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丨蒋敏他:《我和我的家乡》与《我和我的祖国》之比较及突破
电影《我和我的家乡》海报。图片来源豆瓣
《我和我的家乡》与《我和我的祖国》之比较及突破
文/蒋敏他
《我和我的家乡》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国庆献礼片《我和我的祖国》上映一年后与公众见面,前者作为后者的续作,我想“父子篇”的称呼要比“姊妹篇”更合适,毕竟“有国才有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两部影片具有许多值得一提的相似点,如名称类似;影片结构都采用多个小故事相串联成一个整体,同时部分与整体之间并不割裂而具有逻辑性;都没有采用宏大叙事,而以小人物的亲身经历揭示主题等等。而续作《我和我的家乡》相比于前作所有的许多不同与进步更值得探讨。
首先,从叙事逻辑上不难看出,《我和我的祖国》采用了时间逻辑,从1949年到2016年,用《前夜》《相遇》《夺冠》《回归》《北京你好》《护航》《白昼流星》七个故事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及成立以来最值得纪念的几件大事,导演们准确地抓住了几代人共同的历史记忆,以大事件中的一个小人物为切口,展开故事,唤起观众的爱国情与自豪感。而《我和我的家乡》主要采用空间逻辑,将时间定格于今时今日,从广袤的中华大地上的不同地方挖掘故事,在故事与故事之间,以走马灯式的流转画面进行切换衔接,借此验证了时间的同时性,也表现了中华文化、习俗、环境的多元化。如果说前作是纪念历史,那续作《我和我的家乡》便是放眼现在,展望未来,两部影片的导演各自选择了适宜自身的叙事逻辑。
其次,从人物形象的角度分析,两部作品都拒绝了“高大全”的英雄形象以免给观众带来不接地气的感觉,但是很明显,《我和我的家乡》在塑造小人物形象上更胜一筹。《我和我的祖国》和《我和我的家乡》相比,前者的“平民”式英雄实际上仍然是载入史册、永垂青史的英雄,生活中的绝大多数人都达不到这样的高度也难以接触到这样的人;后者所描绘的“不普通的普通人”才是真正接地气、与大多数观众能产生共鸣的平民英雄。例如一心一意搞发明想造福乡亲们的民间科学家黄大宝、自掏腰包带村民们种苹果树抗沙的乔树林、去贫困落后山区支教的老范、下乡扶贫的马亮等,这些英雄每个人的身边都存在,而正是这种英雄高度的降低和距离的缩小,让观众们对故事更加感同身受,接受气氛烘托、感情渲染的过程也更加自然、顺畅。事实上两部作品人物形象的选择和塑造,都体现了导演拒绝“英雄史观”,坚信“平民史观”的态度,也践行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只是续作《我和我的家乡》完成得更精巧一些。
再次,从主题上看,前后两部影片都是作为献礼片的主旋律电影,最基本的主题都是弘扬爱国精神,但两个导演采取的角度和方式不同,决定了影片所达到的效果也不尽相同。感情细腻的观众也许看两部影片都流下了泪水,但因为两部影片主题及表现手法的差异,流泪的原因并不相同:看《我和我的祖国》是对国家的热爱以及感慨于自己的国家发展如此之快的骄傲与自豪而流下了激动的泪水;看《我和我的家乡》是看着像是身边某个朋友一般的主角在力排万难、默默奉献,深受感动而流下泪水,并可能萌生投身于支教和扶贫的想法。必须承认《我和我的家乡》对观众同理心的把握极为到位,使得观众不由自主地自我代入和自我认同。两部影片都把握住了政治、商业、艺术的平衡和主流意识与市场消费的平衡,既宣传了爱国精神又无半点说教气,极高的票房也证实了观众对这类电影的认可,影片也真正达到了“叫好又叫座”的层次。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我和我的家乡》有一点是前作所没有的,在于它不仅仅是一部爱国教育片,也是一部政策宣传片,五个故事每一个都对应着我国现行的政策,如:《回乡之路》——“乡村振兴社员网模式”即“互联网+精准扶贫+农产品上行”;《北京好人》表现了如今医疗保险的普及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日趋完善、覆盖到每个老百姓的现状;《神笔马亮》中马亮也是干部下乡精准扶贫的落实者等等。这些故事下潜在的政策,其实也在提醒着我们青年“要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胸怀理想,志存高远,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并为之奋斗终生”。
总的来说,从《我和我的祖国》到《我和我的家乡》标志着主旋律电影创作技巧、表现手法的进一步成熟,也越来越受到观众的认可和期待。《我和我的祖国》和《我的我的家乡》应当说是稳稳地扎下了主旋律电影的马步,脚踏实地,未来可期。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