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情人节》为什么看着比较压抑?
因为很现实。
爱情开始的时候,只会记得跟对方在一起开心的每一刻,美好的心情遮掩了其余一切。你很少会想到去审慎地直面双方在各方面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在将来被逐渐弥合的可能性。
婚姻不一样,它太漫长太亲密,人在变,各种甚至很细微的分歧都会慢慢被放大,并不是所有东西都可以靠相互忍让/妥协就能摆平的。缔结婚姻的两个人是不是能够做到同步,会受很多先于他们这段relationship的因素影响(比如在这部电影里,就是家庭背景/教育背景决定,cindy爱dean的浪漫,但并不代表她就能够因此忍受dean的暴躁和工作上的无能)。
而这部电影选择了用最干脆的方式结束这种cindy认为已经无法继续的妥协,即使你还能看出他们对彼此的眷恋。所以它让人觉得压抑,这就是爱情结束时的样子。
这部电影是讲述一对不懂得经营感情的夫妻最终走向破裂的小品;
从情感和心理变化的角度分析我赞同四毛的答案;
但还要补充一下关于电影本身的一些元素给观众带来如此感受的原因
导演在过去和现实的画面之中用了完全不同的色调来表现情绪,过去则是暖色,画面清丽,给人扑鼻而来温暖的感觉;而现在大多用了非常冷的蓝色调,它表现出的是冷静、理智、抑郁的氛围——当然,电影本身的题目就已然很明显表达出了主题,blue valentine是一个很矛盾的短语,情人节具有的炽烈、浓情蜜意和最冷的蓝色搭配在一起,奠定了它的基调就是以反传统的爱情观来呈现的;
还有我觉得,无论是在对待爱情的态度上的极端对比,还是配乐的变化,都给了观众一种在压抑中看希望反而慢慢绝望的感受,现实的味道开篇即来,比如在狗狗丢掉的时候,dean居然将在cindy伤心的时候再强调是她的错,毫无夫妻之间相互扶持的感受。感情不怕淡,但却怕无法维系,无法修复。
我看到的是人生价值观不同的两个人由相爱到分离的过程。就【潜能】这个词的理解,就能看出女主是多么想做好自己想做的事(医务),而男主的误解、纠缠不清实在女主力不从心。
原文在公众号 yingshika 有配图,求关注~~
唯一让我配得上你的方式,就是做你孩子的父亲。
我高中在杂志上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女孩街角遭遇流氓,男孩恰巧路过,见义勇为时伤到了要害(咳咳,你懂的),他女友离开了他,男孩绝望地要自杀,这个被救的女孩每天去照顾他,半生情半报恩地嫁给了他。不出意料地这种无性婚姻没坚持多久,女孩就出轨了。
这个故事好像跟电影没太大关系,但反映的都是婚姻开始之前已经存在严重的不对等关系,婚姻不是逞英雄,你不是任何人的救世主。
我们先看看男女主角分别是什么样的人。
女主角叫Cindy,年轻的造型真的像颗糖果一样,青春文静的外表下带着叛逆和调皮。她从小生活在婚姻关系破碎的家庭中,像她说的“我家其他人(除了外婆)都不说话,一说话就大喊大叫”,他父亲是一个会在餐桌上随时动怒、摔盘子走人的人。她和外婆关系最好,照顾行动不便的外婆,给她念书,和她探讨婚姻和爱。她立志想做一名医生,大学功课很优秀,老师说她有天分。如果仅到这里,是不是在你眼里刻画出来的,是个有些可怜又优秀上进的乖乖女的形象。
但并不是,她的另一面是私生活有些遭乱,她从13岁开始有第一次性生活,到大学还没毕业,一共大约有25位性伴侣。和现任男友发生关系之后,发现自己可能怀了EX的孩子。
男主角Dean是个彻头彻尾的浪漫主义者,理想家,崇尚自由。他生在在单亲家庭,父亲虽然是个看大门的,但同时也是个“音乐家”,会摆弄各种乐器,他继承了父亲的文艺细胞,画画、唱歌、玩乐器、还会跳舞。而更加贴心的是他帮独居的老人搬完家(搬家是他当时的工作)后还帮他收拾屋子,布置地非常温馨,过后还来看望他。
好像也没有什么问题,可是也不仅如此,他高中没有毕业,多半是自己辍学的,因为他觉得那里对他没有什么帮助。他不喜欢正经正式的工作,希望不受拘束,他们相识时他在帮人搬家,成家之后他依旧做着帮人刷墙这样零散的活,是妻子口中“每天早上8点喝完酒再去的工作”,但却是他心中的理想的生活。
电影用现实和回忆两条线索同步进行,抽丝剥茧,还原了两人从爱情到婚姻的对比和变化。值得一提的是电影的造型做的真的很赞,年龄感特别强,以至于我一直在纠结,回忆片段里辣个帅气的蓝淫和后面那个秃顶戴茶色眼镜的大叔到底是不是一个人。而女主从蓬松的披肩到随意的盘发,满脸写着倦意,鲜亮青春的衣裙变得暗淡不修边幅,松垮的胸型也一览无余。
除了生活和婚姻,还有什么能让人的改变如此巨大。但是两人走到尽头,并不像《革命之路》一样,莱昂纳多和温斯莱特扮演的夫妻并没有特别集中的焦点矛盾,是琐碎庸常的生活让彼此相互消耗。所以就像托尔斯泰说的“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这场婚姻最开始的不幸,就开端于当Cindy发现怀了EX的孩子而且决定生下来时,Bean主动提出要跟Cindy结婚。问题不在于Bean做了不是自己孩子的父亲,而是伴随此事而来的一系列让不对等的关系从此在婚姻里确定下来。
第一是Bean被打,被Cindy的无赖EX,当时他觉得是Bean导致了Cindy对他不理不睬。作为正常人,做一个不是自己孩子的父亲已经很委屈了,但是Bean做的很好,他对女儿Frankie视如己出,那种宠溺在最开始根本想象不到那不是他亲生的孩子,而孩子也是跟父亲更要好一些,无疑说明Dean这些年来父亲是做的很称职。
但是你要说他一点不介意,那是假的。所以才会为什么Cindy在车上说遇到了EX,他会反应那么激动,一开始我觉得这男人也太敏感了,后来了解了前因才能理解,他给这傻逼男人的孩子当了这么多年的爹,当初还被误会暴打一顿,如今老婆看见他了,好像还有点藏着掖着的意思。而最刺激他的是Cindy说“你要是看到他你就不会不平衡了(you wondn't feel so bad),他胖了”,他被戳中了心事,他的确Feel so bad,他激烈地反驳关我什么事,我为什么要在乎他胖了瘦了,Cindy说的自己好像应该有优越感一样,而他不仅没有,相反这正是Dean长久以来的一块心病。
这也是为什么Dean会在医院动手打Cindy的男上司,他将这种多年积郁的情绪发泄在疑似对他妻子不轨的另一个男人身上,好像就能一雪当年的耻辱。之前的被打,如果的打人,这是他内心深入的一种偿还。
第二是世俗认定的门当户对,当见家长时Bean才道出自己的学历和家境,而饭桌上也围绕着Cindy的前途说了一些,其实这并不算特别严重的问题,但是吃完饭在Cindy的小屋里,Bean说“我知道我配不上你”。从这场婚姻的一开始就是一种不对等的关系,从Bean的角度,他在世俗关系中连自己也觉得配不上Cindy,所以做她孩子的父亲,拯救她于危难,做她的骑士、她的英雄,好像只有这样,在心理上他才觉得自己是配得上她的,这样,连被打的伤痕都像是自己英勇的奖章。
而当年Cindy对Bean的眼神里,更多的是对一个恩人一样的感激和感动,她在婚礼上那样泪流满面,你能说那仅仅是因为爱情吗?
所以这两种糅杂在一起的原因和心理,加上他们本身的性格,才造就了他们婚姻的现状。
现状是怎样的?
1 缺少性生活
电影开头Dean是睡在沙发上的,而酒店里Dean和Cindy的做爱也演变成像婚内强奸一样的角力,Dean低吼道我还要被拒绝多少次,可见他们缺乏正常的性生活。而Dean提出到酒店也是想缓解这一情况的办法之一,可是并不有效。
2 暴力语言
电影开始没多久,面对开车过快的Cindy,Dean在一旁粗暴地跳脚骂着脏话; 女儿音乐表演的观众席上,迟到的Cindy说她找到了走失的狗狗尸体,Dean低声地用脏话指责Cindy没有把门关好。
3 对彼此事业的认识以及承担的家庭角色
如果说前两项只是表象,那么这一项在两人关系中占着致命重要的地位。首先Dean是一个随性向往自由的人,他不喜欢稳定的工作,不喜欢靠“本事”赚钱,听起来其实有点像道家出世的想法,做一个“无用”的人,他的才艺和能力不用于任何赚钱,只是用于生活,但是Cindy明显不这么想,她想让他找一份正经的工作倒未必想他补贴家用那么实际,她欣赏他多才多艺是真的,觉得这些都没有用在事业上,很可惜。
而Dean对Cindy的事业明显也是不理解不支持,他认为她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工作上,没有时间分享给她,是他们问题的关键。影片开头暗示Cindy有一个很好的工作机会,但她迟迟没有跟丈夫提过,也反应了她这方面的顾虑,因为Dean很大程度上是不会支持她的。
这明显是一个出世丈夫和入世妻子的生活困局,而家庭角色里,Cindy几乎承担了养家糊口和照顾家庭双重压力,Dean不太稳定的工作形式决定了他的收入不可能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而做早饭、照顾孩子穿衣服、送孩子上学这样的家庭琐事也是Cindy承担,Dean的角色仅仅是一个大男孩,他摆弄他的乐器,做他喜欢擅长的事情,然后就是陪着孩子一起玩。(这样孩子怎么可能不跟他更要好嘞。)
就像在酒店里,他像个孩子一样在摆弄着道具,发出怪叫声并乐此不疲,Cindy说了这样一句:“我以为咱来这就是为了摆脱孩子,过二人世界”。言外之意,Cindy并不喜欢Dean像个没长大的男孩一样。而这句话的前面Cindy还加了一个感叹词“Oh God”,她甚至已经到了反感厌恶的地步。
但最最深层次的原因,还是两人各自的心病,Dean觉得他配不上Cindy,但是他做了她孩子的父亲,并且对女儿非常好,所以他对她也算配得上了,也算对等了,所以他可以放任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理所当然的。而Cindy感激他当时拯救了自己,让自己的孩子有了父亲,也让自己有了家庭,她多少觉得亏欠于他,所以对不满的事情她并不愿沟通,一直用拒绝的姿态进行抗议。
最后,炸了!
炸在了Cindy的办公室,Dean喝的醉醺醺的去找正在工作的Cindy,最后上演了撕逼的戏码,像极了街坊邻居谈论的谁谁去她老公单位闹了之类的八卦,只不过这次的男女调换了一下。
Dean虽然享受用才艺充实生活,但那些并不是他的精神支柱,就像被离婚的家庭妇女,我们总说因为她们没有事业,把全部精神寄托在家庭上,她们以为辛辛苦苦为家庭付出了那么多,就应该在婚姻里获得同等的回应,Dean也是一样,他觉得拯救你、然后全心全意爱着你,就够了。
可是谁也不是谁的救世主,他拯救的女孩,早已被生活消耗殆尽,已经不再是当初的她,只是他自己不愿意长大,还是想做一个浪漫自由的理想主义者。
最后终于到了分手的时刻,闪回的是婚礼的片段,节奏越来越快,频次越来越高,不得不说,真的特别残酷。同样是流泪,同样是拥抱,可是已经时过境迁,再也无法挽回。
最后那一场阑珊烟火,像是在给他们送别,目送他们朝着不同的方向渐行渐远。
公众号里的文章有图片,欢迎关注 yingshika
因为细腻,因为现实。
回忆和现实交织在一起,让人看得很压抑,和电影名字一样。
他们一开始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要不是因为那次意外 他们能结婚吗?
那时年轻,以为互相拥有彼此不具备的特质,这样的感情就会更炽烈、更浪漫;
然而几年过后,他们对一开始对方吸引自己的特质的态度由崇拜变成鄙夷。
其实我们大多数人所说的缺点和优点,真的是不存在的……把我们区分开来的是各自的特点,爱他时,把特点往好处看;爱到累时,他的特点似乎总有那么一些不尽人意。
而他们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注定让两人越走越远。
开始还以为是男主单方面过于歇斯底里,
后来才发现女主似乎不愿再与男主沟通,甚至一个笑容都不曾给他。
突然觉得他好可怜。
其实真正不介意女主过去的人又会有几个?
真的没有谁会比他更爱她。
不如他浪漫,不如他理想主义的人都懂得止损,只有他还想死死地维护着这段关系。
其实这是没有必要的,因为越是这样做,她在心底反而越看不起他。
但是他的生活中心就是她和女儿,要离婚该有多痛苦。
爱情和婚姻,都像天平。太难了。
还是找一个势均力敌,观念一致的人在一起,
把所有不该承受的苦痛扼杀在摇篮里吧。
这样两人相处时,
小小的让步才算不上妥协,只算协商;
小小的牺牲也算不上牺牲, 只算体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