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犬屋敷值得一看吗?

  我最开始点开这个动画的原因,是因为封面上的主角长得像我姥爷。

  我看下去的原因,是因为发现犬屋敷 壱郎在性格上也像我姥爷(说话语气也几乎一摸一样),而我自己却更能同感反派獅子神 皓。

  来自inu-yashiki.fandom.com,真的像我姥爷……先是私货:

  姥爷是一个十足的老好人,有着极其笨拙的善意,不想麻烦别人却总因此麻烦别人。从小到大我从来没有看到过他表现出沮丧或生气,永远都是一副园丁浇花一样的表情。姥姥去世的早,我妈尝试过给他找老伴,无一例外都失败了,原因是他太抠或生活太死板。他退休后的生活几乎从来没有变过,就是早上吃些便宜的面条或菜盒,然后去广场打太极,唯一一次变动是因为广场搞建设被迫转移到其他地方打太极。以他的年代来看他算是半个知识分子,但还是经常被推销骗,收拾房间时被我妈搜出来半屋子保健品,很大一部分还是完全没有开封的。我妈和舅舅经常因为这些事情教育他或者呵斥他,小时候我也不喜欢他,经常对他恶言相向,但我出去上学前,这个一天饭钱经常只花十块的干瘪老头却自己去银行兑了三千美元给我做额外生活费。

  我从大多数角度来看都不是一个好人,极端功利主义使得我并没有明确的道德准线,也因此比较贪婪,乐于将一切够得着的东西收归己有。我不喜欢如复一日的重复劳作,对“平常生活”这个概念深恶痛绝,认为如果一个人只想平常的上学、找一份平常的工作、有一个平常的伴侣、生一个平常的孩子、等一个平常的死亡,那这个人还不如现在就去死。也因如此,我每时每刻都在寻求自己能够接触到的新鲜刺激,只要成本大致可以承担,就不太考虑后果和对他人的影响。

  回到犬屋敷:

  犬屋敷壱郎也是一个完完全全的老好人,他中规中矩,在几十年的生活中为自己划定了一个安全区,但因为他的性格,这个安全区是完全建立在传统老实人价值观下的,即不争不吵不贪、任劳任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这个限制下,办公室中的权力斗争他无法参与,也因此几十年都居于底层。家人因为他在职场混的卑微瞧不起他,但他没法争辩,一来争辩不在他的能力范围;再者就是家人瞧不起的是资薪微薄这个结果,而他作为老实人的价值观在主导过程,两者并不对等,所以即使争辩也了无效果。

  獅子神皓尽管比较神经质,但在变成机械体前整体还是一个正常的学生。父母离异,跟着母亲生活,感情比较敏感但通常无表情。价值观上偏向虚无主义,觉得生活聊无意义,但非常关心和在意和自己关系亲近的人,比如好友和自己的母亲,但母子俩也只是在狭小的公寓里靠母亲打工的薪水勉强过活。

  在变成机械体后,犬屋敷 壱郎和獅子神 皓都对自己的人性产生了怀疑,但对于寻求人性感的方法则出现了截然不同的选择,犬屋敷 壱郎选择救人,獅子神 皓选择杀人。对于犬屋敷 壱郎和獅子神 皓的不同态度,动画也是有所交代的。

  除了角色自身的性格,犬屋敷 壱郎决定救人有三个铺垫:花子、胃癌、和第一集结尾的公园救人。

  收养花子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来这是对角色善良性格的体现,再者花子是前期唯一对犬屋敷 壱郎表现出亲近的角色(说“生物”可能更贴切一些),代表犬屋敷 壱郎和世界的联系和求生欲胃癌使得犬屋敷 壱郎真真切切的面对了死亡以及其带来的不甘和绝望,藉此,犬屋敷 壱郎在自身年龄的基础上再次加深了对生命重要性的理解和对其的珍惜,所以在杀人和救人之间,犬屋敷 壱郎会选择救人在公园遇到混混霸凌一个流浪者时,犬屋敷 壱郎本来打算像往常一样走开,因为平常的自己什么也做不到,自己也并不知道机械身体能战斗,但可能是对流浪者异乡打工再三碰壁还要打电话给亲人报喜的情况感到同情、又对混混的行为感到不能接受,踌躇再三决定上前制止,虽然过程不是特别英雄但的确救下了那个流浪者。就混混的行动和语言以及流浪者的反应来看,如果不出手,那这个流浪者是的确有可能死的,而在事后被人泪流满面的表示感谢也强调了他救人一命这个事实,加之犬屋敷 壱郎之前对性命之重的了解,才给他带来如此强烈的感情。这个感情使他觉得自己还是人,而这个经历又使他意识到自己的机械体有救人的能力,因此不光会选择救人,还选择主动的去救人。獅子神 皓的态度则更像是分段,本来对于他的虚无主义来说,杀人和救人没有什么区别,而且獅子神 皓对于生命的理解基本来自于漫画,因此并不觉得生命有多么重要。在刚刚变成机械体那段时间,他杀人是为了取乐,即为了那个完全操控他人生命的感觉,之所以选择杀人而不是救人,原因也有三:

  一来受害者死前的挣扎能放大这种感官体验,更加明显的感受到对方的生命是受自己掌控的二是人不能由死变活但可以由活变死,救人延长“活”这个状态,杀人改变“活”这个状态,两者不在同一维度(类似的原因医患纠纷里家属总是说是医生失职导致病患死亡),獅子神 皓本人(或者说本机)表示杀人就感觉好像受害者的生命变成了一束光涌入自己体内三是自我能力。帕拉图构想了裘格斯戒指这个东西,佩戴者能够隐形,以此质疑完全正义的人的存在。而对于獅子神 皓来说,机械体就是他的裘格斯戒指,他能够借助这个“戒指”干任何事而不会被发现或惩罚。那么在“同时能救人和杀人”、“杀人感觉更好”和“杀人不会被惩罚”三个条件下,獅子神 皓也就选择了杀人。... for wherever any one thinks that he can safely be unjust, there he is unjust.- Plato, Republic, 360b–d (Jowetttrans.)但正如刚说的,前期的獅子神 皓是把杀人当成了取乐,机械体的能力他还在其他两方面进行了利用,一是帮助好友安堂 直行扫除(指物理清除)了校园欺凌帮派,二是治好了母亲的胰腺癌并黑取款机然后洗钱,和母亲住进了更大的公寓,并打算靠自己的“能力”赡养母亲。

  獅子神 皓开始考虑报复社会而杀人,是在网暴者翻出了他的家庭住址、母亲被电台采访、然后被公众攻击、最后自缢身亡后。但是渡辺 しおん的及时交谈转变了他,即便面对死亡,渡辺也更希望能和獅子神 皓一起生活,面对这样的回应,獅子神 皓重拾了在母亲自杀后失去的与他人的联系,并开始积极的救人。

  獅子神 皓真正开始为了报复社会而杀人,是在SWAT无区别射击几乎杀死了渡辺和她奶奶之后,他认识到只要这个社会存在、自己身边就没有人会安全、自己也无法建立和他人的联系,可以说,机械体在生理层面否定了獅子神 皓的人性,而SWAT的出现则在心理和社会层面彻底否定了獅子神 皓的人性。

  多罗罗里的盲僧说只要还有牵挂的人,他(百鬼丸)就还是人,而獅子神 皓的母亲和渡辺家,可以说就如同多罗罗对于百鬼丸一样,是维护着獅子神 皓最后一部分人性的锁扣了。SWAT的出现不光砍断了这个锁扣,也按死了未来一切其他锁扣出现的可能,彻底不是人的獅子神 皓对于这个靠嘴臭和蛮横逼死了自己母亲又重创了渡辺家的社会充满仇恨,自此开始了无差别攻击。

  对于对角色的分析评价,我认为不应该像这个问题下其他个别回答一样,用自己的经历和认知去衡量另一个角色,这样出来的结果是“我喜不喜欢”而不是“这个角色塑造的好不好”。

  以一个年轻人的角度来看,犬屋敷在刚刚意识到自己变成机械体后的行为非常愚笨,很多应该立刻就意识到的东西他都要花很久,甚至好几集才能发现,能够加以掌握花的时间则更久。但老年人通常不用iPhone 12是有原因的,不是买不起,而是不会用。同样的道理,作者不是为了气观众才让犬屋敷在开始几集无动于衷,而是禁锢于安全区几十年的犬屋敷想象不出别的行动,他根本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但他在努力了,还是几近疯狂的努力,看到獅子神 皓能飞之后,在第三集他为了赶去救人疯狂的挠自己的后背。从整体剧情来说,是变成机械体这个事实在迫使犬屋敷走出自我安全区,獅子神 皓则截然不同,变成机械体解放了他。

  关于这个番风评的问题,也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

  大多数番剧要么不表现死亡,以开心搞笑为主做泡面番;要么降低死亡的真实性,比如死了还能复活,或者无法完全死亡,总有什么本源之类的东西留着。有死亡体现的番也大多是奇幻或科幻设定,与现实距离比较远。因此犬屋敷作为一个现实设定下的番剧,出现类似情节在体裁上就显得比较陌生大多数人,尤其是年轻人,不会有有什么身患绝症的体验,所以在父母或其他亲属逝世前对“生老病死”的理解都仅仅停留在字面上,救人命和取人命听起来更多是中二气息。而犬屋敷相对真实的描述在没有切身经历的情况下就会显得非常夸张和离谱(同样的经历也适用于剧中对于疼痛的描写,很多时候疼痛不是靠意志能撑过去的,一些日式古流中的骨指法就是靠钻心的疼痛生理制服敌人,但现代社会一般不会有人经历强烈疼痛,所以对剧中表现产生怀疑也属正常)总的来说,尽管后期剧情上放着诸如生死、网络暴力、超能力犯罪等诸多颇具潜力的话题不用,却靠陨石来搞同归于是尽极其懒惰的行为,但犬屋敷的前半部分还是比较不错的。能否与番剧产生共鸣取决于个人经历,如果没有过对死亡的认识,那犬屋敷看起来可能的确很没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