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需要整改,但也应改改矫枉过正的老毛病

  02:25电视剧《马大帅》里的范德彪,某段时间每次跟人介绍起自己,总会说他是“维多利亚娱乐城保安部经理”,一脸的神气,仿佛很有面子。

  范德彪的维多利亚岁月,是他一生最辉煌的日子。但是如果,将范德彪供职的维多利亚娱乐城,放到此时那些轰轰烈烈改地名的城市,可能这洋气的名字,就要保不住了。范德彪的神气,大抵也要减三分。

  这几日,改地名成为舆论热议话题。

  最先发酵的是海南。近日海南省民政厅公布《需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清单》,要求将海南省那些不规范的“大、洋、怪、重”地名进行修改,典型者如维多利亚花园、阳光巴洛克小区、维也纳酒店、钓鱼台别墅等名字,都要“更名改姓”。

  今天,有媒体报道,福建漳州的东风大桥、琯溪大桥、南山大桥因为“名称刻意夸大”,拟整改为东风桥、琯溪桥、南山桥。

  与此同时,浙江温州也在紧锣密鼓地改地名。像“欧洲城”一期、二期名称规范为矮凳桥小区,“中央公园”改为鸿玺园,而在此前的整改中,“中瑞曼哈顿”已改为“中瑞曼哈屯”。

  你可能会疑惑:为啥那么多城市都在同时改地名呢?难道是商量好的吗?并不是。

  去年12月,六部委印发《民政部等六部(局)关于进一步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的通知》,根据要求,各地在2019年3月前需完成摸底排查并确定拟清理整治的不规范地名清单。眼下这个时节,地名整改进入了实质性的落地时间。

  一、崇洋媚外、封建迷信的名字不可取

  在你的生活中,大概率会看到这样的名字:海德堡公馆、加州阳光小区、壹号皇廷、中央公园等等看起来“高大上”的名号。

  这些名号,有的是小区名字,有的冠名于酒店,尤其是一些娱乐场所更喜欢起个“洋气”或霸气的名字,以示尊贵与高级。

  名号凡是强调“大”、“洋”,大概都是为营造一种高端消费的想象,对标的是一种虚假的精致与时尚,而本质上,这是为打造一种品质生活的幻觉。

  改革开放以来,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国外的“洋文化”涌了进来。相较于中国,西方的经济确实更发达、更先进。从国民心理上讲,国人希望通过“傍洋名”来标榜自己紧跟潮流,与国际接轨。

  不同文化相遇,总会有交流。所以,一些建筑物或者场所启用洋名,本身也是文化交流的产物。但往往在更多时候,傍一个洋名字,都是为满足虚荣心与攀比心,这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

  “中央”、“皇家”、“皇廷”之类的名字,同样也是基于这样的心理。仿佛住进了这样的场所,就会产生“皇家归宿感”与“帝王级的享受”。但这种思维也是一种虚浮的想象罢了。它们离品味还差得远。

  所谓“大、洋、怪、重”,说到底是一种虚张声势,在一个稳健成熟的城市文化下,都不可取。真正的自信,是有自己的独特品味与独立见解,不必效法先人,更不用亦步亦趋地去追逐“洋文化”。

  二、一刀切是不过脑地机械执行

  六部委下发地名整改文件,地方积极执行,初衷甚好,可以及时刹住这股“大、洋、怪、重”浮夸风。

  但一些地方地名整改的过程中,似乎陷入了主观化、扩大化的倾向。

  拿对酒店名字整改来说,酒店名并不在地名之列。1986年颁布的《地名管理条例》明确写到,“地名包括:自然地理实体名称,行政区划名称,居民地名称,各专业部门使用的具有地名意义的台、站、港、场等名称。”而《进一步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的通知》主要列出待清理的地名,也主要是居民区、街巷、道路名等,没有提及像酒店这样的商业机构。

  何况,酒店名称多是合法注册的商标,受法律保护。突然整改,按律师说法,“违背了行政法领域里的信赖利益保护原则。”

  漳州三座大桥改名事件也陷入了执行机械化、随意化的窠臼。“大桥”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也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叫法,即便在一些村里,一座桥也会被村民成作“大桥”。不顾生活实际经验,机械理解“大”的概念,也确实是“念歪了经”。

  三、该改掉矫枉过正的老毛病了

  关于地名整改,六部委的通知明确提到了方法论原则,“审慎稳妥,依法实施”;

  在具体措施上也提醒,“要结合摸底排查情况,采取部门会商、专家论证、社会听证等方式,对拟清理的不规范地名充分征求各方意见,最终确定不规范地名清单并及时向社会公示”;

  而且还特别提出,“要防止乱改老地名”。

  现在对各地地名整改中出现的状况,有必要问问,相关部门有没有做到“审慎稳妥,依法实施”?是否对拟整改的地名进行了严格论证与广泛征求意见?如果有违反程序正义发的情况,这样的整改就是不合法的。

  “大、洋、怪、重”的地名,确实影响了地名的空间指位定向功能,加强和规范地名管理、提升地名工作法治化水平,也是提升社会管理效率的有效举措。

  但地名整改的本质,依然是为了服务居民,给居民以便利。

  如果不加分辨地将那些符合公序良俗与生活习惯的地名一改了之,这不仅不会方便居民生活,还给居民添堵。本质上,这是矫枉过正。

  矫枉过正是有些基层的老毛病了。中央反对奢靡之风,一些地方就一律停发福利;某地扶贫要求帮扶责任人要做好巡查组电话访谈准备,有干部就因洗澡未接电话受到处分……

  这些案例与都是典型的矫枉过正。执行人忽视了具体情况的差异与基本的人情因素,上面一声令下,下面“无差别”执行,这只会造成误伤,徒增额外成本。

  改地名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在地图上改几个字就完事。它不只是一项单纯的行政行为,也涉及居民日常生活、历史渊源、商业利益等等。所以在改之前,要综合考量各种因素,而不是以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

  本质上,“审慎稳妥,依法实施”原则反对的,也是那种矫枉过正的形式主义。

  □ 王言虎(媒体人)

  编辑:王言虎 实习生:徐璟萱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