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里的这条暗线:破解之后,会更懂电影
电影《八佰》,在“八百孤军”浴血抵抗日军的主线之外,其实还有一条传统戏曲做成的暗线。
《走麦城》、《长坂坡》、《定军山》等京剧经典不断闪现,与战况相始终:
暗示士气起伏、民心浮动,呼应战局变幻,推动情节发展……
影片开场,苏州河两岸,一边是进驻、布防的524团将士(即后来的“八百壮士”);一边是好奇观看的租界中人。而此时,戏台上正在演京剧《走麦城》。
我们知道,《走麦城》讲的是“三国”故事。关羽“大意失荆州”后,败走麦城。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绝境之下,勉强突围,终致被俘,身死。这是关老爷的英雄末路,也是蜀汉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这里呼应的是彼时“淞沪会战”战场:中国军队虽殊死反战三个月,终因装备差距、指挥失当而溃败。士气、民气均降至最低点。
随着“八百壮士”一再击退日军围攻,河对岸观战的中外民众大受震动、鼓舞,抗日图存的信心大涨。此时,戏台上的戏码悄然换成了《长坂坡》。
《长坂坡》也是“三国”故事。和《走麦城》一样,也是败仗。却败得气壮山河。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率军南下荆州。荆州主刘琮不战而降。刘备不得不率众逃亡。于当阳长坂被曹军精锐追上、击破。刘备抛妻弃子,落荒而逃。
此时,刘备旗下大将赵云,孤身杀入曹军阵地,搜寻夫人、幼主:白马白枪白盔甲,反复冲杀,七进七出。直杀得神鬼皆愁。最后,赵云救得幼主刘婵,全身而退。经此一役,天下闻名。
《八佰》中“小湖北”几次出神:幻想由战无不胜的赵子龙,与日军对阵。待到兄长端午殉国后,更将赵云想象成端午的模样。
——如果赵云在世,一人便足以与数万敌军抗衡,何愁日寇不灭?何必赔上这诸多性命?
这是小孩子的心智,也是一种面对强敌的“补偿心理”。
影片中,李晨饰演的“山东兵”随身携带的赵云的皮影,也可以作此理解。以战无不胜的赵子龙自期:愿报国制胜。
《长坂坡》是大败局中的局部小胜。一如“四行保卫战”之于淞沪会战最后溃败的情形。
只是这小胜,已弥足珍贵。士气由此而起,大胜的种子也由此播下。民气可用。
《八佰》最后,“八百壮士”奉命放弃阵地,撤入租界。
王千源饰演的“兵油子”羊拐等人,负责断后、掩护。此时,一直犯怂的“瓜怂”老兵姜武(在片中饰演老铁),终于“雄起”,在一边楼顶挥舞大刀,一边荒腔走板地唱起《定军山》:
这一封书信来得巧, 助我黄忠成功劳。
站立在营门三军叫, 大小儿郎听根苗:
头通鼓,战饭造;
二通鼓,紧战袍;
三通鼓,刀出鞘;
四通鼓,把兵交。
进退俱要听令号, 违令难免吃一刀。
三军与爷归营号!
《定军山》同样是“三国”故事,却是一场不折不扣的胜仗。讲的是蜀国老将黄忠,用拖刀计斩杀曹魏大将夏侯渊,夺取曹军大本营定军山的故事。
说句题外话,《定军山》是谭派代表作。我们国家第一部自主拍摄的电影,便是1905年,由“谭派”京剧创始人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影片中,“瓜怂”唱的这段,正是经典中的经典。
想来,“瓜怂”怕还是怕的,死谁不怕呢?
在真实的抗日战场上,不少将士为了克服恐惧,让同伴将自己绑在阵地上——这样,即便怕、即便想跑,也跑不了,最终与阵地共存亡。
“瓜怂”这段荒腔走板又豪气干云的唱,以及狂挥乱舞的大刀,亦可做如是观:这是自己给自己打气。他要把自己“定”在战场上。
经过了“四行”战火的洗礼,受到一众战友牺牲的感召之后,他决心不再退缩,担起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
进一步引申,老将黄忠也可以看做是对彼时中国的象征。
清末以来,中国在与列强的战斗中,一败再败。这个古老的文明,似乎真的垂垂老矣,任人宰割了。
在在这里,前赴后继的先烈,在用血肉之躯表明: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中国不会亡。
中国一定强。
电影《八佰》的本事“四行仓库保卫战”,是一场罕见的有观众的战争。苏州河两岸,一边是浴血奋战的“八百壮士”;一边是租界中作壁上观的中国人、外国人。更有各国记者通过图片、文字,迅速将这里发生的一切向世界各地“直播”……
戏台上的演绎与落诸笔端的报道,比之四行仓库里的血肉厮杀,显得轻巧,甚至残忍。
然而,随着战况的推移,苏州河河水悠悠荡荡,一边映照着灯红酒绿,一边也映照着战火纷飞;戏台上的虚构的故事与真实的枪声炮声,终于混杂交融,难分演员、观众,终究化为同仇敌忾,化为汹汹民意……
如果说这样一场战争也要被叫作“表演战”,那么身在其中的“演员们”,早已超越指挥者最初的设定,上演了一出撼天动地的伟大表演。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号:侯同学的日课(ID:kunder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