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之遥》:姜文的苦恼与忧伤

  整体来看,《一步之遥》可以说是处于《太阳照常升起》和《让子弹飞》之间的一部作品。

  它不像《太阳照常升起》那样肆意浪漫,但却又有着《太阳照常升起》式的排斥性。这点也使得我明白了为什么会出现评价的两极化。很多人是不关心你到底想说什么的,对他们来说,重要的只是画面信息的直接触达,可姜文却又有那么个爱绕弯子的嗜好(当然也是种规避技巧,姜文嘴上肯定是不会承认这种技巧的存在的)。还记得当年《太阳照常升起》出来后,所面临的恶评如潮的场面吗?所以其实相对来说,我觉得如今《一步之遥》的口碑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因为,虽然影片的内里还是《太阳照常升起》的忧伤,剪辑和讲故事的方式也都是“太阳”式的,好在7年时间过去后,懂姜文的人多了很多,准确地说,也不是懂他,而是懂电影表面下涌动的东西,懂一部电影不管外表怎样疯癫,内里或许处处设伏的观者,多了很多。

  同时,它也不像《让子弹飞》那么简单利落,而是多了很多伤感和声东击西。《一步之遥》与《让子弹飞》是有一些互联因素的,两部影片都提到了断腿,均有名妓(小凤仙,赛金花),均有子弹的附加含义(前者的子弹被附加了延迟效应,后者的子弹是无处飞来的让你闭嘴的指令,再释然地告白也无用,最终只能像影片末尾那样坠落,“Gone With The Bullets”)。均有铁血十八星旗。当然,还有姜文每部电影中都会出现的火车。这是姜文的顽皮(下文再继续说)。《让子弹飞》在姜文看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儿”,是一个“尊重电影规律的东西”,而“尊重电影规律很容易”。这是姜式的不屑与追求。《让子弹飞》是直触感官的爽,它提供了《一步之遥》向观众走近一些的“技术储备”。姜文不是抗拒观众,而是一直让人心酸地相信,大部分观众都会懂他,这是他的忧伤的一种,是与懂他的影迷一起的。

  单纯从剧情上来看,这个故事是非常清晰易懂的。讲故事的方式倒是姜式的,用姜文的话说,是破除起承转合,也因而会有一些超出大众观影习惯的编排,过程中你会有些茫然,可故事全貌终究是交代清楚了的。而剩下的,就是影迷自己的空间了。

  影片就是用这样一种简单的故事线,构建起了多种影像指涉与文本隐喻,浪漫而富有魔性。

  对于影片故事的关健事件:完颜英的意外,先是真实发生,后是媒体对事件的曲解与误导,再是黑白默片对事件的曲解剪辑,再然后是舞台艺术(文明戏)对事实的扭曲与臆断,再是被抓捕后的假死行动(虽然失败了),一个文本故事的多重曝光,多角度的推测与站队,这种文本隐喻,所讽刺的广度,不言自明。有趣的是,《一步之遥》本身也是改编自真实事件阎瑞生案,本身就是对这一真实事件的重新演义,所以它其实也是文本隐喻的一部分,把自己都包裹进去了。对于这种功能来说,《一步之遥》甚至可以说是一场行为艺术。

  其中,艺术(影片中的舞台剧、黑白默片)对事件真实的曲解和演义,是自嘲的一种,不过这种自嘲不只是姜文对自己的自嘲,也是是姜文让电影这种艺术,对电影艺术本身(以及戏剧艺术)的嘲讽与挖苦,它们都无法做到足够的准确与客观,而且(尤其是在特定的地区、时间段)经常沦为一种虚假的渲染工具,用于任何需要被涂抹的方面。借刀杀人盖棺定论的宣传工具式作品,还少了?影片中,马走日躲在暗处,露出一只眼睛盯着舞台上王天王对自己的扭曲,让舞台上的虚假直接暴露在真身面前,讽刺得叫一个酣畅。最终马走日对台上的虚假与扭曲忍无可忍,不惜暴露自己,也要冲上舞台,抵抗真正的丑恶,结果是被丑恶拖向深渊。在这一文本设计之外,想想现实,无论过去还是当下,被书写、被演义、被歌颂的事件或人物,真真假假,基本也都被艺术定论了,或者,准确地说,被人借用艺术完成了定论。艺术是最温柔,也是最强有力的墓志铭咏叹者,这也是某些人害怕它的原因之一。《一步之遥》以姜文独有的癫狂式,揭露出它的虚假面,简单畅快,针针见血。“毙不毙,就看你想不想”,“枪毙的不是马走日,是民愤”!

  姜文的影像指涉还包括一种浓烈的迷影情结,且常常以一种顽皮地态度去表达。最明显的当然是打头的《教父》,还有那个戏谑的卓别林式的黑白默片,另外那个奔月的段落比较明显地指涉到《月球旅行记》,只不过姜文顽皮地把人脸换成了兔脸,等等。已过知天命之年的姜文,时而给人的感觉,确实如他在电影中说的那句“玩笑话”一样:我还是个孩子啊。影片的气质中,有一股强烈地孩子般的顽皮、执拗和赤诚。这种顽皮,是建立在傲人的才华上的,使他凌驾于电影市场和常规的电影创作,让电影得以以他自己比较认同地状态展现于观众。但有一点可以明确,姜文绝没有恃才傲物,更多的,是对群体知音的渴求。

  同时跟马走日一样,姜文(的影片)也经常受到大众的误解,甚至他比马走日还悲哀。马走日的误解是时代的落后,媒体的宣扬,文化的批判。可是姜文呢?在如今这个获取知识非常简便的时代,观众的整体素质依然还停留在过去(这里说明下,无意冒犯各位,这是整体观众素质依然很差的时代,但确定无疑的,也是迷影数量空前庞大的时代。整体差,是由于后者已经被前者稀释掉,并被当成是一种装逼或傻逼的存在)。于是,姜文的本质被抛到这样的环境下,是水土不服的。在承受了《太阳照常升起》时的各种误解与情绪化批评后,带些赌气的意思,把《让子弹飞》这个礼物“送给观众”,这是妥协也是赌气。但是,终归还是要讲些真正想讲的东西的。哪怕是再次面临误解。比如姜文的电影从来没缺少过对性的提及,或明或暗,这也是姜文电影的引力之一,那种对性的赞美和热爱。本片中,武六对马走日的冲动源,完颜英的逼婚,都离不开性的驱动。镜头画面指涉更是明显,比如花域大选的大腿舞,比如身穿SM服装的姜文(抵抗后还被警察揍倒在地,满身灰尘),比如那个掉落的暖瓶,当然也有台词上如“哪有你这型号的孩子啊”等等。本是很诱人地影像因素,却也常常是姜文被误解地原因之一,好在他始终乐此不疲。

  台词和旁白往往是影片的文本隐喻最直接的诠释工具,在姜文的影片中更甚,由于故事的简单,台词和旁白均得到了更大的发挥空间,有时甚至抛弃叙事,转为一种情绪的制造(最直接就是在那座大红风车前吼着台词那里)。本片中,旁白被姜文以一种熟悉的语气缓缓道来,这种熟悉,便是《我这一辈子》中石挥讲台词和旁白的感觉,很像很像(在微博上表达这个看法后,经人提醒去看了一个焦雄屏最近的访谈,姜文在访谈中明确了这一点,另外他说其实还借鉴了启功讲话的语气)。那不紧不慢、无可奈何、落寞忧伤的语气,与本片的气质完美匹配。这种语气总是带着疑问的意思,纠结感很直接。石挥是姜文非常喜欢的一位电影前辈,对比两人的表演,我相信,石挥在表演上对姜文的影响也是不小的。《我这一辈子》是石挥1950年的作品,有时间的话不妨看一看,相信会让你看清《一步之遥》另一方面指涉。那便是生的苟且,与死的不易。尤其是马走日最后那句“你们帮我打听打听”,多少冷漠与留恋啊!

  《一步之遥》是姜文的首部3D电影,采用强大的IMAX双机3D数字摄影机拍摄,国内首次。姜文是个持鬼才又对新鲜的电影技术欢迎、开放的电影人。不像一些大导演那种拧巴的、矛盾的固执,姜文对新技术抱有尊重且用于尝试。这也是受他多年的好友,同样拥抱新技术的大导演马丁·斯科塞斯的影响。落实到本片,它究竟有没有3D的必要?何为必要?电影技术不断进步,3D是电影技术史上很重要的一步,理应被合理对待,它帮助电影画面呈现出更多层次(无论原生拍摄还是后期转制),在电影的其它方面,它或许也可以产生补助的效果,但是都不是它必须履行的职责,善待一项电影技术,不应以个人的喜好唾弃一种电影新的可能与趋势。所以,“何为必要”是个强加的疑问,没有必要,没有不必要。

  影片的剪辑应该是被剧本绑架的,最强大的剪辑者是姜文,他已经设计好一切。在音乐方面,虽然是找来朗朗,可是没有给我留下太深的印象,这一点跟《太阳照常升起》里的久石让是有距离的,但是品质依然在那(因为有姜文把关…)。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一步之遥》影像指涉在不小的程度上,受益于本片美术设计的成功,能把姜文脑子里或是剧本上纯文本式的描写,展现出来,是需要一定功力的。花国大选直播内场、奔月、火车厢内的沙土等等,皆成全了姜文式的浪漫与聪明。

  当然,归根结底,技术只是完成影像和声音建立的工具,真正重要的是电影内质的传递。

  《一步之遥》的壳子是个民国浮世游,但里子还是姜文式的苦恼。如果你能或者愿意走进去,分分钟都是高潮。所以综上所述,不用期待笑点,这是部伤感的电影。伤感的一部分原因,也是我有一肚子的忧愁,你却只让我倾吐部分。

  相对于目前的大陆电影环境而言,姜文是极其自由的,因为他的才华可以让自己的作品即便在审查的重压下,依旧保持超高的艺术水平,被审查折损后,依然在艺术上高出别人不止一点。但是相对于他自己的天地来说,他又是挣扎的,满身的才华无处释放,本是江海,却只允许取一瓢给观众饮,于是想说的越多,影片的感觉就会越隐晦,会在它原本的样子之上再加一层磨砂,完成规避和表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