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婉转的告白,却是最直白的情话——简评《我想吃掉你的胰脏》
大家好,我是。
很久没有写这种正经的赏析简评了,不得不说有点生疏,不知从何说起才好了。
……
容许我整理一下思绪
……
嗯,一切的开始应该要从2019.4.13 凌晨1:30说起。
那天我花了一晚上的时间,在B站看完了《我想吃掉你的胰脏》。
没有看过原作、没有看过剧透和其他赏析、甚至没有开弹幕……就这样安静的看完了胰脏。
之后躺在床上倒是没什么睡意。
不是感动到泪腺崩坏而难以入眠,而是看完之后始终觉得心里有个疙瘩,但又难以用语言去表达。
直到最近,我去看了《情书》、重温了四谎、冰果还有花名,心中的疙瘩似乎稍微解开了一点。
我在想,也许一直困扰我的是霓虹人对待感情的“小别捏”吧。
所以此刻,也算是有了提起笔的理由,或者说敲击键盘的理由,嗯这样说更合适一点。
终于是有了理由来写一写自己关于胰脏的一些看法。
我不是什么dai文豪,《胰脏》的简评我肯定不是第一个写的,肯定也不是写的最好的。
所以很感谢你们能点进来看我写的简评。不,也许都称之不上简评,顶多算是我自己的“想法”吧。
你们若是能看到最后,我会心怀感激的。
人活至今,你听过什么样的表白?
很遗憾,二十余载的时光,我听过唯一的情话,也不过是一句直白的“我爱你”。
不过与其说是亲口听见的,不如说是亲眼看见的更为恰当。不过怎么说呢,当时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并没有掀起什么波澜,心情意外的平静。很遗憾,在此之后什么都没有发生了,毕业以后的彼此自然而然的失去了联系,但那却是我听过的唯一的情话。
除此之外就再也没有了,甚至在经历的短暂的感情里面,也在未听过类似的话语。
这样想来真是有点失败呢。
不知道各位的情况如何,我也不想妄加揣测。
虽然在现实生活中不曾听过“情话”,但所幸的是在动漫影视作品中,倒是听过一些。
比如《名侦探柯南》中工藤新一对小兰说的:
可以说是动漫中非常霸道直接的情话了。
再比如《冰果》里面折木奉太郎对千反田所说的:
更是被不少人称为动漫中最文艺的表白!
再再比如《凉宫春日的忧郁》里,阿虚对团长所说的:
能让人会心一笑,也是相当有感觉的。
最后就是本期想说的主题胰脏中的那句:
最婉转的告白,最直白的情话。
这是我对这句话的看法。
不知道是什么缘故,日本这个国家似乎不太擅长直接表达情感,
不论是夏目漱石口中的“月色真美”也好、折木奉太郎口中的“经营性的战略眼光”也好……
其实不仅仅是日本,欧美、国内……在名为“人”的生物上,有着太多太多委婉的表白。
张爱玲笔下的“原来你也在这里”,电影《情书》里面甚至不是文字的画像等等等等。
但也许这就是爱情的魅力吧,
见面之前准备了很多想说的话,可在真的见到你的时候,竟然一个字也说不出了,好不容易能从嘴里挤出的话语,究竟能传达多少自己的感情呢?
……
“我想吃掉你的胰脏!”
在别人眼中,可能这根本就是莫名其妙之言,听起来甚至有一些毛骨悚然,但对于樱良和春树来说,却是仅属于他们之间的秘密,是他们之间的情话,是最真挚的情感表达。
既然都说到了“我想吃掉你的胰脏”这句话,我们不妨来看看它在全剧究竟出现了几次,也算是对剧情的小小回顾吧。
在剧场版中,最初出现在春树的手机中,是一封发给樱良的邮件。
由于整体故事的叙事手法是倒叙兼穿插回忆的形式,其实真正的第一次,应该是出现在图书馆的对话中。
这是一次图书馆工作时候的闲聊。
樱良对春树说起了昨天她看的电视节目的事情,其中讲到:以前人肝脏不好的话就会吃肝脏,胃不好的话就会吃胃,相信这样能治病,总而言之就是类似吃啥补啥的说法。
于是,樱良略带狡黠的一笑,然后扑倒春树身边,对他说:
我想吃掉你的胰脏!
不好说,我觉得这更像是樱良的“恶作剧”。也不是完全否认樱良的小心思,但把这称为告白,未免也太过轻薄,不妨说这更像是为彼此的故事拉开序幕一般。
所以编剧将它放在了开头,并为之接上一段OP。毕竟在这时候,很多人是不知道这句话意味着什么的!
耐人寻味的话语,开始就定好的悲伤主旋律,更让人好奇这个故事将会如何开始!
严格意义上,这才是时间线上的第一次!
这一次是在樱良约春树出去吃烤肉的时候。
病院时的一次偶遇,春树捡到了一本名为“共病文库”的日记,也就是樱良在得知自己胰脏快要不行之后开始写的日记。
尽管知道了樱良将会因病不久于人世的消息,但春树并未做太多表示,这反而让樱良燃起了兴趣,在归家路上的小谈,更是让她确信自己能和眼前这个沉默寡言、甚至有点冷漠的男人好好相处。
樱良决定报名填补了图书管理员的空缺,和春树一起。
这才会有了接下来的剧情发展。
如果不是医院的偶遇,这两人可能这辈子都不会有交集。即使樱良对这个“只知道看书的笨
我之所以不在列举次数了,是因为这句话,最后出现的几处,是在樱良遇难的之前,春树给她发的简讯,以及樱良的遗书,那段写给春树的结语。那是一段交织在一起,不能可以分离的剧情。
胰脏的结尾表现真的非常惊艳,尤其是春树读樱良日记的那段。
这里的一些话,我个人觉得我说的再多,都不如你们自己去看一看原片段。
来简单谈一谈我个人最喜欢的几个片段吧。
我最喜欢的第一幕就是春树和樱良海边小谈那一部分。
一段时间的相处之后,春树向樱良问道:
“你真的会死吗?”
而樱良也一改往日的喧闹,脸上似乎带着如死去一般寂静的微笑,回答到:
“会的。”
随后的独白,樱良道出了自己选择春树的原因:
“你是唯一一个会带给我真相和日常的人吧。……医生的话,一直只会告诉我真相,家人会对我的话全部反应过度,想维持日常都会很难。……只有你,即使知道了真相,也会跟我度过日常,所以和你在一起,很开心~”
还有后续被问到“如果我需要一个恋人的话,你会为我做什么吗?”时候,春树脸红的小细节,也是我喜欢的部分。
说说我的想法吧。
首先,是樱良的独白,当一个经常把笑容挂在脸上的花季少女,褪去笑容用认真的语气和你说话,而且说的是如此沉重的事实的时候,其实我们就应该想到一直以来樱良背负着的是什么样的压力。
其实片中有好多这样的台词,樱良总是用开玩笑的语气、闹别捏的方式说着一些消极的话,因为只有这样她才能掩饰自己对病魔和死亡的恐惧,又不至于在不知道的哪个时刻被它压垮。
这样一想,樱良选择春树也就不奇怪了。
再说春树,沉默寡言、冷漠的性格总不免让我想起两个人——大老师和路哥,但春树和他们两个人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路哥就不说了,除了寡言,他们根本不是一类人;倒是大老师可能有一点相似之处。
应该同样喜欢看书,同样社交困难,备受同学冷落,但本人似乎并不在意。
可这世上,终究只有一位大老师(抱歉,我是春学家)。相较于八幡,春树可能更多一份“怯懦”,至少他没有放弃一切“自爆”的勇气;对于人际关系,大老师喜欢的是“暗中观察”,而春树则是在“脑中想象”。
为什么我会喜欢这个场景的春树呢?
首先是略带犹豫的询问着樱良“你真的会死吗?”,而当樱良问道“我说我想要一个男朋友,你会为我做什么吗?”的时候脸红的小细节,无不表现着春树冷漠外表下其实渴望与他人产生联系的心情。
所以,春树一直不拒绝樱良不是说他渣,不是那种不拒绝、不负责的态度,而是如大老师说的“一无所知是一件太可怕的事情了”,而春树的个性又不像大老师,他才会将一切的关系全凭自己想象以此换取心安。
可见,他并非觉得“拥有朋友关系的那种青春”是需要“原地爆炸”的存在,若是可以他并非不想要,只是他从未拥有,便害怕拥有,害怕去承担“变质”以及失去的可能性。
所以他更喜欢书中的世界,简单、直接,上帝视角能看的明明白白,最关键的还可以自己选择。
可是现实可比书中复杂而又残酷的多!
然后是两人旅行真心话大冒险那一幕。
正是通过这次旅行,春树才真正看到了樱良隐藏在笑容背后的柔弱。
包里那个敞开的小药箱里面,塞满了药片、药剂和针管,连春树都能感觉到害怕,樱良又怎能幸免呢?
可转眼呢,樱良仍然是那个带给人欢乐的,甚至有些闹腾的女孩儿。
她把自己的纤细和柔软统统掩藏在那副笑容的面具之下,只有真正走入樱良世界的人,才会明白,樱良远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坚强。
……
樱良喧闹的性格、大大咧咧的行为,很容易让人忽视她纤细而又敏感的内心,只有和她多年挚友的恭子才了解;而春树冷漠的个性、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态度,就更加没人愿意接触他外表之下包裹着的是一个怎样的灵魂。
因为不知,所以不解,这原本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可若不解,你也不问,仅凭自己的一方猜测,不论是出于狂妄还是自卑,终会造成困扰;
到头来将一切归咎于偶然,道一句“这样就好”以换得心安,自己承担一切或者干脆拒绝一切以避免麻烦;
不管是何种行为,到头来你都会伤害那些真正关心你的人,而伤的最深的人,是你自己。
可若因为一次的坠落,鸟儿便放弃了天空;因为一次的寒冷,花儿便畏惧绽放——
那么樱花便再也遇不到春天,春天也不会再有希望!
还好,樱花是选择季节绽放的花朵,春天在四季的循环往复中也从未有过缺席。
终有一日,最美的花瓣遇上了最舒适的春天,在沁人心脾的季节里散发出来的是爱的香味。
少女之爱?少年之爱?亦或是更美好的东西。
花开一季,但那似乎已经足够了,在美好的年纪死去,当在天堂遇见的时候,我永远是最美时候的样子。
其实,胰脏的故事和四慌还是有一点像,总不免被人拿出来比较。不仅仅是同样得了绝症的性格外向活泼的女主,寡言沉默但是内心温柔的男主,同样最后用文字(信/日记)对话式的告别将一切交代清楚。
剧情、叙事手法,乃至男女主的人设多多少少总能让人找到一些相似之处,但这绝不是在批评胰脏,而是想说二者想表达的东西可能是相似的。
她不由分说,突然闯进他的生活;
他慢慢改变,渐渐明白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可无奈造化弄人,终难两全,有一人要先行告别;
索性的是,在离开之前,她已经教会了他独自走下去的能力。
其实有不少人在看完胰脏之后都有这样一个疑问,樱良究竟为什么会喜欢上春树呢?
不知道点进我专栏的人有多少看过《终将成为你》,终将里面灯子开场对侑的表白也让不少人看得一头雾水。
但将两者无意间的对比,竟让我看到了些相似之处。
自姐姐离世后,灯子就决心要活成姐姐的样子,却因为能喜欢上侑而感受到自己与姐姐的不同,并因此感到心安;
樱良自从确诊了胰脏的疾病之后,就已经做好了随时告别的准备,可又为自己能多活一天而感到欣慰。
这不禁让我想到《大话西游》里菩提和至尊宝的一段对话:
“爱一个人需要理由吗?”
“需要吗?”
“不需要吗?”
“需要吗?”
所以爱一人需要理由吗?
我觉得可能真的不需要吧,爱情这种东西可能在一瞬间就会产生了,在下一瞬间又消失不见了。
爱情不需要理由,但是维系爱情需要。
樱良喜欢上春树的理由也许牵强,也许缺少铺垫,但其实作品很多地方都在暗示着他两人的感情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