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道士下山是部烂片

  为什么说道士下山是部烂片

  一、立意

  其实徐皓峰想说的是人与时代的问题,是“我该如何存在”(何安下)的问题,是规矩与情分的问题。

  规矩坏了,人与人之间的情分也就淡了。旧时什么都是要讲规矩的。脚行的车夫叛了行去习武,行内的其他弟兄便不再与他说一句话(《师父》);旧时连打架也是要讲规矩的,武器是钝器,不会伤人性命,反观现在,十几岁孩子打架,随随便便就动刀。

  《一代宗师》上说武学有三种境界: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陈凯歌巧妙地避开了这三点,一个也没见到。

  陈的《道士下山》不过是个再寻常不过的三流武侠故事,或者可以说一只荷叶鸡引发的血案。何安下与药店老板的相识,竟是因为何偷了那只荷叶鸡,真是俗不可耐。既然你会偷鸡,那之前贵夫人给赏钱,又为什么不要?

  虽然原著就有主角形象不鲜明的问题,但陈凯歌生生将何安下塑造成一个市井小人,或者说他将每一个角色都塑造成了市井小人。

  彭乾吾完全成了丧心病狂的反派boss,而书中的彭乾吾即便与对手同归于尽也要“将彭家的东西留在彭家”,他狠,但是他不完全是个小人。彭七子的人物设定就不说了,简直不忍直视。再说说查老板,考虑到电影的长度和容量,将小说的全部内容写进电影,是件不可能的事,删繁就简是必须,但是怎么删就能见功力。不知道陈凯歌为什么特别喜欢查老板这个角色,要跳过几十页的故事,将他和周西宇连在一起(卖腐就更不是一位大师该做的事)。跳过这几十页的故事,跳过查老板与赵笠人的深仇大恨,他们二人之间的生死对决成了一件特别荒谬,特别无聊的事。赵笠人的女人过生日,查老板要替周西宇报仇,所以不能登台唱戏,先不说这台戏能花你多长时间,就算你真的不唱,处理这件事也有别的办法,一言不合就开打,大人谁能办出来这事儿。

  可见,在立意上,陈凯歌完全没什么企图,不追求深度,也不追求境界,博观众一乐,陈凯歌单挑德云社。这本书整体上还是正的,是看完会让人觉得悲凉的,而那些割双眼皮、割包皮,是正里面的邪,是严肃中的小情趣,是古人的雅趣味,而陈凯歌则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二、技法

  陈的摄影指导是外国人,配乐指导也是外国人,用外国人来拍中国武侠不是不可能,王家卫和李安就做到了,但陈凯歌不知是无心于这部电影,还是冯唐已老,完全掌控不住。前半部分掌控不住别人,后半部分掌控不住自己。

  前半部分动作打斗很美,但是配乐太多了点,二者合起来,更是完全没有中国武侠的味道,而十足好莱坞动作片的感觉。要知道,徐皓峰被归入“新派武侠”,可不是因为他的小说新在向前,而是新在向后,他是向明清小说,向还珠楼主靠近的。所以画面不应该是闹的,而应该是静的,或者即便有闹,也是为了闹中求静的,陈凯歌走了另一条路,反正我觉得挺浅薄的。

  再说两个具体的点。

  查老板的功夫在于枪法,而他的枪法高明体现在力大。影片中那段戏是《挑滑车》。书中已明确说了,别人演这段,都是拿两面旗,假作一辆车,而查老板则当真拿桌子当滑车,必须强调一下,要把桌子挑起来,真的是很难很难的。而在电影中,观众眼见,会觉得这事挺轻松啊,视觉奇观是有了,而于人物塑造则大大有损,桌子绕着满场飞半圈的设计,简直low。

  另一点是说,《道士下山》是本关于“太极拳”的小说,但是导演你能不能告诉我,那些漂亮的打斗动作,哪能看出来是用的太极拳??反观《一代宗师》里的“咏春”和“宫家六十四手”,真是业界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