期间,从英国政府到英国机构,都在努力与中国合作,提供免费支持,帮助中国老师和家庭共渡难关。
此外,Chris Wood还表示,中英两国通过教育建立的联系是牢固而深入的,期待看到更多优秀的英国教育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顶思TopSchools联合创始人徐康乐在开场致辞中表示,透过自己6岁的女儿跟Siri对话学写日记的故事,可以看到对于人工智能时代的原住民而言,学比教更重要。我们习惯说“教与学”,但其实更应该说“学与教”,更聚焦学习规律,了解脑科学和认知科学,基于对学习的精细化衡量和评价来进行创新。
从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到柏拉图的“教育非他,乃心灵之转向”,中西教育的目标都是为了培养具有健全和灵活的思维方式及有效的处事技艺的完整之人,所以中西教育的融合并没有底层逻辑的冲突。期待第三届RAISE亚洲国际学校大会可以为基础教育的现代化建设带来一些思考和贡献。
开幕式论坛:VUCA时代的学校治理
中国常熟世界联合学院(UWC)创始人王嘉鹏发表了“一所学校一座城”的主题演讲。王嘉鹏分享了教育是如何改变他的人生轨迹和激发他的教育梦想的故事。他坦言,坚信世界上有两种重要的力量,一种是爱的力量,另一种是教育的力量。而他在UWC发现了这两种力量。
王嘉鹏表示,希望我们的教育是没有边界的教育,UWC的故事能启发大家思考教育真正的意义是什么。他坦言,希望通过教育,推动世界和平和可持续性发展,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培养青年学子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和有梦想的实干家,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
接下来,英国国际贸易部教育与技能司中国区主任刘静作了精彩阐述。作为在中英国际教育工作多年的人士,她认为,英国教育能够赋能中国教育,通过英国教育的内容、学生评价的软性的资源,能给中国教育注入一些内在的能量,给孩子和老师们提供结合了中英教育优势的融合教育。
刘静表示,很多教育领域的基建设施在我国的应用率不到10%,因此在这一领域,从个性化学校管理和教学,到AI评估系统,英国有很多可以与中方分享的地方。
接下来于飞邀请中国驻美大使馆教育处原公使衔参赞岑建君、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和上海纽约大学名誉校长俞立中围绕“中外教育交流合作机制创新”的话题展开首场圆桌讨论。
岑建君表示,中美关系走到今天的紧张地步出乎中美教育界的想象,对中美教育交流主要会带来三方面的影响,一是我国留学生的国别走向,二是美国政府对敏感专业的签证收紧,三是对OPT和工作签证的收紧,但从长远来看一两年的签证收紧是一个“暂停键”,而不是“永久键”。
中国驻美大使馆教育处原公使衔参赞岑建君
俞立中同样表示,中美关系的变化会影响部分学生在出国留学时同时准备美国和欧洲两条路。但从长远来看,中美教育交流不会轻易发生改变,我们也不应以中国的方式去思考美国的大学,因为美国大学拥有办学自主权,能够对政府的政策提出自己的想法。
尹后庆谈到了刚出台的评价改革,认为需要向PISA总部和英国学习。
同时,他提醒国际学校的老师关注OECD发布的《全球胜任力测评报告》和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他还谈到,批判如今的热词内卷没有意义,但改革和创新的空间很大,信息化时代的学习方式一定要改变,应该促进学校教育按照这样的背景来改变学习环境,重新设计教学。
此后,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分享了“学校一级课程体系建设与实施的方法思考”,面对VUCA时代应该如何进行课程变化和专业变化。唐江澎建议他们思考三件事:一是政策空间,二是与中国课程的有机衔接,三是中国学生的增值发展。
科幻作家、童行学院创始人郝景芳以“让每个孩子获得自我实现的人生”为主题。她认为,通识教育就是能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生,并且有能力实现自己的人生。
“教育掌门人”的对话由广州新侨学校执行校长袁拔主持,义格教育集团董事长孙涛、青苗教育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施华和中锐控股集团董事长钱建蓉,围绕“VUCA时代的学校治理之道”各抒己见,分享的观点精彩纷呈,令人耳目一新、颇受启迪。
施华表示,青苗的治理知道就是爱的传递,让爱流动起来。青苗提倡的“爱、关心和支持”,流动在校园内每个教职工身上。她认为,没有治理反而让人更有内驱力。疫情还促使我们思考,未来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孩子需要什么样的基本素质以及用什么样的方式培养什么样的孩子。
钱建蓉坦言,不管出于什么时代,学校治理都是关于如何确保办学目标、办学战略和怎么实现的问题。
孙涛表示,学校治理要注意各方之间的平衡,比如校长之间的平衡和中外平衡。而总经理能很好起到多方力量平衡和粘合剂的作用。另外,作为学校创始人还要懂得制衡,不仅要有所不为,还要有所为。
中国教育学会国际课程研究与发展中心副主任王莉在之后的演讲中,探讨了有关“国际教育双语教师系列标准及相关培训与考试项目,助力教师专业成长”的话题,谈到了双语教师的两项标准,能力标准和评价标准,并从标准开发背景、标准内容和教师专业发展关系以及标准相关项目实施几方面做了分享,并介绍了两个标准设计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王莉表示,希望从国际双语教师培养目标到培训考试都是开放性的,具有桥梁性,更侧重打造双语教师的核心素养,帮助他们完成从一个普通教师到双语教师的顺利过渡。
在开幕主论坛的最后,顶思学院第二期校长班成员,天津法拉古特校长张桂元发表讲话,回顾了在顶思学院的收获,包括同时学习传统与现代的内容,接受个性化教育和从Peer Learning中得到的启发,以及通过探访世界学习到的国际先行者的经验。
随后,顶思合伙人、顶思学院总监徐艳伟进行了顶思学院SHAPE创变管理高级研修班第三期的项目介绍。他谈到,在疫情、美国大选和十四五规划开放三胎政策等模糊性的时代背景下,达成的共识是要教好学生,坚持办学长期主义和高质量的发展观,并阐述了SHAPE创变管理高级研修班能为高质量和高效能的学校管理团队的搭建带来哪些帮助和在即将到来的2021年研修班的具体计划。
闭幕主论坛:国际视野下的教育领导力
闭幕主论坛由深圳电台知名主播乔飞主持,6位演讲嘉宾分别结合各自的从业经历,对“国际视野下的教育领导力”这一主题进行了阐述与讨论。
中国学校战略发展咨询专家沈祖芸表示,知识型组织有三个显著的特点,即离散分布、不可度量、高度动态。这些企业和组织的发展告诉我们,知识的真正形态,在回归于个体。每一个个体在创造着属于自己的知识,而组织帮助这些知识工作者把个体知识转化为组织集体智慧,加速推动分享和传递。
宏信教育IGCSE&A-Level课程高级顾问、前剑桥大学国际考评部首席执行官MichaelO’Sullivan认为,当下的挑战分为三种形式:中国运营国际学校的内部挑战、商业环境大而复杂的变化和高不确定性、疫情带来的持续影响。
因此,作为一个领导者,除了需要有战略与业务的能力、对人性和情感的洞察力,还要有专业方面的能力。
在圆桌论坛环节,成都威斯敏斯特公学学术及校务总监李璞作为主持人,邀请了科学队长创始人兼总裁纪中展、香港教育大学亚太领导与变革中心研究员叶延武,中国学校战略发展咨询专家沈祖芸共同探讨了“疫情折射下的教育变革”。
沈祖芸认为,危机相伴相生,家庭的战略管理是在这个VUCA时代变危为机的很好出口。一个家庭有战略思考,有愿景有使命,有6年的战略目标,有12年的战略目标,并且达成一致,这就能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VUCA时代找到自己的那盏明灯,哪怕是一点点萤火虫的灯光。
叶延武表示,疫情和国际形式的变化,确实对国际教育的招生及录取带来了很大影响,视为“危”。但这段时间,不仅双语教师团队得到了发展空间,而且在线教学素养大幅提升,这又是“机”的一面。
纪中展认为,疫情下,大量外教被滞留海外,国际学校不得不采取线上上课的模式,以至于很多家长转向公立。但与此同时,对于信息教育而言,这又是机遇。
国际学校要学习用熵减对抗熵增。不能又像过去一样,变成一个个孤岛,需要逐渐开放起来,希望顶思在其中起到开放、连接、同频的作用。
在精彩的圆桌论坛之后,顶思人才总监贾垣发布了《2020国际学校薪酬与人才趋势报告》。
《2020国际学校薪酬与人才趋势报告》从7月份就开始收集数据,是顶思研究团队耗时3个月完成的精心之作。
贾垣女士表示,在国际学校行业快速发展,人才驱动,供需明显不平衡的当下,“薪酬”是国际学校从业者最为关心也是最敏感的话题。
因此,顶思也一直希望能够打造一本数据详实、维度细致、分析深入,具有较高工作参考价值的好报告,让广大国际教育的工作者们能够了解市场薪酬水平,知己知彼,确保薪酬体系的内外公平性。
此外,该报告还可以是各大国际学校薪酬调整、人力资源规划、中外教薪酬体系建设的基础;定编定岗、薪酬激励以及弹性福利建设的有力参考工具。
在报告分享环节,贾垣女士表示,市场的整体薪酬呈递涨之势,但人才的流动加剧,关键岗位人才的缺失仍旧明显,新生师资队伍建设还有待加强。
广州丹辉体育执行董事、羽毛球世界冠军谢杏芳发表了“体育,最好的教育”的主旨演讲。
获得了8次羽毛球世界冠军的谢杏芳提到,光环背后,其实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枯燥而艰苦的训练。但也正是因为这些训练经历,让她不再惧怕人生中其它的困难。
做了母亲后的谢杏芳开始了对教育的思考,在谢杏芳看来,体育运动有输有赢,比体育更重要的是体育精神,比冠军更重要的是冠军体魄。
作为一个母亲,谢杏芳谈到,她希望她自己的孩子能够在学校学习的同时也能够不放弃体育训练,也希望有一天像她一样在体育方面为国争光。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则对“教育领导力是对教育的理解力”做了精彩论述。
俞敏洪认为,每个人的个性、天赋、成长背景都各不相同,因此对学生的培养和规划也应该多元化,一个学生最后是否取得世俗意义的成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是否在学校获得了充满活力的成长。
最后,顶思创始人马晓平上台作闭幕致辞,他鼓励教育从业者们,在复杂多变及不确定的环境下,唯一的优势就是坚持。
此外,他希望学校的管理者们,可以不再宥于传统的学术管理,而能够在课程创新、教师发展、品牌意识、运营支持、全球资源和危机管理等方面投入关心,这也是他们的压力和责任所在。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