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观后感

  《1》

  1.

  强行被安利看了《八佰》,观看后,感觉有得有失,评价也有好有坏。单单只从电影制作水平而言,确实看得出来,钱还是没白花,场景布置,道具演员,都可以算的上一部优秀电影该有的制作水准了。

  但一回到电影情节和表达上,老问题就出现了,照样没摆脱中国电影不会讲故事的刻板印象。就先不谈历史的部分,文章后面会有个人的立场,单单从电影视角深入。

  说实话前半部分看得还算流畅,也能把我带入情景,看得很激奋,也很感动,特别在电影快过一半的时候,看到中国的战士们为了阻止攻墙的日本兵,绑着炸药包毅然决然跳下去,同脚下攻楼的日军兵同归于尽的场景,看得真令我捏了把汗,既没有刻意贬损敌人,也没有过度夸大我方的神勇,还算比较真实的还原了战场残酷和战斗的激烈。电影营造出的紧张感和激烈程度,与此时观众的情绪波动融合的比较自然,演员的表演,心理活动的表现也比较到位,并没有像以往个别演员表演很作、很浮夸的不适感。

  带着一份期待的心态继续看下去。原本以为前面铺陈的宏大的战争场面将会在后半部分渐渐展开呈现,特别是在一致同意准备升旗,众志成城准备同日军背水一战,我以为电影将后半段情节达到高潮。但实际却是令人失望的,看完后才发现,中间那段绑炸弹就已经是高潮了,后面倒有些应付观众的味道,似有些狗尾续貂的意思。

  要说前面,电影中还能看到用战场上的视角,来全方位呈现两军交战真实战斗情况,(比如日本兵攻楼,中国军人带着炸药包赴死抵抗,双方激战的场面,还生生可见,打的有来有往,有血有肉。)但那到了后面的的战斗,倒更像是单边的战争日记,讲述中国军人是如何,被隐去在电影荧幕之外的日本兵,以难以抵挡的强大火力压制,打喘不过气来,简直就在单方面屠杀,而在这种实际的交锋中,电影里都几乎看不到一个日本兵,只见远处射来的子弹,只见倒不完的中国士兵,前赴后继的勇士,做无谓的牺牲。

  用这种镜头呈现出来的东西,只能说是自我陶醉,自说自话。而电影快结尾处的撤退的部分,更是把这种“单口相声”似的表演推向了极致,还不忘用自我吹眠似的特写镜头来渲染一波凄惨的氛围,着实显得尴尬。

  按照一般常识来讲,一场战斗最激烈、死伤最惨烈,也是最精彩的时刻,不应该是正面阻击敌人的时候吗,但电影的导演却故意把这种死伤惨烈最惨烈的部分安排在了撤离,一看就是导演临场发挥的,确实不明白他的逻辑。难道是经费不够啦,实在拍不出什么精彩的画面,就用这个收尾?又是不知何处的机关枪,几乎把全军都给灭了,明知有机枪扫射,团长还带头做百米蹲准备冲刺,这团长也是没谁了。也只能怪导演了,正面钢枪都没死这么多人,反倒悄悄撤离的时候人都快死绝种了。

  无脑的地方还有前面,一个日本航空兵开着一架飞机俯冲扫射国民党军旗的画面。中国军人一个接一个前赴后继,在没有任何掩体的宽敞的楼顶上,做送人头一般的去护“国旗”。还出现了一幕抗日神剧中才会出现的画面,战士纷纷拿着枪跑到楼顶打飞机,居然还打中了,命中率还不低。

  只能说导演为了拍出体现中国战士勇猛和不怕死的精神效果,而设置一场用人体接力送人头的方式,来营造出一种壮烈英勇牺牲的悲壮感。旗在,人在,阵地就在。悲壮感是有了,但却意外的把这支精锐的部队拍的没了脑子。很难想象历史上,这支部队是怎么撑过四天四夜,只阵亡9人的战记。

  现实中就算再笨的将领,也知道要隐蔽,明晃晃的在宽阔露天的楼顶中间用人肉守护“国旗”,拿着三八大盖打飞机,一窝又一窝的大笨蛋,就等着日本航空兵来守株待兔。战争真的这样打有多少人死不完,还能让日军攻之难取,心生敬畏,四天四夜攻之不下?

  在电影的后半部分,渲染的像史诗般的战斗,有点像在看一篇感伤而无实质内容的散文,文戏已经做的很足了,但就是缺乏一场酣畅淋漓宣泄式的战斗,始终没能用战争镜头细致的呈现出来,以至于后面狼狈的撤离,没有能达到观众的预期,似有狗尾续貂之感。结尾强行的煽情,倒像是电影制作者强买强卖硬塞给观众的,还需要观众自己调节想象,去附和电影的情绪,如果像我一样在观看电影当中察觉到味道不对而变得很纠结,就很难再被电影情景感染到,因为电影与我的情绪已经脱节。

  总归一句话,有点虎头狗尾的意思,若说电影后期护旗的部分,还姑且能看出导演因为照顾不周,本意是想拍出中国军人英勇的效果,却大意丢掉了头脑,那后面撤离过桥的部分,简直就是自我感觉良好的尴尬煽情了,慢镜头、虚镜头齐运用,一顿煽情到结尾,其中夹杂的战士的哀嚎声,河对面同胞还有看客默默的祝福声,一齐声声诉悲情。只是一声都没打动我,倒是眼见得一地鸡毛,看的我是真的尴尬。

  2.

  电影尴尬之处,不仅只有这一处。仅以我个人在观看电影过程中的感受而言,有过那么一瞬间,有点不太习惯电影设定的视角。

  从河这边视角来看,是一场激战正酣的战斗,但当电影的视角,从河对岸的看客看过来、从外国记者团看过来、从空中英国的热气球上看过来的时候,让我有那么一刹那间,觉得就像在看一场精彩的好戏。

  当来自对面只有一河之隔的上海英租界看过来时,看着河对面的中国军人与日军浴火奋战的激烈拼杀的悲壮,战火的浓烟滚滚升起染黑天空时,也好像不过是河对岸一场精彩的表演而已,那种可歌可泣英勇搏击敌人保卫家园的悲壮,瞬间也好像成了别人眼中可供观赏的笑谈。感觉有点,本想赞美而言之,却成他人口中事的感觉。

  难道是自己思想有问题,还是确实是有时电影视角出现偏差,而也使我的心理发生了偏差?

  可是电影显然并不是想传达这种人情的失落感,所以电影里会时不时给出许多次对面群众互动的镜头,和一些个人愤恨的心理描写的特写镜头,仿佛两岸有某种默契,似乎荣辱连在一起,像时刻提醒着观众,来自对岸的关心和鼓励。就好比你本来好意去和别人打招呼,但你打招呼的方式却在别人眼中有些冒犯,最后你不得不用一些多余话语来解释,你不是这个意思。

  但这反复的电影视角切换,确实让我感到有些别扭,尽管我知道电影里借助对岸的人的眼光看过来,是想通过他人的眼观,来展现战争的全貌,但还是让我感觉这就像一场小丑的表演,而非一场可歌可泣保卫家园的英雄战歌,因此我会莫名感到失落,甚至难过。

  就这一点,我还看到在网上有人在夸,说导演把这种电影视角运用的如此巧妙,简直是个天才,可能这些网友看到了一些不一样独到的见解,我不否认在电影中运用这种技巧,可以增加电影不同角度的维度,但我总觉得这电影的导演显然不具备驾驭这种技巧的能力。多个视角都想照顾到,却并没有把最主要的第一战场视角摆在绝对高的位置,甚至更多是从河对岸的视角来展开战争的进行,总感觉有些不适像在看戏。

  河这边战地上的勇士已灰烬,河对岸还在歌舞升平,那扛着钢枪保卫家园的小阿哥啊,却眷恋着对岸红灯绣房中的花姑娘,蒙着一层生无可恋的眼睛偷偷看过去。

  河那边战士们还用生命坚守着阵地,用残缺的身体挡住最后一波鬼子的铁蹄,英雄的英魂在破碎的家园上哀嚎,却怎忍心只把这一切,当成河对岸一场好戏。

  显然导演相机还没调试到最佳的位置。

  但这部电影也并非是没有亮点,可能是我看的电影比较少,这部电影因该在我目前所看到的国产电影当中制作水平相当高的了,当然指的是电影的质感,演员的演技也终于回到了正常水平,但电影的人物角色表象张力还不过,表现上还是不够鲜明,除了几个熟悉的面孔,看完之后没记住几个角色。但即便是这样,也至少不再给人一种廉价的感觉,比以前那些要效果没效果、要演技没演技的电影好的多了。中国现在的电影也愿意开始在大的场景布置,道具,和制作上花钱,而不单单只在演员上花钱,制作水准明显上了一个台阶。

  只可惜的是,这外表确实是一点点打扮的越来越漂亮了,身上的外套也越穿越赶上时髦了,但我还是感觉里面包裹的皮和肉还是旧时的东西,脱去这身华丽的外套,其实和之前的样子也没多大啥区别,如果思想上不跟上来也不能改变俗的本质,单靠演员的演技和奢侈戏台布设,同样撑不起一个电影的骨梁。

  《2》

  说完电影本身,来粗浅的谈论一下,关于历史的部分,这也是争议最大的部分。因为这部制作不菲的影片自称是根据历史事实改编,就绕不开历史这一关,为此我还专门去查阅了这段历史资料。经我大致概括如下,

  1937年8月9日,因两名日军全副武装驾车强闯虹桥机场,遭中国军队击毙后,8.13凇泸会战就此爆发,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随后激战3个多月,伤亡巨大,中国军队精锐几乎也在这场战役中死伤殆尽。在凇泸会战的末期,10月26日,为掩护主力部队连夜西撤,88师524团,副团长谢晋元率领部队,进入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这便是后来英名远扬的“八百壮士”,(但实际上部队只有400余人,为了迷惑敌人,对外宣称800),他们坚守四行仓库四天四夜,以阵亡9人,伤20余人的代价,击退日军数十次进攻,击毙日军200余人,阻止了日军近万人的前进的道路,以无畏赴死的英雄气概,用生命和鲜血粉碎了日军用3个月灭亡中国的狂言。四行仓库保卫战是凇泸会战中的最后一战,打出了中国军人的壮烈和英姿。

  拼死坚守四行仓库的谢晋元和将士们,引发国际广泛关注,国内外媒体纷纷报道,国际舆论一边倒的声援和致敬这支身陷上海市区孤立无援的部队。而此时在弹药食物依然还充足的情况下,蒋介石却突然下令谢晋元向英租界撤退,才不得不于10月31日,率领部队撤离英租界。

  《八佰》正是根据这段历史改编而来,粗略来看,显然历史要远比电影更精彩的多,相比电影中的战斗所透露出来的中国军人精神和气质,更鲜明,更有魄力。所以真正了解这段历史的人,在看到《八佰》这部电影时,就很难被电影带入,如果拍出来的电影都没真实的历史精彩,那怎么能说这部电影是好的呢。

  从我本人观察,不仅是《八佰》这部电影,现在中国目前几乎所有关于历史题材的电影,都有一个通病,集体性的丧失对历史内在的核心精神与历史事实相结合的叙述的能力,并不能把知情的观众真正带入到那段历史,去真实体验那段历史中的人和事,电影看完后,电影是电影,历史还是静静躺在那里,似乎被人提到过,却又不是它本身。其实我们不应该忽略了电影对历史传承的作用,某种程度来讲反而至关重要,因为不是人人都会像历史学者,和研究历史的人一样,都去读历史,查阅史料,绝大多数大众往往都是从影视作品中获得一知半知,如果全部胡编乱造,对于真实的历史绝对是个灾难,所以改编历史没问题,只要核心价值和事实相符合,加以润色呈现给观众完全可以,但如果只是披个历史的皮,而做一些抽筋换骨甚至重新再创,这绝对是一场灾难。

  当突然有一天,我们想到要重新提起一段历史时,是我们想去用真实的笔录来记录和重温这段历史,回望背后的真实故事;当我们想重新用镜头演绎这段历史时,是想启发和告诉后人明白继承和发扬,历史背后承载的真实内涵和精神。

  可如果就连最基本的历史叙述都不能缕清的话,和人谈论好和坏其实已经失去意义。

  如果只是想打造一个宏大的战争电影场面,和一个悲壮的故事,发挥想象就去做好了,做的好与坏全凭本事发挥,优劣也自有人评说。

  可大多时候,这些人,又没这才华和想象,只好从历史中借鉴,投机取巧,胡乱发挥,偏偏有的庸才自作聪明,要去招惹历史,打着历史的旗号宣传,又非得让它变得面目全非。姑且本意是想去赞美,但那种幻化出来的故事,往往还没有真实的历史来的深刻,漂浮于历史基柱之上的虚无的歌颂,除了能起到篡改历史的作用,又与现实的历史有什么关系?打着翻开民族记忆的旗帜,而与真实的民族记忆又有什么关系?

  不能叙述历史,就别去重造历史。这是对历史最基本的尊重,也是做文娱传播者最因该守住的操守。

  如何评判《八佰》这部电影,我想用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研究所的教授戴锦华的一句话总结:

  “当历史不在场,任何人的表演都无法打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