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的“洞穴隐喻”思想:有时候我们看到的不是真实的而是假象
柏拉图在《国家篇》对人类的知识状况做出了一个基本构想。他说,设想在一个洞穴里有一批囚徒,他们从小就呆在那里,被锁链锁着,不能回头,只能看见前面洞壁上的影子。在他们后上方有一堆火,有一条贯穿洞穴的小道,沿小道筑有一堵矮墙。外面,人们扛着各种器具走过墙后的小道,而火光则把这些器具投影到囚徒面前的洞壁上。囚徒们自然认为影子是唯一真实的事物。
如果他们的一个碰巧获释,转过头来看火光与物体,他最初会感到困惑,他的眼睛会感到痛苦,他甚至会认为影子比它们的原物更真实。如果有人进一步拉他走出洞穴,到阳光下的世界,他会更加炫目,甚至发火。起初他只能看事物在水中的倒影,然后才能看阳光中的事物,最后甚至能看太阳自身。到那时他才处于真正的解放状态,他会开始怜悯他的囚徒同伴,他的原来的信仰和生活。
如果他返回去拯救他的囚徒同伴,他可能得有一段时间去适应洞中的黑暗,可能在辨别阴影的时候没有他们那样敏锐,而遭到他们的嘲笑。他与他的囚徒同伴们争论幻觉与真理、偶像与言行的不同,却激起了众怒,甚至要将他处死。因此他说服他们跟他走出洞穴的努力,最终失败了。
柏拉图的这一构想可以看作是对人类的认识状况的一个比喻,洞穴之中的世界相当于可感世界,而洞穴外面的世界则相当于理智世界。柏拉图明确声称囚徒与我们相像,他们代表人类的状况,而囚徒被拉出洞穴的过程则类似于通过教育而获得启蒙的过程。
柏拉图同时借解释囚徒失败的故事,阐发了他关于哲学家的使命的观点,他的结论是虽然哲学家的兴趣是追求善,他们没有世俗的兴趣与利益,但是为了整个城邦的利益,哲学家必须放弃个人的兴趣和思辨的幸福来启蒙和教育那些普通人,因此柏拉图提出了哲学王的主张。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