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般的花束

  昨天晚上在家看了《花束般的恋爱》(以下简称“《恋爱》”)这部电影,菅田将晖和有村架纯主演。也很巧,最近两天的天气到晚上都是狂风暴雨,于是我就打开阳台的窗户,伴着雨声在昏暗的房间里看电影,好不惬意。

  这部电影其实和我之前看的张基龙演的《酸酸甜甜我爱你》的剧情很像,但是整体观感却给人更加细腻、理性的状态。应该说《恋爱》叙事逻辑是更加符合常理的,而《酸酸甜甜》两个人开始之前的细节就有些中二,更像是漫画风。也因此,我觉得《恋爱》的男主和女主塑造始终有着冷静和独立的处事风格,这一点让剧情徐徐前行而鲜少bug。

  我还挺喜欢《恋爱》中男女主的人物性格,每个人作为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男主喜欢画插画、欣赏储氧罐;女主则喜欢搜寻拉面店,并在博客上写吃评,经过一番努力,博客每日浏览量也有1500人次了。我一直倾向于认为,恋爱的前提是作为个体的两个人都能各自生活的很好,两个人在一起后是对作为个体自己的一个拓宽。但现实中有一种恋爱恰与此相反,将恋爱作为解决个人生活的“解药”,即自己一个人的生活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想着可能找个人谈恋爱就能解决或者缓解自己在一个人时所碰到的问题。而这种恋爱的结局一般都不怎么好,因为让对方感觉心累,也就是说两个人在一起不是一起往上走,而是一个把另一个往下拽,结果使得整体水平连一个人的时候也不如了。

  再说男女主相遇后,经过交谈发现两个人居然有那么多的共同爱好,甚至连穿衣打扮的审美都极其相似,而这有意无意的都更加燃起对对方的爱意。最终两个人在一起,向日常生活中的小情侣那样,约约会,看看展,聊聊天,感情进一步升级,两个人也都因为对方在自己生活的介入而感到倍加开心。他们一起出去旅行,一起去追新番,一起去看电影,接着两个人开始同居,依旧是日常小情侣的模样,日子过得幸福而灵动。因为没有什么压力,毕竟当时两个人还都是学生,多多少少还是靠着家里的补给,因此可以只用风花雪月,而无需顾及柴米油盐。日子在两个人的耳鬓厮磨中消逝而去,两个人很快一起度过了第一个一年、两年。

  然后迎来了毕业,特别是在男主爸爸到来要求男主回老家而被男主拒绝,男主爸爸就断了男主的经济来源。男主一直有志成为插画师,梦想以此为职业来养活自己,谁想进展并不顺利,要么约稿量下降,要么价格下降,原来谈好的1000日元一张的画最后实际变成1000日元3张。最终男主不得不暂时放弃这个梦想,而进入社会找工作。女主这边也好不到哪去,穿着不合脚的高跟鞋四处赶着面试,但始终没有任何着落,直到因为被一个面试官“难住”而感到崩溃,在地铁站和男主心平气和的打着电话,但这厢男主立马听出了女主的状态不佳,然后未来得及换装就奔至女主所在的地铁站,给女主一个安慰的跑跑。

  经过一番周折,女主终于找到了一份冰激凌店的工作,但女主也未放松,而是开始准备会计考试,最后进入了牙科诊所,虽然并不华丽但也还是完成了自我职业的一次升级。在此过程中男主陷入到“备战”状态,一时间生活中只有修改简历到投递求职,女主也非常理解,只是觉得男主认真的样子令人心疼。毕竟女主也经历过这些时刻,而男主当时也都看在眼里并默默支持,比如做饭,比如泡茶等。两个人都明白成年人的生活这些都是“家常便饭”,哪有什么轻松,都是必须要做的事情而已。最终,男主在一家物流公司找到了工作。

  初工作的两人,依旧延续着此前的甜蜜,男主会在自己下班后在地铁站等女主,然后两个人一起聊天、喝咖啡经过30分钟的不行回家。工作后,两个人在一起的时间不比此前,因此这30分钟自然就成了非常珍贵的时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作开始逐渐影响到二人的生活,男主越来越忙,因此也就越来越没时间响应女主的各项提议,两个人的生活开始出现不协调。对此,女主倒也能够理解,但随着男主鸽女主次数的增加,两个人都明显的感觉到双方之间存在的“压力”,最终导致两人的争吵。

  但也还好,双方超过又恢复到往常,只不过以往那种轻松惬意的生活是真的再也回不去,毕竟两个人各自有工作要做,而且可以看出女主的工作相较于男主的工作更加清闲,而男主本人也越发上进,想要在职场有所作为。这自然导致男主的以工作为重,而女主仍旧维持他们恋爱之初的生活节奏,只不过缺了男主的陪伴。其实在我看来,两个人到此为止就彻底分化了,因此以后的疏离不可避免。其实这一点从最开始女主的爸妈造访就能看出来,当时女主告诉男主说自己的爸妈会像广告一样给二人洗脑,于是就有了影片中女主妈妈反复强调的生活就是责任。而男主在工作中也确实是这么认为的,因此不管再大的压力和艰难都视为自己必须要承受的。但很明显女主认为我可以自己选择自己的生活,包括工作,没有什么是必须要做的。

  简单来说,男主追求事业有成,因此隐忍、拼搏皆是其中之意,但女主更关注生活质量,工作差不多就行。在这个大背景下,两个人的经历及接触的人和事也开始出现分野,因此导致二人的“共情”能力越来越少,想当初,两个人明明在各方面都配合的天衣无缝。特别是男主朋友去世这个事情上,两个人对双方分手的结局开始不再怀疑了。朋友的去世让男主倍感痛苦,想要和女主聊一聊借此缓解自己内心的悲痛,而女主到家就睡觉了,因为她并没有感到这么难过,毕竟从她了解到的信息来看死去的朋友是一个拈花惹草和轻薄之人,因此自然不值得同情或者无法做到那么悲痛。而男主对此却是不知情。

  于是男主只能通过独自打游戏、出去闲逛来缓解,女主自然也没睡着,也感受到男主痛苦的状态,于是第二天早上想要谈论这个朋友,但时机已过,男主并没接茬,两个人之间也算是彻底出现裂痕了。多么现实的剧情啊,从表面看,两个人是由于缺乏沟通,但实际却是因为各自经历及接触到的信息导致的思想上的变化。毕竟没有谁能够在解释为什么做某事或者不做某事之前把与此有关的所有经历一并合盘托出。时间不允许,也很没效率,对于年轻人来说,大部分时间都献给了工作,不工作的时候就想要独处享受难得的自由支配的时光,这时候偶尔能够为对方做点事或者抽空说几句都已经是最大的爱意表现了,更何况要进一步的照顾对方,真的很难做到。这很不幸,但也是现实。

  男主一直以来表现得倒是非常值得依靠,即使在两人关系出现裂痕的情况下,男主也从未放弃过两个人结婚生活一辈子的想法。只是不幸,求婚以争吵的方式说出,因此显得像解决问题而不得不采取的招数。女主自然不能接受,可能在她看来结婚应该是现有状态的甜蜜升级,而非当下问题的化解危机,特别是还考虑到两人之间的状态已经日渐下行,因此始终未松口答应。我非常佩服女主的理智,就是那种现在都过不好,难道结婚这些问题就能自动消除,两个人就能和好如初吗。女主始终是追求生活质量的,因此她明白自己要什么,明白自己为此必须放弃什么。所以即使是最后两人分手时,男主申请哭述并求婚,女主也未答应。

  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如果只是一时的动情或者害怕失去而自动忽略现实本已存在的问题,或者干脆因为一时感动而冒出臆想觉得所有问题以后都会解决,未来会更好,那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因为,所有的问题,只有解决,否则随着时间的推移只会更糟而非更好。此所谓“好消息会照顾自己,坏消息则越来越坏”的恋爱版解读。另一方面,恋爱这个事情,即使如男女主在相遇之处感觉简直是找到了另一个翻版的自己,但随着4年的时间,感觉也会“斗转星移”,而不得不以分手作为结局。就像女主在电影中所说的“开始,是结束的开始”。虽然悲观,但确实就是这个道理。没有什么是永恒的,有的话,也只在于当下,而不及于未来。就像男主在搬家后趴在阳台上说的“我的人生目标,就是和你维持现状”,但到最后也变成了反趁现实糟乱的回忆“绝响”而已。

  所以这告诉我们什么呢,不要希望恋爱永恒,因为永远不变的只有变化,而变化的次生灾害之一就是灭亡。所以相处的当下,认真的去让爱与甜蜜包围,去百分之百的get当时的幸福,而当关系结束后,不必过于悲痛或者放不下,需要做的只是理智并体面的结束,然后转身修整自己待合适的机会进入到下一段感情中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