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猫传》是我近7年,自《床下有人》以来看过最烂的影片没有之一。
作为一个圣诞节周末买票跟老婆去看电影的普通观影者。出了电影院,感觉不吐不快。在评论之前立刻去找了下梦枕貘的原著《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读了一下。发现原著完全没有问题,甚至可以说是上乘的奇幻类作品。那么好了,可以放心的喷导演跟编剧了。接下来内容可能涉及剧透,如果你还没看这部陈导的大作,请务必大口食用,免得糟蹋了原著。
先说结论:《妖猫传》是我近7年,自《床下有人》以来看过最烂的影片没有之一。
1.陈导追求个人审美脱离原著核心思想:
我们通常说文学作品里设定要素有相辅相成的关系
场景塑造服务剧情线 > 剧情塑造人物性格和人物关系 > 人物塑造服务剧本核心思想。
其中核心思想是讲好一个故事的核心中的核心。
原著的核心思想是站在佛教的角度上对人性的反思。通过主角(原著唯一的主角)空海自多次尝试对众人解读的“空”却难以被他人理解来展现不同人对的人生的思考。而陈导改编后,通过白居易对杨玉环与李隆基爱情的向往为主线展开的剧情,更多是为了展现的陈导本人对爱与美的认识。功力高低且不说……格局跟境界就感觉跟小说差了十万八千里。
2. 糟糕剧本改编彻底改变主要人物,导致剧情与人物之间逻辑混乱:
也许是为了迎合中国观众,陈导跟王编采用了双主角路数,将白居易晋升为主角,让中国观众更有代入感。但是恰恰是这个有别于原著定位的白居易,颠覆了整部作品原有的高度,陷入了国产烂片的套路中(也许这个套路导演比较熟悉?)。
首先,喧宾夺主的配角将探究世界真实“密印”的空海主线完全架空。导致后期重要设定“幻术”的存在意义无法得到解释;
其次,用“长恨歌的制作”作为解密的主线,实在过于牵强,使得不少角色的故事无法跟这个主线相关联,导致主要角色行为违背基本逻辑常识;
最后,双主角的关系,导致两个主角性格必须改变,才能分配主角戏份。
原主角空海从普度众生,求学问路的圣人,变成面带微笑的花和尚四处招惹是非。也不知道谁说的”时刻面带微笑的和尚会给人自信的感觉“,这种脑残的中二设定反正原著里没有提。影片中说要回日本结果下一秒就被白居易抓去逛窑子了。白居易从原著中描写的文化修养略高于主角空海的大唐民间高手,变成盲目爱情,藐视官场,上能随意出入皇宫,下能遁土盗墓的“装BI小鲜肉”。
剧本改编水平低下,新人物塑造失败,原版人物又省略了好多,导致成品剧情毫无逻辑。外加各种“大场景”,“大制作”,“加特技”的镜头疯狂切换……违和感不言而喻。
原著中白居易创作《长恨歌》的动机我感觉更加真实。白居易认为杨玉环和李隆基的爱情故事在面对生死选择的过程中里彰显了人性,而这也是原著作者梦枕貘希望表达的内容。在白居易和空海的对话中,白居易首先就表示,他觉得项羽和虞姬之间的悲壮的爱情故事才是值得歌颂的。项羽手刃美人而后自刎乌江,这本身就是一首诗,没有文人置喙的余地;而李隆基和杨玉环的故事,从李隆基为了自保而处死贵妃、让高力士动手等情节来看,是可笑且让人不忍卒睹的。如果尊崇原著塑造的白居易来描写的话,白居易这个角色对贵妃与李隆基的爱情故事应该是保持唾弃的这么一个态度而写的《长恨歌》用来警醒后人。贵妃也应该是一个反面教材,根本提不上白居易对贵妃的爱慕之情。
一个中国历史有名的诗人,白居易是个了解民间疾苦,两袖清风,才高八斗的雅士;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来表达人性的真善,最终挥笔写下《长恨歌》。而片中改编的白居易是个口无遮拦,盲目追求爱情还想留名青史的妓院常客。白居易在日本是非常受欢迎的诗人,说最受欢迎也不为过。在中国,白居易的诗文地位也不言而喻,透过白居易所留下篇章中饱含的真挚情愫,他讲述的人间百态,琵琶女、卖炭翁,以及“妇孺皆懂”的特点。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连日本人都盛赞追捧的中国文化被中国自己的知名文化人糟蹋,还用来体现自己在行业内的标新立异。如果说陈导就是这样也要晒出自己所谓的“女权主义”……我只能说您三观令人堪忧,您这部作品甚至不适合给您自己的孩子看,为啥还要上院线祸害别人呢?
3.故事线难以展开
这点不得不说,原著是一个十分难用电影形式来表达的故事。群像剧式的人物设定,由空海游学解密式的方式来引发5-6个不同角色的独立剧情,最后再汇总发现真相。这种故事展开需要太多的铺垫内容,不然根本无法阐任务动机。那么问题来了,删减人物会导致剧情混乱,逻辑崩坏;保留人物导致篇幅不够,无法清楚的阐述角色动机。这两个问题同时存在在这部电影里,而且陈导还加入了一些不必要的爱情元素,于是显得更加混乱。观众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对场景的切换和角色对话感觉莫名其妙。
4.分镜头
这是我对陈导意见最大的部分。如果说一个游泳冠军即便残疾了,也不会忘记怎么在水上飘着。这部影片陈导就是属于忘记怎么分镜了。我甚至觉得这不是一个有专业能力的人剪辑出来的作品,违背了很多基本常识。
从专业角度来讲,一部完整的电影里,使用的不同拍摄手法其实是有一个比例的。例如人物特写镜头过多会导致空间感不足,让观众洞察角色内心变化,容易忘记这里的空间格局。如果远景镜头过多会导致聚焦分散,让观众视野杂乱从而关注细节忘记主线。这是很多侦探剧跟悬疑剧的常用手法,专业的导演都应该学过这方面的基本课程。陈导是专业出身,然而《妖猫传》的镜头感觉跟没学过专业课程一样。
首先,电影里长镜头使用的频率之多,镜头切换速度之快,能让观众在2D影院里能看出晕车的感觉来。长镜头多不说,植入细节也很多,有的是特效,有的是背景。镜头信息量异常的多,而且前后并没有逻辑衔接。例如李荣基墓里的琵琶与贵妃墓墙上的眼睛。让观众信息混乱,难以带入主线剧情。反而这信息给我感觉就是导演在秀特效制作组,以及特意建造的影视拍摄基地。
其次,大量的锁定人物式的轨道拍摄给人感觉整部片子角色们都在赶路,但是每个场景之间的衔接又缺乏铺垫,切得非常生硬。上一秒在妖猫所在的院子里,下一秒镜头就出现在书库里。而且都是长镜头接长镜头,让观众在空间上有明显的错位感。我举一个正确的做法的例子:这里应该在闹鬼院子场景跳跃到书库场景之间,加入一个“书库”的远景镜头并用字幕提示“书库”。这样观众才知道他们从一个场景移动到另一个场景了。这是讲故事最最基本的镜头语言了……
如果说这些是导演大胆的尝试,就感觉像四肢残疾的人尝试蝶泳一样搞笑。然后给残疾人蝶泳溺水的过程加灯光,加特效,来号称行为艺术…………稍微有点专业基础的人都会对此嗤之以鼻。我用三个字来形容这种行为 - 神经病。当然如果你崇拜梵高也是可以,但拜托,别用分镜头的手法来表达您的“神经病”。正常人欣赏不了……
另外这恐怖气氛营造的手法是谁教的?牛朝阳跟你们一起搞出来的么?开篇一个卖肉女遇到妖猫说话,被吓到了之后第一反应却不是喊人,而且非要往没人的地方走。走的过程还给个长镜头来体现被吓者淡定的走位…………这可是电影开场的第一个镜头哦!
这种手法我只在牛朝阳的片子里看到过。你们要问谁是牛朝阳?如图,一切尽在不言中……
5.对白
本篇的对话有着国产烂片大部分都有的问题,但是效果却十分奇特的
问题1:导演编剧缺乏沟通
很多地方已经用镜头语言表达的内容,非要再让角色解释一遍,例如:前面已经用镜头表达地面上有猫毛这个线索了,非要让空海捡起来然后说一句:“只有猫毛才这么柔软。”像这样的对白简直就是侮辱观众智商。其实这种问题是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都容易出现的失误,主要原因是编剧懒得跟导演沟通,照搬了小说原有的对话内容,而导演也没过脑子。越是导演编剧都大牌的电影里越是容易出现这种问题。一方面体现国产电影制作流程制度的缺失,一方面体现大牌编导相互吹捧,注重面子工作却不注重成品的国产电影市场的现状。如果导演认真打磨的剧本作品,是一定不会出现这种问题的。
问题2:顾前弃后
一些改动过小说整体架构的地方,却在后期的对白上出现未改动的事情。例如剧本中已经改动的皇帝驾崩的剧情,和删除掉的太子李诵的剧情。在后面黑猫复仇中的对白还非要提及前面没有交代过的事件。导致整体逻辑崩坏。而这种问题在影院直观的感受就是引发观众思考是不是遗忘了什么细节,然后就看不懂了剧情了。这样的问题通常都是换了编剧,或者好几个编剧来回修改时出现的失误,但是本篇只有王编一人……emmmmm……我好像说了些什么不该说的。
所以说这部作品由于编剧改变在对白上的制作疏忽,导致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同时存在挑战智商上限与下限的奇妙体验,如果说这是陈导有意而为,我只能佩服的五体投地。加上全程滥用的华丽长镜头,飞速切换的宏大场景以及闪动镜头中各种特效的小细节,让我第一次感受到“忍吐看完,还四处找细节,然后发现P都没讲”的这种观影体验。这真的是一般烂片导演做不到的。
如果平心而论,这部电影的特效是非常非常NB的,绝对是国内最高水准。但是我完全不是冲着特效来的,我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是冲着陈凯歌来的。但是我看却看到了牛朝阳。唯一让我感到意外收货的是音乐,影片中自残的白龙毫无逻辑的变成黑猫那段,我虽然一脸问号,但是还是被音乐震到感动了。很多场景的BGM异常优秀,上网一查,果然是日本做的。好吧……毕竟150亿日元,可以为所欲为。
最后打个分吧
剧情:0/10
(小学生写作文还有开头结尾呢,这改编的没头没尾的,连故事都称不上)
人物:3/10
(演员们还是很给力的,虽然感觉都很做作,但是毕竟作出效果了。)
剧情冲突: 3.5/10
(看在陈导的面子上,牛朝阳最高得多少我给多少)
拍摄手法:5/10
(镜头剪辑莫名其妙,角色都是走随意门的;场景切换莫名其妙前一秒在除妖,后一秒就去书库了。但是这种镜头,你没钱建造个长安城能拍出来么?给分!)
音乐:8.5/10
(如果有OST,可以到达收藏级)
拍摄特效:9/10
(把本属于拍摄手法中的细节项目单独拿出来加分体现陈导能力)
平均分:4.1/10
不错,比牛朝阳最高水准高出0.6分。以后陈导的作品还是可以放在迅雷名单里的,不过电影票就算了。有这个闲钱不如圣诞节跟老婆吃点好的。
-------------------------------- 分割线 -------------------------------------------
此处内容是希望脑子发热且有意评论的人,为了让你们冷静一下动动脑子再评论而写。
虽然我不太喜欢引战, 不过总有水军会来用一些没文化的评论来反案。
希望有想法,想回复的人只聊陈导、王编剧情改编的看法,着实的站在观影者角度来对剧情本身给予评论。
一是为了避免大部分聊画面,聊意识形态,聊陈导过往能力以、质疑我码字初衷、问候我以及我父母的水军出现,二是为了安心看完文章的人提供分辨收钱码字、跟被坑码字的区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