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药丸」5年了,网飞成为日本动画的救世主了吗?

  “或许,我们正站在历史的节点上,见证着日本动画界的转变。”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着全世界各个行业。 ——面对灾难,有选择永久关闭400余家实体门店的某咖啡店;

  ——也有二话不说,直接宣布破产的公司。

  似乎有先见之明一般,它“完美”地避开了这场疫情,甚至还丧心病狂狠狠地捞了一大笔“铁粉”。它就是流媒体巨头:。

  根据7月16号网飞公布的2020年第二期决算报告,网飞在第一季度新增收费会员数剧增1577万人!第二季度虽增速放缓,但仍增加了1010万人。至此,网飞在全球范围内合计超过1亿9300万会员。

  对于大部分观众而言,这个“不存在”的流媒体平台越发耳熟能详。尤其对于喜爱日本番剧动画的观众,近两年来“网飞投资” “网飞独播”逐渐成了每季新番的关键词。

  为了能够提前观看网飞独占的番剧,搭梯子也成了必点技能。

  自2015年网飞正式宣告进军日本以来,或许很多人对于网飞的印象,还只停留在爆买日本动画的全球独播权。 但实际上,随着这几年全球流媒体平台的配信业务竞争加剧,

  2018年,笔者曾立足于当时的节点,针对外资进入日本动画界的影响做了粗略考察,彼时网飞尚处于初期的布局阶段。

  时隔2年,再度进行审视时,网飞对日本动画业界的和,以及背后的逐渐清晰明朗。另外,国内很多人对于“网飞投资” “网飞原创动画”等概念欠缺一些总体性认识,甚至频繁出现误用,文章后半部分将会进一步论述。

  在本文中,笔者将会为大家浅析网飞的日本动画策略,及其发展流变。而进一步的,透过这些改变,对世界流媒体平台的激烈竞争有一个粗略把握。

  “谈到日本动画制作,永远绕不开制作委员会这个话题”

  在谈论网飞在日本的动画战略之前,我们需要先对日本动画目前的制作模式做一个简单回顾。

  众所周知日本动画产业是日本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在很多人看来,它是一块体量极大的蛋糕。

  的确,日本动画产业的规模十分庞大,尤其是从2015年开始,随着海外配信份额的急速增加,日本动画产业市场在2018年达到了空前的2兆1814亿日元,远远超越2006年的规模。

  可相反的,日本动画的制作界其实一直非常“穷”,也正是因为穷所以“制作委员会”这样独特的制作模式才会普及。

  1995年“制作委员会”制度借助的大火,成为了日本商业动画制作的主流模式。区别于在此之前,动画几乎由电视台和广告商全额出资,“制作委员会”制度采用多方投资,最后进行利润分成,有效地降低了投资方的风险。

  由于制作方多是临时拼凑起来的,他们追求的是以最少的钱、最短的时间、最低的风险得到最大的回报,这样就致使动画制作的周期大大缩短了。对于一部动画作品来说,较短的制作时间意味着没有时间进行打磨,难成精品。

  在制作过程中,投资方往往还会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向制作方提出各种修改意见,包括剧本、人设等。身为乙方的制作公司只能妥协,这样大大降低了动画公司的创作自由。

  其次,“制作委员会”造成了动画从业者面临着工作压力大、收入水平低的处境。根据日本动画协会统计,2016年“日本动画产业市场”规模达到2兆9亿日元,但另一方面“日本动画业界市场”只有2301亿日元。

  据,日本动画从业者平均年收入332.8万日元,远低于日本平均年收入422万日元。而据日本媒体报道,动画行业入行3年的离职率高达90%。大量新人动画从业者收入低微,造成了日本动画制作行业人才流失,以至于面临着员工老龄化、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

  就像上文谈及,曾经拯救了日本动画的“制作委员会”方式,现在反而大大钳制了日本动画行业的发展。

  2015年前后,这种情况迎来了转机。来自中国和美国的大量外资对日本动画界造成了冲击。

  也就是在2015年的9月2日,网飞正式进驻日本。在中曾多次提及中国和NETFLIX的大量资本进入日本市场。

  关于中国的投资情况,在此文中不展开。但有一点可以向读者说明,因为很多现实性的问题,中国的投资往往受到诸多限制,且投资方也缺乏一定宏观战略性,基本上只是参与制作委员会内部的合作或者外包项目。相比之下网飞则占有很大的主动权。

  比起中国这个“不稳定因素”,来自网飞的资金不仅稳定且充足。更重要的是网飞直接与动画公司接触,动画公司得以回避了与制作委员会合作所产生的大量“劳资纠纷”,从而不仅有更充分的资金,更有充裕的时间专心进行创作。

  在2015年进驻日本后,网飞的经营战略主要集中在购买。

  相比“制作委员会”制度,网飞的合作方式显得十分“简单”且“友好”。基本上就是当动画公司制作出作品后,网飞只购买作品的配信权,其他版权全部留给制作公司。根据情况,网飞所拥有的配信权范围和时间都可调整。比如:

  这种方式减少了甲方对制作过程的干预,从而给创作者提供了自由发挥的空间。对于制作公司来说,靠着网飞“留下”的版权进行作品的二次售卖,从另一个方面增加了收入。

  网飞与日本动画公司合作,购买配信权主要有3种形式。

  第一种是大量收购经典人气动画作品,比如等。当然,同时也会购买近期热门的番剧,如等。

  第二种形式是买断新番,拥有其全球配信权。若国内的播放平台想要播放这些动画,则必须向网飞购买播放权。比较典型的就是与TRIGGER社合作购买,与京阿尼合作购买等。

  第三种形式非常特殊,同时也是网飞极具战略性的一步。即和动画公司签订“全面项目合作合同”。

  简单来说,“全面项目合作合同”就是,动画公司与网飞签订合同,在未来的数年中为网飞制作数部作品。同样的,网飞主要拥有其配信权,大部分版权留给制作公司。

  2018年开始,陆续有5家日本大型动画公司与网飞签订“全面项目合作合同”。包括制作的Production I.G公司、的制作公司Bones、的制作公司David Production,以及两家新动画公司:アニマ、サブリメイション

  对于日本的动画公司来说,他们选择与网飞签订“全面项目合作合同”的原因,除了稳定充足的资金和相对自由的创作空间,最重要的是能够改变“制作委员会”制度造成的人才流失状况。

  网飞日本的动画部门主管在接受访问时谈到:

  制作了等动画的著名动画公司Production I.G是第一批与网飞签订“全面项目合作合同”的动画公司之一。其社长同样谈到,与网飞签订合同并不只是因为钱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看重了它可以长期培育人才。[9]

  ——这是目前日本动画制作界的一句自嘲语。

  动画作品大火明明是好事,为什么制作公司反而会输呢?

  问题就出在与网飞合作的体系上。通常来说,网飞对动画作品的配信权进行买断。“买断”的意思首先是网飞单独拥有该作品的配信权。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这是一次性买卖,不论这部作品被多少观众观看、有多受欢迎,这个金额都不会改变,当然也不会向制作公司支付另一笔“奖励”。

  更令制作公司头疼的问题是,大数据一向是网飞的秘密武器,所以就像网飞原创电视剧和电影一样,观众的观看时间段、观看时长、点击量等数据资料,即使是合作伙伴也不会公开。

  根据一些著名的动画公司内部反应,由于得不到具体的观众数据,产生了诸多问题。首先因为没有具体的观看数据,也没有直接的评论统计数据。所以制作公司在下一次和网飞合作时,手上没有和网飞讨价还价的筹码,制作公司仅仅成为网飞的廉价外包公司而已。

  另一点让日本业界十分担心的是关于二次收入。传统上,动画作品的商品和游戏化等二次收入是大于配信收入的。根据与网飞签订的合约,网飞只购买作品的配信权,关于二次收入的版权在制作公司手上,理论上动画公司应该能大赚一笔。

  但是因为网飞采用的独占播放这种形式,极大地限制了播放平台多样化,所以也变相限制了动画作品的传播广度和热度,作品本身就不能形成话题性。再加上没有相关数据支持,对商品化的开发和宣传也十分不利。

  可能很多观众也发现了,目前与网飞合作的动画作品几乎都是一些科幻、战斗、魔法、犯罪类题材动画,很明显这些题材是为了迎合欧美观众的口味。

  网飞虽然表面上对创作过程没有过多干涉,和动画公司的合作几乎处于:我负责购买,你负责制作的“放养”状态。但是根据Production I.G社长和骨头社董事长的对谈可以了解到,网飞其实多多少少管控着作品的选材和内容的大致走向。[12]

  在谈话中,南雅彦和石川光久说到:

  关于内容方面,制作公司所面临的另一个棘手问题便是全球性。网飞是一个面向全球190余个国家的流媒体平台,制作公司必定需要考虑到世界各地观众的偏好、口味。

  但是总体来说,不论是剧情、人设、场景,或者是制作技术层面,日本动画其实带有极其浓厚的国家特色和文化特征。日本动画人虽然很熟悉如何“讲好一个日本故事”,但是面对一个“世界性的命题”他们能够交出满意的答卷吗?

  在石川和南的对谈中也谈到,对于制作方,最好别抱有太多海外意识。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与网飞合作的动画公司都在积极地尝试如何叙述“全球性主题”。今年7月的新番和便是典型。

  《大欺诈师》讲述了自称”日本第一欺诈师“的主角,在某一次对外国人进行诈骗时,却不想落入一个早已设计好的圈套中,从此被卷入一个世界级的诈骗团伙,行骗于世界各地。

  这部作品不论是在角色设计、剧情、美术设计、配乐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欧美特征且制作水平很高,但就内容本身来说,尤其是剧本方面却褒贬不一。

  《日本沉没2020》改编自日本小说,可以说是日本国民级IP。在笔者看来《日本沉没》的原著小说及之后的电影化改编,很大程度上都在探讨日本人的民族性问题。但是在这部《日本沉没2020》中,从剧情到人物都做了非常大的改动,其核心也变得更加具有普世性。在采访中导演汤浅政明这样说道:

  《日本沉没2020》改编自日本小说,可以说是日本国民级IP。在笔者看来《日本沉没》的原著小说及之后的电影化改编,很大程度上都在探讨日本人的民族性问题。但是在这部《日本沉没2020》中,从剧情到人物都做了非常大的改动,其核心也变得更加具有普世性。在采访中导演这样说道:

  可以看到汤浅政明的立意是好的,用更加平民化和国际化的视角,结合“日常”生活去描写“亲情”“勇气”这些普世价值。

  但是在《日本沉没2020》中的群像描写并没有很好地表现导演的想法,相反失去对民族性的深层反思,作品整体显得肤浅且带有一点“不伦不类”。正如此前学术趴所发表的《日本沉没2020》影评所提出的观点:如果不去探讨“何为日本人”,那么“日本沉没”还有必要吗?

  综上,2015年网飞进入日本动画界,开始爆买动画配信权。2018年开始先后与5家日本动画公司进行深度合作,签订“全面项目合作合同”,保证了长期且稳定的作品来源。

  对于日本动画业界来说,虽然与网飞合作保证了收入和创作的相对自由,还提供了人才培养的机会,但是同时仍然需要十分地警惕网飞带来的负面影响。

  “动画还是一块尚未切割完的蛋糕”

  2020年2月25日,有一则在国内几乎没有媒体报道的新闻,可是对于日本动画界和世界流媒体平台业界而言是一个不小的事件。

  在这一天,网飞日本在东京召开了“,宣布了未来网飞的动画发展战略。

  在这次说明会中,最主要的内容是网飞直接签约了6位日本知名创作家,在未来他们将会参与100%由网飞出资的原创动画制作项目。

  这6位作家分别是:

  :《魔卡少女小樱》《xxxHOLiC》《反叛的鲁鲁修》

  :《金田一少年之事件簿》《闪灵二人组》

  :《机动战士高达 雷霆宙域》《月亮的距离》

  :《唇上之歌》《弃宝之岛:遥与魔法镜》《平面狗》《ZOO》

  :《壳中少女》《苍穹之法芙娜》

  : 《罗马浴场》

  对于网飞进军日本动画界的大布局来说,这场记者会具有节点性的意义,因为它宣布了网飞从此开始,正式踏足日本动画的上游,大力投资开发原创动画。并且与之前所有的合作不同,网飞将会独自拥有这些原创作品的所有版权。

  也许很多人会疑惑,网飞不是早就投资日本原创动画了吗?

  在这里,需要先纠正关于“网飞投资”这个词的一些误会。这些年很多动画作品我们都以为是网飞出资制作的,比如《紫罗兰永恒花园》《日本沉没2020》《大欺诈师》等。

  但是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以目前笔者搜集到的资料来看,并没有直接证据表明网飞全额投资过日本动画作品。相反,很多顶着“网飞投资”名号的动画,其实都是制作公司自行出资或者“制作委员会”出资。如没有标明制作委员会的,根据日本国内新闻和动画产业研究者的文章来看[15],其是由I.G公司自行全额出资制作的。

  另外近期热门动画,如《大欺诈师》虽然是公司和网飞合作,由网飞独播。但是我们从WIT公司内部的通知可以了解到,实际上《大欺诈师》主要是由I.G和WIT自行出资制作。如下图:

  《紫罗兰永恒花园》同样也并非由网飞投资,在结尾处明确标有“紫罗兰永恒花园制作委员会”。

  《日本沉没2020》的制作投资方则是——“JAPAN SINKS : 2020”Project Partners,这些成员来自影视公司、漫画公司、动画公司等等。

  之所以很多人会有这些动画全由网飞投资的误会或者印象。据笔者观察一个原因是现在的网络媒体缺乏考据态度,并且借着“网飞投资”这个噱头大肆宣传。

  第二个原因或许是动画公司与网飞签订配信权合同时,极少数情况下会先付一部分“定金”,制作公司便可能把这些资金投入制作中,但是严格来说,这些资金只是购买配信的费用,并非制作费投资。况且绝大部分情况是“成品验收”之后网飞才会支付配信购买费用。

  另外,据多位日本动画业内人士披露,网飞所给出的购买预算往往会非常高。因此投资方或者动画公司相对而言能够放心投入制作资金,制作水平也相对有了一定保证,尤其是像I.G这样现金比较充裕的大公司。

  根据此次举办的记者发布会上的说明,网飞在今后与6位创作者的合作中,不仅会为他们提供充裕的资金,并且会给予相对自由的创作空间。就如同动画部门主管樱井大树承认,今后网飞日本将会从一家“配信公司”的印象转变成为一家“创意型公司”:

  那么,为什么网飞会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开始投资开发日本原创动画?

  首先网飞一向非常注重打造自己的内容生态。2013年网飞原创政治题材电视剧让它尝到甜头,从此以后网飞大量砸钱制作原创内容,2019年年发行近130部原创电视剧和电影,原创内容是网飞领先于其他竞争者的一个主要优势。

  同时,动画领域是一个相对来说未被完全开发的领域,尤其是日本动画,有着大量潜在观众,并且日本国内有成熟的制作体系和现成的优秀人才。简单来说,日本是一个理想的“产品孵化基地”。可以说,网飞涉足日本原创动画是迟早的事。

  而网飞之所以选择在2020年这个节点宣布开发日本原创动画,主要原因在于近年全球流媒体平台竞争逐渐白热化。比如在2019年11月,迪士尼和苹果公司相继推出网络视频服务和。

  在很早之前,迪士尼其实就已经开始为进入流媒体市场而布局,先是以713亿美元的天价收购了好莱坞八大电影公司的,吞并了其数量众多的IP和流媒体资源。接着斩断与网飞的合作,收回所有漫威作品版权。

  在美国,目前Disney+下载量已经超过网飞 截至目前,Disney+凭借强大的品牌背书、漫威和星球大战等IP加成、新冠疫情等原因,在上线仅五个月之内付费用户超过5000万,完成了网飞耗费7年才达到的用户规模。[17]

  尽管,在全球范围内,从付费会员数量来看,网飞仍然占据流媒体平台的绝对领先位置。提供全球配信服务的流媒体平台第二名是,而它所拥有的会员数仅为网飞的一半左右。

  但是,如果横向对比各个平台提供的视频内容量,网飞甚至处于劣势。

  从上图可以看出,不论是电视剧还是电影,网飞所拥有的视频数量都低于亚马逊Prime。并且目前还要面对紧追直上的强敌Disney+,这便是网飞之所以加速开发日本原创动画的主要原因之一:相比于几乎瓜分殆尽的电影和电视剧市场,动画制作费用不仅“低廉”,而且潜在用户巨大。

  回到我们最开始的问题,网飞是日本动画界的救世主吗?

  在笔者看来,如同近年网飞积极拓展游戏市场,改编等作品。投资日本原创动画只是其抢占世界流媒体平台市场份额的战略之一。

  但是对于日本动画业界来说,这或许是一次难得的,摆脱“制作委员会”窠臼的尝试。也许它并不能立即彻底地改变日本动画的现状,但是至少证明了日本动画还有继续发展和成长的可能性。

  网飞从今开始的原创动画之路如何?日本动画业界将会怎样应对?对于中国来说有哪些参考或机会?这些都还尚需观察,而笔者今后将会继续密切关注。

  本文来自「动画学术趴」,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