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思恐极的小故事——窗外的黑影
(封面图源自网络)
我从小就被别人说充满好奇心,然而我并没有成为一名科学家,反而这样的好奇心驱使我成为了一名推理小说家。
虽然并非像阿加莎克里斯蒂那样大红大紫,但也算是小有名气。每位作家似乎都会有个写作的小怪癖,就像纳博科夫喜欢在浴缸里思考和写作一样,我只有在能看见人烟的环境下才能写作,所以我的书房里有一扇大窗户,我住五楼,外面有一棵大树挡住了对面五楼以下的住户,我的视线能看见的范围只有对面五楼及以上的住户,每天透过窗户能依稀看见他们的一些行动,这给我带来了灵感。
或许我有这样的习惯是因为我的母亲,小时候,她变态的控制欲把我锁进了无限的黑暗中,家里的那间杂物室便是我的所有,没有阳光,看不见明天。最后的那盏光也只是布满灰尘的手电筒,我常常摆弄着它,以掩饰我心中的害怕与恐惧。
可是最近发生了奇怪的事情,对面的六楼时不时会有灯光在闪烁着,这可能是手电筒的光,我透过窗户可以模糊地看见是一个人影在对面。白天并不觉得碍事,但是到了夜晚便会影响我的写作。“难道是那家的小孩干的?真的是,现在的熊孩子越来越麻烦了,找个机会给那层住户说一下吧!”说着,我拉上了窗帘。通过几天的观察,我发现大概是因为我能看见的那间房子不常用吧,那家人没有使用那间房子的习惯。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个人用手电筒的频率越来越高,我的忍耐到了极限。那天晚上,我很气愤地来到对面那家住户的位置。因为是一个小区,所以每栋的结构是基本一样的。我按了按门铃,没有人回应,或许因为现在时候也不早了,突然的拜访引起了住户的疑心,于是我在门外进行了自我介绍“那个,不好意思,这么晚打扰了,我是对面的住户,总是看见你们家闪烁着手电筒的光,这点有点影响到我的工作了。”仍然是无人回应,就在我准备走的时候,门轻轻的开了一条缝隙,通过缝隙,我什么都看不见,因为里面一片漆黑。到底里面有什么?我的好奇心慢慢的蔓延到了那个房子里面,我打开了门,进去了。看见了一个人依然在摆弄着那个手电筒。他突然站了起来,那个人居然和我一样高!好奇心战胜了恐惧,我伸了伸脖子,却发现他的窗户可以看见对面,而对面的房间只有我的是书房,其他住户的房间要么是杂物间,要么是空房。怪不得只有我注意到了这个光芒。我走向前,那个人也向前,我往左走,他也往左走。我举右手,他也举右手,他的思想完全与我一致,黑暗中,我无法分清他是面对我的还是正对我的,就像一面镜子。我开始害怕了,向后转向房门,那个人也跟着转到了我的面前,我借着门口微弱的灯光仔细看清了他的脸——和我长得一模一样。突然,我失去了意识。
等我醒来时,我被关进了这无尽的黑暗中,只有手上的手电筒是我唯一的光,我看见对面那栋楼里有一住户似乎正在写作,我拿起了手电筒向他示意我的存在。几天后,我听到了门铃的声音,我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