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长是这部剧的点睛之笔
剧透警告
关于思考
刚刚看完大结局,心潮澎湃,过来谈一下感受。非专业影评人,一些主观感受,如果不喜欢还请见谅。
我一直觉得,一部真正的好剧好电影,应该能够带给人思考的力量。变成你的那一天,在简介上说,有对人生以及爱情的思考。就这个意义而言,它完成了自己的功能。
看完这部剧,你会从内心觉得,真正的爱情,就应该是这样的。
真正的爱情应该是怎样的呢?是狗血电视剧里各种三观不正的姐弟恋嘛?是琼瑶式的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的惊天地泣鬼神嘛?是各种误会引发的虐恋嘛?是青春疼痛文学的打架堕胎小三插足嘛?是玄幻剧里的几世几十世的纠葛?还是美特斯邦威式的耍帅装逼多角恋?
都不是。有的爱情是狗血,有的爱情是在各种奇幻设定下的虐,虽然足够揪人心,却并不是真实生活中的爱情。
我之前看到一个影评,觉得他说的很好,他说编剧巧妙地利用了互换身体这一方式,使得原本毫无交集的两人快速地理解对方,理解对方的生活,理解对方的心理。这是编剧的高明之处,是这部剧虽然设定老套但是内容新颖的缘由。
关于学长
我很喜欢学长这条线。我不知道有没有人跟我一样,在学长和余声声约会的时候,感觉学长特别的油腻。虽然都知道学长本身是个很好的人,但是就是觉得很尴尬,很不自在。
事实上,这得益于余声声对待学长的态度。见微知著,从这里能看出一个人喜不喜欢另一个人的区别。我在这里讲两个对比。学长给余声声送礼物,余声声心里在想啊我不喜欢,学长误会我了,但还是碍于情面收下了。江熠送余声声礼物,余声声一脸喜悦,甜甜的“哥哥”不要命的叫。学长给余声声讲她不感兴趣的知识,余声声说我那都是为了接近学长,我一点都不喜欢这些。江熠给余声声现学现卖天文学知识,余声声认真地听着,并真的对着天空许了愿。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比如学长送余声声回家,余声声一脸抗拒,但她从来没对江熠抗拒过。又比如这么多年学长在余声声手机里的备注一直是学长,而“江道友”的昵称却是独一份。
学长人很好,情商也不低,他有什么做错的吗?没有,但是你就是觉得他跟余声声在一起很尴尬,特别尴尬。只是因为她不爱你而已。
关于家庭
家庭线在这一部剧里也处理的特别好。在这里,家庭不仅仅是江熠的人设背景,它还是余声声能够真正走向江熠的引子,也是他俩最终能在一起的催化剂。没有家庭的悲伤,就没有余声声的救赎。没有家庭重新聚首的争吵,也就没有路灯下余声声的深情告白。
此外,父亲的好高骛远,母亲的事业最大,都导致了江熠灰色的童年。多么的具有现实意义,真应该给所有即将为人父母的人看一看。江熠的爸妈也不是没有恩爱过,妈妈至今仍保留着5岁生日的视频。谁又能想到,多年以后,当年温馨的家庭还是落了一地鸡毛。
关于结局
有人说结局不太好,看了半天发现是看了个故事中的故事。这一部分似乎完全没有必要,这是互换,又不是穿越,应该也不是为了过审。编剧添加这一段单纯为了升华主题而已。
沈瑜写这部小说是为了弥补遗憾,事实上,除了身体互换,男女主的大部分故事都是真实发生的。沈瑜遗憾于她和易江认识的太晚,所以将他俩认识的时间线提前了。我想编剧是想通过这一段降低整个故事的玛丽苏成分。现实中充满着遗憾,身体互换般的互相理解更是不可遇不可求,但爱情的道路是相似的。即使现实中没有身体互换,最终不也走到了一起吗?
关于缺点
缺点也是有的。个人觉得佟婳和裴佳树的cp线完全没有必要,即使去掉这个也不影响大致剧情。而且cp线发展地略有点生硬。至于丰富人物形象,算锦上添花吧。
以及第一集完全可以预料到的剧情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