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我不是天才,只是比别人更勤奋
中国功夫源远流长,直至今日也依然爆火。影视圈通过电影把中国功夫搬上荧幕,在全世界观众的面前展现出来,成为国人乃至全世界人的骄傲。
说到中国功夫,我们肯定不会忘记一个人——李小龙。
甄子丹,李连杰,成龙,邹兆龙等武打演员,都曾因为饰演李小龙而爆红。而李小龙的魅力不仅如此,仔细阅读他的著作,你会发现巨星以外的一连串身份:哲学家、导演、健身狂人、传承者和创新者……
李小龙用短短的33年,在世界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我有幸阅读到《李小龙信札——功夫、表演和生命》这本书,整体看到了李小龙从赴美国求学到在香港逝世之间的十五年珍贵时光,才发现,原来他那些光环背后,是他毫无保留的真诚灵魂。
01 世界上没有天才
人人都觉得李小龙是天才,但仔细阅读他的过往才知,他练武术,恰恰因为他自幼身体孱弱,需要锻炼调理。
十三岁时,李小龙拜了第一位真正的师傅:咏春大师叶问。此外,他还练过洪拳、白鹤拳、谭腿、少林拳等拳种,还研究西洋拳的拳法。
1959年5月,李小龙来到美国定居。刚到美国的生活相当艰苦,进入大学就读以后,他除了学习外,把精力都放在研习武术上。
因为接触,所以热爱。李小龙每天都会坚持体质练习,跑步,单手俯卧撑,甚至会练习双截棍,抓球练腕力等,他学习很杂,什么空手道、跆拳道、柔术、拳击...只要是能学的他都学。
随着不断地精进,李小龙开始对中国功夫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在传承的基础上开始调整方向,侧重简洁有效的方式,同时通过头套、护胸、护腿等防护工具加强对自身的保护,最终创立了新的拳法:“截拳道”。
他希望能够创立第一所功夫武馆,然后逐渐将其推广至全美。
为此,他在学校里组织了一支“中国功夫队”,经常在校园里进行训练和表演。他的心思没有白费,这支“中国功夫队”,赢得了师生们的好评。
他在写给友人的信中这样写道:“我这么做不单只是为了赚钱,还涉及许多其他因由,例如:我希望让全世界了解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我喜欢教授功夫、帮助他人;我想令家人生活富足;我渴望有所建树;而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功夫就是我的一部分。”
02 武术是理智的自我认识
李小龙曾说过:“像其他艺术一样,从根本上说,武术是一种理智的自我认识,一拳一脚不仅打倒的是面前的对手,同时也打掉你的自私心理,打掉你的恐惧感,打掉你所有的一切心理障碍。因为你一旦懂得了这个道理,你就使自己获得了真正的自由。”
李小龙创造了截拳道,这种搏击术是他结合了东西方武术的全部精华提炼出来的,他将东西方哲学理念运用于武术,是一种搏击指导和方法论。
李小龙认为,武术搏击的根本,追求核心理念为精简、直接、非传统的三要素技击法。
截拳道的宗旨是“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指引人走向自我解放的自由之路。这句话也是他那篇发表在1971年9月号《黑带》杂志上的题为《从传统空手道中解放出来》的著名文章的开头。
1976年,凭借其表达自我的战斗之法与他创立的截拳道,李小龙已经小有名气。
技艺全面的截拳道者在实践中的表现,有时可能像拳击手,有时,像咏春拳手施展埋身阵地战技巧,有时,则又可能像综合格斗选手一样,将对手拖入地面缠斗决胜。
总之,截拳道是一种最佳时尚的搏击、健身运动,能够令你变成一个力量、心智外型一流的人。
03 武术只是开始
李小龙是世界上的疯狂人,同时也是执着人,他愿意为了一个缥缈的目标不断努力,直至完成它。
李小龙说:“我的明确目标是,成为全美国最高薪酬的超级东方巨星。从1970年开始,我将会赢得世界性声誉。到1980年,我将会拥有1500万美元的财富,那时候我和我的家人将过上幸福的生活。”
经过徒弟好友的帮助,他成功进入好莱坞。
在好莱坞剧集《青蜂侠》中,李小龙首次使用双截棍。双节棍为两节圆柱体的硬木,中间以铁链或皮条相连,既可猛击,又可绞杀,集棍的刚猛与鞭的阴柔于一身。
即使拍出了像《青蜂侠》这样不错的作品,但一直不受到重视。在当时的美国电影界,黄色人种不受到重视,哪怕他在青蜂侠取得小辉煌,但还是被冷落。
但他没有放弃。
随后,《精武门》让当时的香港观众见识了李小龙精湛的双截棍术,叹为观止。《猛龙过江》时,李小龙手中的双截棍变成两对,表演难度极大,更是令人眼花缭乱。
李小龙的出现打破了之前功夫动作片的虚假以及香港明星气质的萎靡,开创了华人进军好莱坞的先河,令动作片成为香港电影的主流片种之一,同时让西方人认识和学习中国功夫。
翻阅《李小龙信札》,我仿佛跟着他重走了一遍历史,看到了历史传奇人物背后的辛酸,也领略了他充满个性的奋斗历程,最终被深深折服。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