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构成心的四个世界

  与之相反,位于右侧的人则都是愿意与周围的人和谐共处共存,同甘共苦,属于利他的人。

  而X轴和Y轴互交错划分出的四个领域,我认为刚好代表了构成我们内心状态的四个世界。

  1、左上的世界可以称之为“波澜万丈界”。

  在这个世界里都是一些表面很努力,但是只顾自身利益的人。虽然通过这个人的不懈努力,但是只顾自身利益的人。虽然通过个人的不懈努力,他们的确也能够获得一定的成长和发展,但是由于他们都只顾自身利益,因此他们的成功也就难以持久。

  这就造成了不管是企业的经营还是他们的人生都波澜万丈,起伏不定。那些虽然自身能力不凡,但是却无法始终确保企业稳定经营的经营者即在此例。

  2、左下的世界是“地狱界”。

  那些不仅自己不努力,还要给别人下绊子,一心只图私利的人就住在这个世界里。这些人一心指望轻松获利,因此他们在事业上当然也就不可能获得成功。

  然而每当这时,他们这类人又总是喜欢以“受骗上当,被人欺骗了”等为借口,将自身失败的根源归咎于他人。

  身处这个世界,宛如身处地狱一般。

  3、右上的世界是“极乐界”。

  在这个世界里的人不仅自身努力,并且对他人都怀有美好的善意。以企业经营者为例,位于这个世界的经营者们由于自身的努力,事业自然能够获得发展,与此同时,由于他们都能够在意员工、客户、乃至全社会的幸福和福利,努力与周围实现和睦相处。

  这些经营者也就得以保证自身事业的不断繁荣和延续。那些在获得成长发展的同时,又能够确保和谐稳定的企业经营和精彩人生的人就住在这个世界。

  4、最后,右下方的世界被称为“植物界”。

  那些虽然能够与周围保持和谐,但是自身却无法付出辛劳努力,实现自身发展的人就住在这个世界。这个领域就有如自然界里的森林,尽管非常稳定,但是却几乎毫无发展成长的可能。

  换做人比喻的话,就是指那些不期变化,唯求安稳的人。

  人生百态,人各有异,尽管要想泾渭分明地将不同人加以分类的做法不切实际,毫无意义。

  但是通过这样的坐标体系轴,可以让我们鲜明地理解“心态决定人生与经营”的道理。

  然而,即便我们理解了“一个人只要具备了正确的思维方式,通过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就一定能够为自己打开幸运之门”的道理。可是当我们要将这个理念付诸行动时,却发现会非常困难。

  究其原因,完全是由于这井非是一件简单易行的事。

  比如对于公平、公正、正义、努力、勇气、博爱、谦虚、诚实等等这些我们早已耳濡目染、习以为常、认为是老生常谈的辞藻,没有人会认真对待,严格地执行。

  并且很多人已经拥有错误的成见,认为要想在人生和事业上获得成功,就必须依靠深谋远虑的权谋术数。

  当年幼的我还在鹿儿岛接受乡中教育时,曾经学唱过《日新公伊呂波歌》。这是日本战国时代萨摩藩的武将----岛津忠良收集整理的47首关于为人之道的日本歌谣。我至今依然记得小时候,街区神社和寺庙的住持长老们向我们教授这些歌谣时的情景。

  这一系列歌谣的其中一首内容是这样的,“良言教诲听百遍,不亲行亦无义”。

  正如这首歌谣唱诵的,前人的那些充满智慧的教诲,即便我们自以为已经理解透彻,在现实中,能够付诸实践的人也是凤毛麟角。

  先贤们的教诲往往由于过于质朴和简单,反而导致人们自以为“不说也知道”的自满,轻慢对之,不能够将这些先贤教诲当作自己人生和行动的规范。

  因此才会有许多人产生各种各样的迷惑,不知何往,不管是人生还是事业,都误入歧途、犯下错误,对此我总会感到深深的遗憾,尽管众多先贤的教诲都非常质朴筒单,但是却蕴含了极大的智慧。

  而我们是否能够以这些先贤智慧为自身规范、认真遵守,真诚奉行,是决定我们人生和经营成败的分水岭。

  人生与经营的真谛并非高高在上,常人不能及,事实上都是些我们触手可及的,最基本的伦理观念。

  而真正具有极大难度,让我们难以做到的是,我们能否老老实实地坚守并贯彻这些最基本的观念和准则。

  

  作者 |稻盛和夫喻海翔 译 曹岫云 校译

  来源 | 摘自《活法4:开始你的明心之路》

  人民东方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

  稻盛和夫坦言自己的哲学是如何形成的,从他的幼儿时候讲起,历数人生中自己思想改变的时刻,并且讲述了宗教对自己的影响。谁的成功都不可以复制,但成功者都有其方法,本书中稻盛与读者毫无保留地分享了促使自己成功的方法和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