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李焕英》:“妈妈不仅是妈妈,她首先是她自己”
大年初一,一个人去电影院看了《你好李焕英》。
看电影的时候,跟周围满座的陌生人一起笑得东倒西歪,再一起哭得稀里哗啦。
还好几年前看小品还有几天前看预告片就料到自己会哭,早就准备好了纸巾。
看完电影之后,我想到了几个问题:
如果是我回到妈妈年轻的时候,我会和她成为朋友吗?我会对当时的妈妈说些什么呢?我会帮助她避免一些错误的选择吗?
电影里很触动我的一个地方就是,贾晓玲回到妈妈李焕英年轻的时候之后,想到了妈妈曾说过的一些遗憾,于是成为了妈妈的朋友,替妈妈弥补了这些遗憾。
比如让李焕英成为了工厂第一个买了电视机的人,比如让李焕英参与了排球比赛,并且在场上大放异彩。
但正因为做出了与实际不符的选择,李焕英的人生轨迹也差点因此而改变。
虽然李焕英最终也没能赢得排球比赛,但她那股不服输的精神打动了厂长,厂长安排了自己儿子和李焕英相亲。
而与李焕英相亲的沈光林却并非贾晓玲的父亲。
可是贾晓玲看到的是,在他们相亲之后,好像确实看对眼了。
沈光林和李焕英推着自行车一路散着步回来。
贾晓玲也去问了沈光林,得到的回答是,他确实喜欢李焕英。
但这时,就出现问题了,如果李焕英和沈光林结婚,那之后还会有贾晓玲的存在吗?
李焕英还会成为她的妈妈吗?到底应该作何选择呢?
处于纠结当中的李焕英,想到了前两天听到的一个朋友说的话,“我从小到大就一直让我妈操心,我就在想,如果我妈没有我这个儿子会不会过得更好?”
同时,贾晓玲还听到了另外一句话,“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是要让妈妈成为妈妈,还是要妈妈成为李焕英,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呢?
最后贾晓玲的选择是,帮沈光林追李焕英。
因为作为厂长儿子的沈光林,跟他结婚的那个人,最后确实大富大贵了。
坐着豪车,戴着金手镯金项链,女儿还在美国名校读导演,月薪八万。不管从哪个角度想,都是无比幸福的人生。
至少,在贾晓玲看来,这要比李焕英原本的人生要幸福一些。
“妈妈不仅是我的妈妈,她首先是她自己。”
这是《你好李焕英》的导演,贾晓玲的饰演者贾玲的原话。
于是电影里的贾晓玲也真的这么做了。
妈妈在成为我们的妈妈之前,也是穿着漂亮的碎花裙子去逛街的花季少女。
她们也在为厂里最优秀的青年而心动,她们也在排球场上有着卓越的身姿,她们也和自己的好姐妹做着关于未来的美梦,她们也在为一台电视机高兴不已,她们也有属于自己的最绚烂的人生。
但是我们并没有机会看到年轻时候的妈妈,在我们认识妈妈那一刻她就已经是我们的妈妈,就已经是中年妇女了。
她在菜市场和卖菜的小商贩砍价,她把我们的破洞裤缝起来,她考虑着每一分钱的支出,她好像总在面对着厨房那些柴米油盐酱醋茶,她的衣服也很少有鲜艳的色彩,她看起来天不怕地不怕的。
于是导致我们忘记了,妈妈也和此刻的我们一样,有着最鲜活的少女时代。
在她成为丈夫的妻子,婆婆的儿媳妇,我们的妈妈之前,她首先是她自己。她可以做出只考虑自己的选择,她可以去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
哪怕我们是她的孩子,也都不应该阻拦。
可是故事的转折倒是让人觉得有些出乎意料了,李焕英最后还是和贾晓玲的父亲偷偷领证了。没有人知道,他们已经偷偷在一起三年了。
贾晓玲没想到的是,自己做了这么多,最后李焕英还是走了老路。但或许又有些许庆幸,这样一来,李焕英又是她的妈妈了。
贾晓玲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李焕英的人生轨迹,宁愿不做她的女儿,也希望她能有更幸福的人生。
但,贾晓玲不知道的是,这同样也是李焕英自己的选择。李焕英选择了她的丈夫成为她的丈夫,选择贾晓玲成为她的女儿。
贾晓玲一直以为是只有自己才清楚李焕英后来的人生,我也这样认为。
看到最后才知道,其实李焕英也同样是从2001年回到八十年代的,她也什么都知道。但即便如此,她还是做出了同意的选择。
看到一句很戳我评论,“你以为你已经很爱妈妈了,但是妈妈比你想的更爱更爱更爱你。”
不管再来多少次,妈妈还是愿意选择成为你的妈妈,还是愿意在你从高处摔下来的那一刻本能地伸出手接住你。
还是会把你的破洞裤缝成可爱的兔子,还是愿意背着喝醉酒的你一路走回家,还是愿意只希望自己的女儿健康快乐就可以,还是愿意为了省几块钱在下雪天走路回家。
没有其他原因,就只是因为她是你的妈妈。
但希望我们不要忘记,妈妈不仅是我们的妈妈,也是她自己。就像妈妈选择了成为我们的妈妈一样,我们也提醒妈妈,要记得选择让自己幸福的那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