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一代宗师》的起源地,不得不知道的两个地方
在大多数影评人的眼里《一代宗师》,算得上是一代神作,无论是剧情的安排。发展,还是场景的规划、布局,都是上乘之作。
在电影中,无论是金碧辉煌的金楼的奢华之美,还是鬼斧神工的木雕之作,浓厚的烟火气息,沉重的历史底蕴,都一点点的深入人心。
那么这部电影是在哪里拍摄的?
赤坎古镇、碧江金楼,想必广东的朋友会或多或少听说过这两个地方。
碧江金楼
碧江金楼位于佛山市顺德区北滘碧江。
据传该楼为清末名臣戴鸿慈之女嫁入职方第的嫁妆,更是由此有了“金屋藏娇”的传说。
金楼原名赋鹤楼,是碧江苏氏望族职方第中的藏书楼,以精美的木雕装修饮誉海内外。由金楼、泥楼、职方第大宅、后花园以及围墙外的亦渔遗塾、慕堂苏公祠、三兴大宅等古建筑组成。
金楼里的金木雕刻装修和雕花跋步床,令游客无不叹其珍奇。木雕艺术精巧之极,非亲临其境不能领会。因其为稀世之宝,专家们把整片文物保护单位以“金楼”命名。细心的游客还能发现金碧辉煌的木雕全部采用中国传统文化的题材,栩栩如生的艺术手法却明显借鉴了域外的各种风格,凭此,金楼又是一座体现文化兼容性特点的古建筑。金楼木雕的光芒,亦不能掩盖了慕堂苏公祠砖雕大照壁的华彩,这件杰作与广州陈家祠砖雕同出晚清名家梁进兄弟的刻刀下,其艺术价值不逊于国家倾护的陈家祠砖雕。这里还保留收藏着包括刘墉、王文治等大量清代名家的字画、匾额和明清家具珍品。后花园的长廊下,23.8米×1.5米的巨型铸铜壁雕《碧江廿四咏》真实地记载了100多年前碧江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堪称为碧江的“清明上河图”。
这里的家具精美无比,难得的是木雕上更是被贴上了金箔,一入此楼,金碧辉煌而富丽堂皇,奢华而不显厚重,从视觉和触觉上都能感觉到金楼深厚含蓄的美感。
傍晚时分,夕阳西下,余晖洒落在栉比的瓦阵上,与金楼的金碧辉煌相得益彰。漫步在历史的小岛,感受这上百年历史的沉厚,带着怀古的幽情,观赏这如诗如画流光溢彩的晚霞。
到后花园中,就着满地荷花,泡一盅清茶,那回廊待月的意境,遥听鹤鸣的情思,更能让人忘却尘世的喧哗。
赤坎古镇
赤坎古镇位于江门市辖下的开平市中部,距开平中心城区仅12公里,是一座具有浓郁岭南特色和350多年历史文化底蕴的古镇。
赤坎沿潭江而建,南岸是乡村,北岸是市镇,清一色的骑楼,庞大的洋楼群。赤坎的玩法便是闲游浪荡,在老街上体验似乎尚停留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生活。
千年商埠赤坎古渡口寻迹
这里有十处踏跺式渡头遗址,分别位于湛江市晨光小学至井街口。1至4号码头西起晨光小学至大通街与平安街交接处,全长180米,是赤坎埠最古老的渡口码头,故称古老渡街。其中大通街中段步级,尽头那里有一井,是目前青石踏跺保存最为完整的渡头遗址,甚至当年船只系缆的石墩尚在。
赤坎电影街独特的建筑风格
赤坎为古埠,前后经历过宋、元、明、清以及法国殖民统治和民国时期,每个时代独特的建筑风格,都是历史的印记。赤坎的各种旧建筑,古典民族风格、欧陆风格、南洋风格、民国风格、甚至前苏联风格的都有,简直就是建筑艺术的博物馆。
赤坎除了五大会馆那典型的明清时代建筑风格外,在大通街、中兴街一带,许多旧时客商的宅第、商铺至今仍保存完好,里面的厢房天井布局严谨,屋檐桁梁结构精致,雕梁朱漆依然斑驳可辨,集中体现了赤坎古埠民居的特点。这些楼房虽然经过百多年的风风雨雨,但依然风韵不减。该镇的堤西路,更是因为绵延300多米的骑楼街、保存完好的600多座古老的骑楼而深得影视界人士青睐,被称之为“电影街”。
#最美周边游#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