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吃掉你的胰脏》观后感。
这是第一部能让我在影院里流泪哽咽的作品,一位男士这样,确实有些不好意思,也可能跟我个人经历有关,所以感触颇多,久久不能平静。
再次鼓起勇气思考《我想吃掉你的胰脏》这部作品,其实剧情是有一些俗套,但却是这种俗套中透露出的一些真挚的东西,所以才能更加动人心弦。
画风优美,意象做的很好,配音感情投入优秀,我觉得感情进展,故事发展流畅,叙述手法的运用很好,人物内心描写到位,人物做出来的事和说出来的话都让我觉得很自然,特比强调影院看烟花那一段极其炫目。
故事整体采用男主的视角进行叙述,直到最后才以女主的日记再进行描写,作品本身有着大量的对话以及情感叙述,女主对于“活着”的理解,都是值得思考的部分,而作为最大的噱头,男主的名字也是在最后得以揭示,原作小说也是如此。
樱良与春树的相遇,就如同樱良说的那样,如同命运般的偶然,其实是两人一步步的选择才能走到一起。
关于名字这里,有两层深刻的含义,女主的名字叫做樱良,男主的名字叫春树,是啊,樱花的花期很短,转瞬即逝,正如樱花的花语一般,纯洁,高尚,热烈,樱花正是在春天盛开,热烈的绽放,而这樱花树,就这样注视着,这一霎那的美丽,亦如剧中那绚烂的烟花一样。
再说到男主在影片的结尾才出现的名字,志贺春树,这个名字取自日本的两位作家,众所周知的村上春树,以及志贺直哉,村上春树我便不多说,我说一下志贺直哉,志贺直哉是白桦派代表人物,作品中透露出的都是积极的感情,对待人生的态度也同样是乐观、明朗而又天真的,呼唤着光明和希望,对未来充满了向往之情。
而相对的村上春树的作品中,主人公往往与开始的男主一样,对待这个世界是有着明显的疏离感。
下面是我在网络上看到的非常棒的观点,来自酷狗上一位ID名为后知后觉的用户,在看了他的评论之后,我觉得我已经没有什么想说的了,所以我也会借用一下。
志贺和樱良,代表的是一种向外的,亲切的人格;春树和男主,则代表着内省的,疏离的人格。男主的名字“志贺春树”在最后以这种形式出现,其实暗示了故事的真正主题:人格的融合、成长与延续
这个作品其实不完全是一个爱情故事,最后樱良的日记和男主的回忆明确地说明了他们互视对方为自己憧憬的对象
而在日文中,憧憬和喜欢,还有爱的概念并不是完全一样的。那,男女主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样的?
要想明白这点,我们必须先回答“我想吃掉你的胰脏”到底是什么意思。
其实在吃烤肉的一段就有暗示,内脏中有灵魂的一部分,吃掉你的胰脏,让你的灵魂进入我的体内,实际上说的是两个完全相反的人,彼此憧憬,相向而行,最终灵魂互相融合,心意相通的意思。
这种程度的结合,是不同于爱慕之情的,如果 所以说爱情是两颗彼此缠绕的树,那灵魂的融合则是这两棵树杂交育成的新物种。
其次,这也不是一篇自闭男被开朗女拯救的故事,虽然故事从男主的视角入手,我们看到的主要是男主心理的变化。但从樱良的日记上看,樱良其实也同样,感受到了自己发生的变化。
所以其实故事内核的真正主题是“成长”,两种人格,男主和樱良,志贺和春树,并没有高下之分。并不是谁拯救了谁,而是互相影响,最终因为灵魂的融合而共同成长。
最后当男主接收到了樱良的心意,并且确认自己的心意已经被樱良收到的时候,作者才在故事到达尾声之时的高潮揭示了男主的姓名,志贺春树。
两个大相径庭的作家,两个完全相反的灵魂,终于融合在了一个名字里面。志贺是逝者,春树是生者;樱良是逝者,男主是生者,不觉得这个对照很有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