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电影长评

  《我不是药神》由新人导演文牧野执导,徐峥主演,一上映便荣获高分。该片有着现实原型,电影取材于2015年的陆勇事件。整部影片情绪处理的很好,既搞笑又催泪。

  影片讲述了神油店老板程勇从一个交不起房租的男性保健品商贩,一跃成为印度仿制药“格列宁”独家代理商的故事。

  该片运用巧妙的故事情节设置映射主题。影视作品对观众的吸引往往都是来自于影片情节的丰富、生动。情节也是用来揭示电影主题的最佳工具。

  《我不是药神》中导演在情节的细微安排上大下功夫,在展现社会丑恶的同时,又将人性中的爱与美映入观者眼前。思惠的女儿看到程勇脱了衣服躺在床上的时候,她没有惊讶,反而是表现出了与年龄不符的冷漠和阴沉。说明程勇不是第一个来家里的男人,小姑娘不是第一次见到妈妈带陌生人回来过夜。从思惠那句“孩子半夜容易醒你要是介意孩子我们去楼下宾馆,”这里更是彰显和嘲讽了人性的冷漠。而程勇蹑手蹑脚的出门,并且说了一句“别吵到孩子”这一细节,与上面形成对比,直接的表现了影片的主题,人性冷暖。

  运用镜头语言表现主题,镜头是影视作品构成的最基本要素。电影《我不是药神》中,主题也通过镜头展现在人们面前。影片中药厂老总与程勇谈话表示,愿意较低的价格卖给程勇,而和瑞典格列宁的法人代表的态度,以及政府人员的圆滑、办事员的不近人情形成反差,从而形成对比讽刺的效果。

  运用音乐和语言的会意来深化主题。音乐凝结着导演对声音的美学理解,而语言则是影视作品表达轻易的重要的工具和物质材料。影片中的黄毛死后,镜头由远到近的特写,背景是清脆的钢琴的独奏,那琴键就像是桥在人的心上,跟着它一起共鸣共振。同时片尾曲《生而不凡》的歌词与歌手的演唱都跟影片的主题和深意完美契合,是主体更加升华,格列宁被列入医保而完美结局,是情与法的结合。

  《我不是药神》通过动人心弦的情节,深邃的语言镜头,以及音乐缓缓诉说着一场关于人性本善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