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北新区稻梦空间拍进《我和我的家乡》
——沈阳锡伯龙地创意产业园负责人讲述电影取景拍摄背后的故事
《我和我的祖国》姊妹篇《我和我的家乡》国庆定档!而这部影片对沈阳人有着特别的意义,因为,影片中第五个故事的拍摄地就在咱沈北新区的稻梦空间。
7月27日,《我和我的家乡》在稻梦空间杀青,这样一个由众多明星、名导演参与的影片是怎么选中稻梦空间作为拍摄地的?在拍摄中又经历了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怀着浓浓的好奇,9月4日,记者独家采访了沈阳锡伯龙地创意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稻梦空间园区负责人赵爱军,听他讲述影片拍摄背后的故事。
总监制张艺谋惊叹:
“还有这么美的地方?!”
记者:在剧组海选拍摄地的情况下,稻梦空间是如何脱颖而出被选中的?
赵爱军:选景过程一波三折。当时,《我和我的家乡》剧组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等地选取拍摄地,省、市委宣传部和沈北新区委宣传部将我们作为候选进行大力推介,我们参加了全省20多个单位的座谈会。我和剧组制片人马驰加了微信,不断把公司的资料、稻田画的视频、照片推送给他。可能是被我们漂亮的稻田画打动了,稻梦空间最终入选。据说,当影片总监制张艺谋看到镜头里的稻梦空间展示片时,惊叹地称赞:“还有这么美的地方?!”
采访感言
俗话说,机会总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在别人看来,稻梦空间成为影片拍摄地是天上掉馅饼,撞上了好运。可了解稻梦空间这些年一路走来的人知道,其发展的历程并非一路高歌,正是他们看到了沈北在推进全域旅游中乡村游的巨大发展前景,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才有了今天精彩的呈现,才有能力抓住这个机遇。
“稻田画”拔了再种
10天种出7亩太阳花海
记者:被选中为拍摄地,你们都做了哪些准备?
赵爱军:影片中会出现一大片向日葵花海,花海很美很震撼。可这7亩的向日葵花可是来之不易呀!按照剧组要求,我们要种出一片向日葵花海来,但当时要种出开花的向日葵已经来不及了,跟剧组沟通后,我们改种了野花组合。没想到的是,野花组合没长出来,反倒长出了一地油菜花。就在大家一筹莫展时,董事长张爱忠想到了农民房前屋后的野生向日葵。把那些秧苗移植过来?一实验,成功了!于是,公司开始从路边寻找、附近农民手里买等多种方法,运来了7亩地的向日葵秧苗。铲除油菜花、移植向日葵,前后10天时间,平地变花海。待剧组进场时,正好向日葵花开,美不胜收。
采访感言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为了抓住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沈北人用极高的效率和极强的创造力,完成了许多看似不能完成的任务,他们也与剧组演职人员真诚相待,建立了深厚的情谊。闲暇时,公司员工将自家出产的溜达鸡、米线、煎饼等产品送到剧组,让演职人员们享用农家美味。
园内影片场景道具
将成游客新的打卡地
记者:你们将如何开发利用好剧组留下的道具?
赵爱军:等电影放映后,我们会把圆梦塔、稻田画等剧照放到园区,沈腾骑过的小车、西红市文化馆等都留给我们,游客们在线上看过电影后,线下可以来园区寻找拍摄场景。中央电视台将于9月27日在稻梦空间举办《我和我的家乡》首映式,沈腾等众明星将来沈北直播带货,沈北新区稻梦空间也将迎来新一轮旅游高潮。
记者:一部电影的拍摄地,给你们带来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赵爱军:应该说更加自信吧。我们把一片农田地做到现在的模样,作为东北地区最美家乡地的代表,感到无比骄傲和自信。
采访感言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将家乡的美丽投射到全国影迷的眼中、心中,这是稻梦空间人收获的意想不到的惊喜。相信,这样一路执著、一路创新走下去的稻梦空间还会收获更多的喜悦和骄傲。
特约记者曹海琳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李莉/文
高级记者 张文魁/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