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齿到底要不要拔?这一篇彻底让你搞懂!

  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

  所有因为牙疼在深夜难以入眠,或是砸重金看过牙的人,都深知一口好牙的宝贵。然而,我们大多数人的口腔里,却存在着一个隐患。

  18岁那年,便是大部分人的噩梦开端——人类的第三磨牙出生了。这会儿正是心智趋于成熟的时期,所以称它为“智齿”,也称“立事牙”。由一侧门牙向里数,第八颗就是智齿。

  早在上古时期,智齿就与人类为伴。早在茹毛饮血的时代,人类有32颗甚至更多的牙齿,因为需要较大的咬合力来咀嚼食物。

  自从人类使用火之后,大家吃得越来越精细,咀嚼系统退化,上、下颌骨按着“小脸美学”快速进化,口腔容量急剧缩小,而智齿却慢了一拍。这一拍的错位,引发了智齿生长的炎症,在医疗水平落后的早期,炎症是相当致命的。

  这更促使了人类基因选择不长智齿。事实上,一些人已经不长了,还有一些人只会长1-2颗,有的智齿甚至长到一半便不再生长,即“智齿阻生”。

  在今天,智齿唯一“显得智慧”的用途,就是成为进化论的一个论据,来证明“用进废退,自然选择”。

  智齿从出生那一刻,便注定不同于其他牙齿。它从各种角度窜出来,以各种姿态生长。

  正因为此,智齿清洁困难,长期会引发智齿冠周炎、龋坏、牙髓炎等毛病。如果痛了一两次,未及时关注,还会顶坏其他牙齿,把正副牙齿挤歪,甚至是导致口腔间隙感染、心内膜炎感染等。

  这就是典型的占着牙床,不干好事。

  如果位置长得好,上下咬合关系正常,可以不拔。

  如果你有矫正计划,强烈建议先面诊正畸医生,拍个片子看看情况,再考虑要不要拔。

  正畸矫正方案,需要拔掉一些牙齿,获得间隙,将牙齿排列整齐或内收。智齿对一部分人来说,就是多了一个备选方案,如果口腔有牙齿坏掉了,就可以拔除龋坏的磨牙,牵引智齿代替坏掉的牙。

  其他情况,则建议拔除。具体可以对照下面几条:

  1、蛀牙

  智齿长得歪七扭八,清洗困难,容易引发龋齿。

  如果是智齿蛀牙,咬合面不深的蛀牙补起来比较简单,补邻接面蛀牙则需要很好的技术,蛀得深甚至需要根管治疗。

  2、侵犯邻牙

  牙弓越来越小,口腔空间缺乏。

  一些人在长智齿的时候,能明显感受到肿胀、疼痛感,而一些患者不自知,需要拍片检查诊断。通常智齿萌发的空间不足,会倒在第二大臼齿上,造成第二大臼齿清洁不易,甚至是牙齿部分吸收的现象,造成患者不舒适或牙疼。

  尽早拔除智齿是避免第二磨牙“连坐”的最好办法。

  3、没有对咬牙

  不是每个人都会长齐4颗智齿。所以,智齿对面没有相抗衡的智齿来对咬的话,有时会发生智齿过度萌发,进而影响咬合。

  4、阻生齿

  这是最讨厌的一种,牙医会觉得相对难搞定,但患者不一定有感觉,因此往往会忽略。这类型的牙齿,通常埋在齿槽骨里面,会引发很多口腔问题。

  5、 其他

  如囊肿形成、影响假牙的制作及戴入、妨碍关节运动等。

  简单来看,拔牙好像只要分三步:麻醉、拔牙、塞棉花。实则不然。

  第一步:麻醉。

  麻醉可不是一针了事,牙医要根据不同位置的牙齿采用不同的打法。

  简单的松动牙,在牙龈上轻轻打一针就有好效果;但如果涉及到非常牢固的智齿,尤其是长歪的“阻生智齿”,往往需要更给力的“神经阻滞麻醉”( 把差不多掌管半个下巴的神经都给麻痹掉)。

  注射工具也在不断更新。

  从最简单的针筒,到牙科专用的细针头,再到计算机控制微量持续泵注,越来越先进的麻醉注射仪器,带来了更好的效果,更轻的疼痛。

  第二步:牙,不仅仅是拔出来的 。

  对于长得“乖”的智齿,可以用“拔牙”两个字来总结。

  但对于更多长歪的智齿来说,拔牙可不仅仅是“拔”,更可能是“磨”牙、“挺”牙、“劈”牙、“敲”牙……

  还有更多难度更大的阻生齿拔除,比如近中阻生智齿、低位阻生(牙根靠近下牙槽神经管)的智齿,甚至拔到最后牙齿都留不下「全尸」,粉身碎骨才从骨头里被「挖出来」。

  虽然现在有超声骨刀、微创器械可以让拔牙的创伤变得越来越小,不过收费也是水涨船高。

  第三步,拔完并不是结束 。

  拔完牙,如果创伤很小,塞个棉球咬一段时间,很快就能止血。

  创伤大的,需要医生对伤口进行缝合、止血。有的人还需要挂盐水消炎抗感染……

  拔牙拔好,过三四天……怎么突然又开始痛了!仔细闻居然有一股难闻的恶臭?很可能是出现了「干槽症」的并发症。这时候靠吃药、靠熬可能都不是最好的方法,建议让医生对手术创口进行再次清创,疼痛才会得到有效控制。

  写在最后——

  对智齿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建议有需要的小伙伴尽早拔牙!

  有口腔问题,就找 @杭州上扬口腔医院

  不管是私信还是评论留言,我们一定会回复哦!

  每日分享口腔科普,关注我,及时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