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书》:无声的呐喊

  第一次接触到这部影片是在学校发的英语报纸上,节选了一段剧本,引起了我的兴趣;后来看到了它的一张海报:一辆小蓝车在湖面上驶过,将黑色和白色像拉拉链一样合成一排琴键,觉得颇有创意。昨天在B站上偶然看见了这部电影,遂点了进来。

  就这样,我欣赏了一部用温暖来抗争的绝佳之作。

  影片讲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一个平凡的意裔美国人托尼为极负盛名的黑人钢琴师唐驾车前去美国南部地区(历史原因,在当地黑人饱受歧视)巡回演出,在过程中互相了解、互相帮助,打破种族隔膜成为挚友的故事。

  唐是个很有名的钢琴师,有很高的音乐素养,按理来说他算是上流人士,会被人们敬重。

  然而,就算是上流的人,唐依旧被不公平地对待:在酒吧被白人推推搡搡,不被允许试穿衣服,在落日镇(落日镇本身就是种族歧视的象征)被无理拘留,甚至被拒绝在餐厅用餐。原因很简单——他是个黑人。就算他再怎么顶尖,琴技再怎么高超,他也是个黑人,黑人在南方要受到排挤。唐也曾经试图通过自己的琴技抬高自己的地位,他做到了,但他终究摆脱不了被歧视的命运。

  更加可悲的是,他无法融入任何一个圈子,无论是白人还是黑人。在白人眼中他是黑鬼,这个在前面已经说过——但他能融入黑人吗?也不能。他在路上看见了贫苦的黑人农民,仅仅一道栅栏之隔,两边却天差地别;他不能接受普通黑人的生活,无法与黑人旅馆里的黑人一起玩……从警察局出来的那个雨夜他爆发了,因为他,只能迷茫地徘徊在一个个圈子之外。

  然而,全片的基调非但不沉重,反而还有喜剧效果。两名主角的设定大相径庭:托尼是个普普通通的白人市民,不拘小节;唐是享誉全球的黑人钢琴师,内向沉稳。二人截然不同的性格使得二人之间的交往充满了幽默感。

  在路上的气氛大多数时候都是轻松愉快的。唐推却再三后还是接过了托尼给的炸鸡,尝了尝觉得味道不错(真香);托尼占小便宜偷捡了一块玉石,唐执意要他付账;托尼给妻子桃乐丝写家信,唐帮他修改拼写和语法……而二人的争执、误会与唐受到的歧视似乎成为了小小的插曲。

  虽是讽刺电影却充满了喜剧效果,这从侧面也表达了电影的一个主旨:

  如大家所见,电影没有用大起大落的情节来夺人眼球,但这并不代表电影是味同嚼蜡的。

  旅途开始的时候,托尼大大咧咧、不修边幅,唐沉默寡言、逆来顺受,由于性格、种族、阶级方面的差异,二人对对方都有所抵触。而在旅途中二人不断加深对对方的了解,从一开始的尬聊到后来的掏心掏肺,二人在成为朋友的过程中,也在互相影响着对方。最后当唐被拒绝在餐厅用餐时,他选择了抗争——拒绝演出;而托尼在和侍者理论时不断克制住自己,直到忍无可忍才动了手。

  ——唐在托尼身上学会了勇敢与反抗,托尼在唐身上学会了忍耐与理性。这种友谊在现在的生活中很是难得。

  影片对现实也并非始终持消极态度。在拒绝最后一场演出后,唐在黑人酒吧里开心地黑人顾客们演奏蓝调;平安夜的归途上,一名警察好心地帮他们更换坏掉的轮胎,并互道圣诞快乐;快到家时,唐帮劳累了一路的托尼开车,以及最后唐和托尼一家一同欢度圣诞。一个个温暖人心的瞬间,以及两人超越阶级和种族的友谊,正是对人性本善的赞歌,也充满了对未来消除歧视的期望。

  另外,可以看出彼得法雷利导演对电影的用心,电影中有很多的细节处理的很到位,这里就不列举出来了。总之,奥斯卡金像奖这部电影当之无愧。

  最后再唠嗑几句。

  这部电影让我想到了很多:击穿林肯头颅的那一颗子弹,马丁路德金那依旧只是一个梦想的演讲,曼德拉监狱角落的火光,美国警察膝盖下弗洛伊德的呻吟。肤色本身不能分割世界,偏见才能。而有一些人戴上了有色眼镜。

  存在偏见的世界,是没有平等可言的。

  (值得一提的是,B站上架这部影片时,正值美国反种族歧视游行轰轰烈烈之时,至于B站此举是什么用意也许不难猜测。)

  另外,在评论区除了夸赞以外,我听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某些人称电影是讲一个黑人被白人所拯救、所接受的故事,本质上还是歧视。但电影中唐和托尼的关系只是朋友关系,我前面也有说,他们是从对方的身上互相学习,是平等的;唐为黑人们演奏蓝调,已经表明他融入了黑人,而非什么被白人所接受。当然也不乏有给低分但有理有据的,这样子的我可以接受,毕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没有绝对意义上的谁对谁错,杠精除外。

  同样我也不强求别人认同我,但我希望未来人与人之间的歧视可以终结。我知道这不切实际,但这是一个可以无限接近的目标,去追求总比待在原地好,不要害怕“踏出第一步”。

  202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