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观众如何评价电影《暴裂无声》?
镜像问题:专业人士如何评价电影《爆裂无声》?
我迟到了,因为堵车。
电影是两个钟头的,我迟到将近二十分钟。
我看的100分钟里,前九十分钟我都想这tm是啥东西。男主武力值爆表,不顾家的小混混。
剧情也是乱七八糟的,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感觉和追凶者也很像,但完全没有章法,也没有什么亮点。
直到结尾部分。
直到磊子娘抱着磊子养的羊嚎啕大哭。直到磊子的爹也知道磊子再也回不来了。直到那两个犯罪嫌疑人说出“没有”这两个字。
然后我什么感觉?我想骂人。想骂操你妈的,想干死他们。整个电影立刻就不一样了。
宋洋我从初中开始一直就在关注,《箭士柳白猿》《师父》到《爆裂无声》,我看到了一个青年演员的坚持与追求。
在电影中宋洋饰演一个生猛的特别能打架的贫穷的农民哑巴,一个全程没有台词的主演,靠着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和身体,活生生让人感受到受压榨的愚昧的但是又有些“硬骨头”的角色。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张保明在寻找儿子的过程中站在山顶俯瞰被雾霾包围的城市,那副略带佝偻的背影,无望的眼神……
作为一个从小在西北地区矿区开发地界长大的孩子,经过千禧年初中国剧烈发展的时代,以一个当时小孩的眼光和听闻相比较,电影展现了我印象中的家乡。
作为中国小成本电影,我看到了导演的用心,更看到了演员的用心。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10点半看完的,现在12点06,剧情真是越嚼越香!作为观众,赞美的话无需多言了,我就写点我对剧情的一点琢磨。剧透剧透剧透剧透预警!!!!!!!!!!!!
第一:戴面具的孩子为什么对着律师做射箭的动作?因为孩子也在案发现场,看到他们了。没有羊的尸体和缺羊的信息,说明只射了一箭,一箭就射中了孩子。
第二:最后为什么埋了那个箭头?因为那个箭头就是射中磊子的箭头,为了销毁证据。
第三:为什么用烟灰缸砸手下?因为手下又把麻烦引过来了,手下骗保民说磊子在他们那里,等于把保民的注意力又引到了姜武身上,姜武怕案发!一怒之下哐哐哐
第四:三人对质时律师为什么很僵硬的说了一句他儿子丢了?为了暗示姜武,我们误杀的孩子就是他家的,让姜武干掉保民!现在回想起来三人对质那段很有意思!
第五:姜武为什么一开始用箭指着律师,后来又指着保民?因为他怕案发,想趁机干掉保民!之后保民和姜武扭打在一起的时候,律师不救保民也是同理。
第六:砸玻璃,砸办公室为什么不用陪?因为姜武心里亏心,他觉得对不起保民,所以玻璃和办公室不算什么,算一点点补偿之类…
第七:律师为什么急忙挂掉了警察的电话:因为他怕警察追过来,磊子的事案发。
说一点没明白的:
第一:保民对那扇门为什么那么执着,他一开始看到了什么?
第二:贴寻人启事的时候,戴面具的孩子要给保民什么?
因为只看了一遍,有些情节都没来得及细细琢磨,所以我的那些感悟都是些皮毛,等以后再看几遍会补充的更深入!!
吃瓜群众,很多都看不懂。我也是有幸学了电影。所以,很多东西我还是可以看明白的。所以写了篇影评分析一下这个让我激动的电影。
于无声处听惊雷
——浅谈《暴裂无声》主题
电影《暴裂无声》是一部让人沉重难受的电影,因为在电影中可以看见太多的人性中的善与恶,看见太多的隐喻和象征。同时这也是一部跌宕起伏,环环相扣大呼过瘾的电影。
影片讲述故事的方法,采用非线性方式叙述,充分利用电影蒙太奇手法。将三条线索通过找孩子这个故事,最后统一在一起。这种讲故事的方法,令人想到盖里奇《二杆大烟枪》和宁浩的《疯狂的石头》包括该导演之前的《心迷宫》非线性的叙述好处就是让影片剧情跌宕起伏、环环相扣,都成为让人憋尿的电影。
作为现实主义题材的代表,影片充分将电影符号学运用的相当巧妙。相比前辈们偏商业模式的电影《暴裂无声》较为成熟和烧脑的就是不仅仅是剧情的反转和逻辑关系。而是更多细思极恐的细节和象征性。中国人取名字是很讲究的,有着特别的寓意。例如,影片中主演的名字:“底层矿工张保民,中产律师徐文杰,富豪商人昌万年。”矿工没有保护老婆孩子,村民的地下水仍然被污染;律师没有成为杰出人物反而利欲熏心、锒铛入狱,土豪商人昌万年也没有万年昌盛。影片一开始,张磊摆的石头已经坍塌而这石头着象征着张磊已经死去。找儿子看见水渠里的死鸟,暗示着死亡的气息,以及最后张磊被石头掩埋。石头某种意义上是和张磊的命运息息相关。
在影片探讨社会结构方面,影片中吃火锅时出现的三层金字塔道具、以及狮子装饰品。代表着电影中三个不同的阶级,现实社会都是呈现金字塔式结构,有高层顶端,中层,与最低端。分别照应三个主角的身份地位。狮子也象征着昌万年在食物链顶端,吃羊这个事情,令人不禁想起《沉默的羔羊》中普通人就是代表着底层的羊,可以随意宰割,而汉拔尼亦是食物链顶端的代表。昌万年的台词也很有意思,“羊也是吃素的”。而他则是吃羊的,联系电影中的场景,将食物链中丛林法则弱肉强食相对应。车牌这个道具,同样代表三个不同阶级,土豪昌万年的悍马豢A 88888 车牌,中产徐文杰的现代豢B,以及底层张保民豢C的破烂摩托。众所周知,车牌传达的信息是经济水平发展的差距。已经阶级的差距。而“无声”着代表着三个阶层三个不同身份的人,昌万年的不想说,徐文杰的不能说,张保民的不会说。影片的“无声”实际上是土豪对村民伤害愧疚想弥补的无声,中产既得利益者保全自己自私的无声,亦是最底层被伤害者无力改变的无声。于无声处听惊雷,小孩的无声,用画画把真相展示。影片最后结局传达的也是正义不会泯灭,迟早有一天会到来。
影片没有直接讲述采矿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和对村民的生命伤害,但是从这些侧面都可以看出,地下水被污染了,栓子的母亲和张保民的媳妇霞病居然是一样的,村民喝的井水得怪病,并抱怨说井水味道越来越大。昌万年,不喝小学的水只吃西红柿,律师到张保民家里,也不喝水;村长喝水却是面包车送过来的矿泉水,并且大量堆积在家里。粗大的烟筒、漫天的浓烟、从矿山里流出来的废水,在镜头影像语言中,鸟也死在水渠里。
关于影片结局,虽然孩子仍然没有找到,从另外三个细节表现分析,也代表着张磊已经被残忍的杀害。一是,昌万年捐钱但不想去和小学同学合影,并且拼命擦身上红色的西红柿汁。拉弓箭但是一直射偏。二是,律师看见屠夫小孩拉弓动作的惊慌,看见藏自己女儿的矿洞惊恐,推断张磊尸体亦在里面,台词中,对昌万年说:“你还想把他杀了?”三是,藏尸体的矿山结局被炸毁,目的是毁尸灭迹。 电影中最重要的一个线索,就是奥特曼了,电影中多次出现的奥特曼,在小孩子的眼里,奥特曼代表着正义,代表着最强大的力量,可以打败坏人。电影里面出现的小孩无意中都戴着奥特曼的面具,以及奥特曼书包电视中播放奥特曼打小怪兽的场景,其实是导演刻意为之,看见事情经过的屠夫小孩,给张保民递奥特曼面具,希望他可以成为正义的化身。最后屠夫孩子的画,让一切揭开面纱。
当律师面对警察说:“没有”然后接着矿山的炸毁与崩塌,意味深长,首先是律师最后一点人性泯灭的崩塌,然后是张保民找儿子念想崩塌。最后亦是正义失踪崩塌。影片巧妙利用各种道具,场景设计,用影像语言充分将电影符号融入进去,传达导演的思想与意图,并且为剧情服务,让观众去挖掘和思考。无疑,导演的表现手法是非常出色的。尊重观众智商的导演,同样值得被观众认可。
影片关于人性善恶的刻画方面。昌万年暴发户虽然有钱有势,但是仍然穿不习惯皮鞋仍然穿布鞋,戴假发掩饰自己的秃顶,掩饰自己杀人暴打手下,而面对张保民时仿佛丧失了战斗力。典型的外强中干。村长抽着好烟,拿着钱给利益集团通风报信,律师为了钱,做伪证,为了保住自己的幸福生活,选择了向警察继续隐瞒真相,这里所谓的中产阶级的自私,人性中可怕的冷漠在律师这个角色的体现的淋漓尽致。“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独眼屠夫和律师就是典型代表,当张保民被追打的时候,屠夫却帮他摆脱,让他藏在车上。要知道,屠夫的眼睛就是被张保民戳瞎的,二人可以说是仇人。律师本来是法律与正义的代表,但是在利益面前。彻底沦陷并且一步步丧失人性。张保民可以说是他的恩人,因为在无意中救了她女儿,但是律师却是杀害他儿子的帮凶,并且到最后都把这个秘密埋在心里。这一对比,屠夫人性的光辉与律师肮脏龌龊的行为形成了鲜明的戏剧对比。
与同题材寻亲的电影《失孤》不同,这里面的孩子成为无声冰冷的尸体,成为被绑架的筹码、他们喝着污染的水(屠夫的孩子已经变哑巴)印象中电影中很震撼的一个全景镜头,孩子们看着城市中粗大的烟筒中冒出的滚滚浓烟,面对着雾霾中的城市,也许导演想说的全部,就是让我们去思考我们要怎么去面对未来。我们要留给下一代的究竟是什么?
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都喜欢看美国好莱坞商业大片,同档电影中大家喜欢斯皮尔伯格的《头号玩家》不可否认,类型电影中电影工业水平远远超过中国电影。但是《暴裂无声》这是一部“无声”的电影,却又是“暴裂”的电影。让我觉得国产电影慢慢的在进步在成长,很开心可以看见如此好的国产佳片。安利大家去电影院支持。
同题材根据真实改编的电影还有该导演处女作《心迷宫》李杨《盲井》《盲山》贾樟柯《三峡好人》《天注定》感谢这些导演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体验。
电影之所以伟大,之所以成为艺术品。就是因为电影可以传达思想,是反映这个时代这个社会的产物。
2018.4.5
补上。这个结局。你们看见的版本没有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