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1942年9月4日,中日浙赣会战宣告结束。
经过三个多月的作战,日寇在“浙赣会战”的三个月时间里抢夺攻占了浙赣一带蕴藏大量战略物资的金华、武义、兰溪等地区,并掠夺了大量物资,并报复性的破坏了浙江境内的机场。日寇基本完成其既定战略目的,同时给中国第三战区的中国军民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和浩劫。战役中,日军伤亡17148人。中国第三战区在战役中遭到巨大的人员、物资损失,作战地区的民众更是遭到沉重的遭难和损失。
浙赣会战的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蒋介石国民党政府执行积极反共,消极抗日,保存势力政策的结果。其次,盟国“先欧后亚”战略的影响,美国为了先取得欧战的胜利,把绝大部分的物资和装备运往欧洲。美国对浙赣会战,也没有派作战飞机参加,日本飞机如入无人之境,肆意横行。蒋准备停止实际敌对行动,不战而和。美、蒋之间产生的矛盾,妨碍了中国战场反击日本作用的发挥。其三, 第三战区的指挥层反动、腐败第三战区总司令长官顾祝同在其所属战区,对宣传、主张抗日,反对投降的共产党人和爱国进步人士采取逮捕、镇压的反动政策,并在其司令部驻地建立了臭名昭著的“上饶集 中营”,整个第三战区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
浙赣会战不仅是日本为破坏华东地区盟军空军基地,解除其对西南太平洋地区和日本本土安全威胁而发动的局部进攻,同时也是日本为掠夺华东地区资源来加强自身的战时经济所采取的军事行动。因此浙赣会战的失败对中国战场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都具有重大的影响。日本取得浙赣会战的胜利使得汪伪政府公开向英、美言战,完全成为日本帝国主义的走卒。期间日本从华北方面抽调部分军队,客观上减轻了华北各根据地的军事压力。可会战的失败,日军旋即兵弛华北,敌后战场形势更加严峻。会战的失败也使中国战场与美国的太平洋战场相互支持、配合攻击日本的战略态势未能实现。由于浙赣各机场的丧失,削弱了盟军轰炸日本本土的战略优势,日军加强对中国大陆的军事封锁,迫使中国抗战更加困难。浙赣会战的失败也降低了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削弱了中国战场在二战中应起的作用,影响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八年的崇高形象,中国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所作的更大的贡献也难以得到充分的肯定与承认。
[1]文正再.论浙赣会战及其影响——兼论中国战场战略反攻机遇的丧失[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01):47-54.
文字:于佳琪
主编:苗宇、潘晓宇
审核:徐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