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喜剧之王:一个关于爱的故事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就叫熊太行也行」(ID:taihangxiong),作者|熊太行

  《新喜剧之王》这部电影,看完觉得很喜欢。

  和《喜剧之王》一样,这也是拍摄一个“死跑龙套的”成长为演员的故事。

  只是主角从小伙子尹天仇,变成了姑娘如梦。

  有人会喜欢里面的理想,

  有人会谈论女主角的演技(相当好),

  还有人可能会喜欢那段对《喜剧之王》的COS,为那一句“我养你啊”心动。

  我的领域是研究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今天我就给大家拆解一下这部电影里最打动我的第一段关系。

  女主角如梦(鄂靖文)和她父母的关系。

  平时总帮着儿女来对付父母,今天我改改立场,就帮着父母说服说服儿女——聊一聊《“败家女儿”拯救指南》。

  自古以来只有“败家子”、“败家婆娘”,没有“败家女”。女儿嘛,到岁数就嫁了,败不了爸爸的家。

  不过对80后、90后这两批人来说,情况非常特殊:这些人许多都是独子、独女。

  就这么一个女儿,你的财产要交给她,你的养老可能也要她来帮忙。看着她年纪不小了,事业还不能进步,你还能坐视不管吗?

  我们有时候听人说,父母和孩子,要互相理解啊。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比如如梦的爸爸,就希望她不要再梦想着当演员,赶紧回家来。

  爸爸有自己的苦衷。

  如梦的家在南方乡下,一座二层小楼,楼下一个小院,老两口子,就这么一个闺女。老两口子教养不错,可能之前做过教师或者什么。

  大家族里的人丁也不多,父亲过生日,除了如梦,只有如梦的表妹和表妹夫来拜寿。

  如果老两口身体硬朗,一切好办,如果有一个人身体出了问题,这座小楼,附近的地,还有那个幻想成为大明星的女儿,都没法成为他们的保障。

  能不急么!

  不过还有机会。

  比如如梦的颜值,在演员圈可谓相当一般。但是回到村里,就算全村的希望。

  如果单从经济收益来看,如梦应该尽可能和那些家庭背景不算大富大贵,但受过高等教育、每年收入很高的男性结婚。

  婚后的收入才是夫妻共有财产,收入稳定的医生、律师、程序员比依靠父母给钱的富二代靠谱得多。

  所以如梦的爸爸特意约了表妹来给女儿当榜样,表妹嫁了一个律师。

  这就是老爸的第一招:

  给你一个榜样。

  不过大多数“败家女儿”们不算经济账。大多数时候,她们受到的是兴趣和理想的羁绊,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无论这件事自己擅不擅长。

  爸爸过生日那天晚上,如梦回家了。

  她头上带着一把刀,招摇过市,坐在老爸的寿宴上。

  她轻声给大家解释那把刀的来历。

  “这个僵尸妆画起来很麻烦。”

  “明天还要拍,所以我只好带着妆回来。”

  “明天我就走。”

  如梦尽力扮演着一个“敬业演员”。

  老爸气不打一处来。这个表演太敷衍了!

  让你带着妆过夜,就说明没人在乎你的皮肤。

  你怕把妆弄坏,就说明你在剧组中地位很低。

  全家人都能看出来,你就是一个死跑龙套的!

  尤其那把刀,简直是砍在老爸心口上,上岁数的人忌讳这个。

  让她拿下来,她不肯。

  老爸终于爆发了,把衣服杂物从二楼扔下来。

  “赶!紧!滚!”

  这时的如梦,还没感受到爸爸的苦心,捡起那些衣服杂物,还在嚷“爸,这是你的东西呀!”

  老头显然是故意扔错东西。女儿的东西可能更贵,而且她收入低,买东西肉疼。

  女儿根本就没认真看爸爸的表现!

  老头咆哮、失控,展示了一个离不开女儿的父亲。

  但是老头又多么慈悲!让女儿“滚”,其实就是放她回片场了。真把女儿锁在屋里,她就回不去了。

  现实中这种父母还少么?

  一把大锁锁住女儿。

  押着人去民政部门登记结婚。

  让婆家直接把人接走,生下孩子才允许女儿回家。

  如梦的爸爸真疼女儿啊。

  他表达自己的情绪,但不毁掉女儿的工作。

  女儿走后,老两口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去影视城看看女儿工作的状态。

  过得好不好,有什么困难,受不受人尊重,我们亲眼去看,不听她说。

  这一点非常了不起。

  今天好多父母,评价儿女在外地的工作张嘴就来:

  你那个私营企业,没有保障的!(其实人家是500强大公司)

  干财务多累啊!(干什么不累啊)

  演艺圈那么乱!

  你要问他:“您怎么知道的?”

  其实他们是从电视剧上看的。

  做父母要讲道理,比如说服自己的儿女回家乡发展,最好实地见证一下她的工作到底有多辛苦、多艰难,再去说服。

  我过去在杂志社当主编,就曾经接待过一位同事父亲的来访,他的女儿刚毕业不久,留在我们杂志社工作。

  这位父亲是个公务员,他希望自己女儿也当公务员。

  在女儿希望成为一位记者之后,他感到对市场化杂志的待遇和环境了解不多,于是决定拜访一下单位领导。

  我非常佩服这位父亲。我告诉他,他的女儿非常出色,而我们的团队,也非常锻炼人。看完之后,他确实放心多了。

  如果确实很难到孩子的工作场景去,也完全可以跟孩子的朋友、同学聊聊天,了解一下这个行业的状况。

  想要不被孩子推开,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知识更新。

  如梦爸爸来到片场,看见女儿被剧组的人欺负。

  岂有此理。

  老爷子两次挺身而出,“你们怎么能这样对人!”

  这句话振聋发聩,这部戏都因为这句话闪烁着人性之光。

  大多数剧组都是个丛林社会。

  权力大,就横着走;弱势的人,就躺下。

  看见各种欺凌,剧组的人都死人一样,认为这是正常发生的事。

  就连被欺凌者也认同这一点,觉得自己不红,就应该忍耐。

  这样的膨胀和扭曲根本就有问题。

  如梦爸爸作为一个突然闯入片场的外行,才会说出这些尊重人的话。为此他宁愿对壮汉据理力争,甚至血泪交加。

  护犊子的老牛气势最盛,壮汉最终怂了。

  这个爸爸这一刻不仅仅是如梦的爸爸,他是所有龙套演员的总爸爸。

  都是人生父母养的,不能给人一点尊重吗?

  如梦没看到爸爸是怎么替他争取公正的,没关系,她还有很多机会收到爸爸的爱。

  “败家女儿”有没有压力?

  还是有的。

  被明星耍大牌欺负。

  演死尸漂在冷水里。

  被贱男友欺骗……

  如梦已经三十岁了,梦想正在一点点离她远去。

  爸爸虽然轰走了她,但爸爸其实没给她任何进一步的压力。

  按说女儿压力越大就越容易身心俱疲,回老家准备结婚。

  不过如梦的老爸真的没有这么做,他不允许别人欺负他的宝贝女儿。

  我不要女儿受尽欺凌、心灰意冷地回来。

  我不会给她额外制造一分一毫的困难!

  在过气明星马可(王宝强)被导演轰出片场时,如梦的爸爸妈妈第一个认出了他。

  “我们是你的粉丝啊!”

  “我们的女儿就是因为小时候看了你的戏,才想要做这行呢!”

  拉他一起拍照。

  这对马可真是一个震撼。

  马可从小当童星,不过大多数早早成为父母摇钱树的孩子,和父母的关系都一般般。

  现在的马可身边就是一个愣头愣脑的中年妇女助理,说一些倒三不着两的话。想来当年他的妈妈,扮演的就是这样的角色。

  马可突然恍然大悟:原来人可以这么被父母爱着啊。

  再想到这个受欺凌的完全不重要的女龙套,她也有父母,也是别人家的掌上明珠。

  不行了。

  马可给了如梦一个特别重要的评价:她特别努力,演得特别好……

  这句评价一出,其实如梦爸妈一下子就放心了,他们可能还会支持她追求梦想,好多年。

  父母如果真爱自己的儿女,他们会支持孩子们的选择。虽然他们会反复让孩子确认,是不是真想选择这条路。

  爱不是控制,爱就是支持。

  所以当如梦后来遇到其它麻烦,回到家乡的时候,父母毫不犹豫就接纳了她。

  什么时候家里都有你的筷子、你的碗。

  但是当听说如梦又有机会成为真正的演员的时候,老两口子毫不犹豫表达了最强烈的支持。

  老爷子一边骂如梦,一边却把买好的机票塞进女儿手里:

  “坐灰机去!而且得是头等舱!”

  明星必须坐头等舱,不然会被粉丝各种骚扰。

  老爷子的眼中,女儿就是superstar。

  被爱过的人,能更好地付出爱。

  如梦遇到骗子、吃过亏,不过她也能收获真情和友谊。

  因为《演员的自我修养》,她和另外一个龙套小伙子非常投缘。

  两个人演了那段经典的“我养你啊”。

  一个龙套和一个妓女的感情戏,让两个人演得清澈无比。(作为《喜剧之王》的深粉,我特别喜欢)。

  他们每天在一起,龙套哥目睹了如梦是怎么拼命的,特别心疼。他告诉她,自己想帮她,而且喜欢她。

  梦姐当时还有男朋友,两个人抱了一下,就这样离开了。

  这样的友谊和欣赏,真是让人想掉眼泪。

  星爷再也没有拍他俩后来爱没爱,他只告诉了我们,这段情真不真。

  被认真爱过的女儿,更容易收到这样认认真真的爱。

  p.s

  这是一部清淡而欢乐的周星驰电影,没有用力过猛的气息。

  每个角色,包括渣男友(张全蛋)都有可爱之处。

  有愚昧的人,有势利的人,有不耐烦的人,但没有一个真正的坏人。

  鄂靖文夺过喜剧冠军,王宝强在冠军喜剧片中担纲过,都对得起“喜剧之王”这四个字。

  不少配角的演技都不错,看片的时候大家可以关注一下。

  (原标题:周星驰告诉我们,一个被父母爱大的女儿有多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