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雄本色》到《追捕》,这个铁汉更加柔情了
电影《太平轮(下)》
出了名的吴鸽子,有时候只是任性而为
吴宇森曾经自嘲,白鸽是他合作过最多的演员。但是,在《英雄本色》时期,鸽子尚未从吴导的电影中飞起。直到电影《喋血双雄》,吴宇森在片中第一次使用了白鸽,从其之后成为了他个人强有力的标志符号。
《喋血双雄》中,那场著名的教堂枪战戏里,白鸽从圣坛前飞过,这一镜头也成为了电影中的华彩。对于吴宇森来说,白鸽和教堂都是他儿时重要的回忆,这些元素让他学到博爱的精神,所以他开始在电影中植入这样的元素。正是有了“白鸽”元素的植入,让“暴力”彻底联姻上了“美学”。
《喋血双雄》中的白鸽首现
但是吴宇森电影后期,对白鸽形象使用似乎越来越任性。吴导自己都曾说,拍《赤壁》的时候,情不自禁的放了白鸽。如果说,《赤壁》中白鸽形象还能和周瑜人物结合,进行相应的解读。那么,在《太平轮》中的放飞白鸽,则要牵强很多了。
在游轮离岗之即,一群类鸽子,又似海鸥的白鸟飞起。这一镜头成为当时不少观众的出戏瞬间。
这个出戏瞬间在《追捕》中依旧被继续。在杜丘和矢村的第一场打戏中,矢村原本拿枪对着杜丘,可这时刚在打斗中翻倒的鸽棚,飞出一只鸽子,直接从矢村的抢下滑过,给了杜丘一个躲避的机会。听上去似乎是一个合情合理的镜头,但此处配上吴导擅长的慢镜头,张涵予再有演技的“眼神杀”,都不免被白鸽缓缓舞动的翅膀带出戏。
吴宇森用鸽子作为他一个明显的个人符号,但是随着几次电影故事的发展,原有的鸽子背后的用意,似乎已经慢慢变成了单纯符号性的存在。
其实那个大师,他一直都没变
吴宇森从1974年的处女作,到如今《追捕》,整整横跨了43年。从1993年开始去好莱坞拍电影,直到21世纪初重回香港影坛。从最初的自编自导,甚至自己剪辑,即使在好莱坞时期,都坐拥绝对的最终剪辑权。
如今《追捕》匆匆走完的字幕,只剩导演一职还是他自己的名字,他依然用自己最好的状态去拍电影,把自己的情怀附至电影上,吃这止痛药坐着轮椅配合电影宣传。影片已经定型,很多东西的努力,或许只有他自己知道。明年还会重返好莱坞,重导新版《喋血双雄》。
吴宇森想做的就是拍电影,把电影拍好,这正是一个电影大师的心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