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电影《江湖儿女》?

  贾樟柯导演新片《江湖儿女》正式开机影片讲述2001年,山西塞外城市的一个故事。主演廖凡、赵涛。

  今天是中秋佳节,我带上自己的爸妈到影院撑我家贾樟柯的《江湖儿女》,放映完我爸爸吐槽道:“都不知道在讲什么!”

  为此,写这篇影评原因有三:一是为了给我爸这样的人分析下这部片的内涵,二是贾樟柯是我喜欢的国内导演之一,三是太久没写了,自从毕业工作后,忘了自己的本分。正如片子所说:拿上枪你就是江湖的人,但放下枪仍是江湖的人。一开始枪是有形的,到后面就慢慢变成无形的了。

  一开始的胶片拍摄公交车上的人,首先我是怀疑这会不会是贾樟柯以前拍的素材,突然觉得刚好适合在片头放上一个具有年代感的画面。我们看到了民工,看到大妈,最后定格在一个婴儿上,所以说江湖人是不分男女老幼的。

  巧巧的出场也就是在这辆公交上,说真的,一开始我被她的刘海吸引了,想着会不会太出戏,要知道这刘海貌似是近两年的网红刘海啊,但时尚本不就是在不断地复古轮回嘛,只能说更加凸显了她的主人公地位。

  作为江湖大佬斌哥的女人,竟然进出还得靠自己搭公交车,第一,说明这俩人关系还没到夫妻的份上,二哥出事后巧巧和斌哥在路上的聊天即可知道两人关系;第二,巧巧与斌哥的领导风格不同,斌哥是要讲排面,而巧巧更朴素低调些,后来巧巧去接瘸了的斌哥也是坐在货车后面的。

  第一场戏的亮点在于两个兄弟找斌哥评理借钱的问题,斌哥说了句:“去请二爷”过来,结果搬来了关二爷的铜像。而那个借钱不认账的人不怕枪支对着他脑袋,却在关二爷面前怂得不行。这就说明关二爷背后所蕴含的义气,就是每个江湖人的信仰,也就是本片的主题。这一场戏定在了巧巧好奇地拿着枪的动作上,也颇有意味。

  第二场戏一开头就是倒各种各样的酒水在这个大盆子里,名为敬五湖四海的兄弟。在外人看来这种喝酒的方式有点夸张,但这不侧面暗喻了这种江湖友谊的荒诞(不靠谱)吗?直到后面,这个盆子再次出现了,却是被用来跨火盆去晦气的。所谓的酒水已没有,剩下的只是灰烬。道具虽重复使用,但背后的含义却悄然发生变化,这是我以后写剧本可以学习的一点,mark。

  接下来,巧巧坐的士回的家,经过了村口,一群闲下来的汉子们坐在桥上,真的是很符合中国农村的生活现状,我现在生活在广州城中村,上下班也常看到裸露着上身的搬运工散户三两个坐在路边聊天或是看着街边上来来往往的人,下棋大牌赌钱的也有。我喜欢贾樟柯的原因就是因为他观察市井老百姓的生活状态非常仔细,片子中出现的每一个小人物的站位神情,我相信都是他安排的。

  巧巧下了的士后坚持要给司机钱,司机说为斌哥服务是应该的,但巧巧却认为不能耽误别人赚钱谋生,这种细节的刻画实则丰满了巧巧的人物形象,具有体恤百姓的领导风范,这也是她后来为什么能东山再起的一个原因。

  巧巧买了菜和大米回家做饭这场戏,有点意思的是,巧巧拿着苍蝇拍在打苍蝇,下一情节就是她爸爸因为矿务局某官员贪污而酒后广播骂人,这让我脑补到中国推崇的“老虎苍蝇一块打”的反腐行动,之前我还在想她爸爸醉酒说到某党(居然因此被判为政治敏感只好出此下策)这段怎么能过审呢,可能贾樟柯给广电总局的人解释了一波哈哈~当然这一场戏的作用不仅仅是推动情节发展,还塑造了巧巧的骨子里还是追求安稳平淡的家庭生活的。

  下一场戏里巧巧给了他爸钱让他去耍,然后便是她与斌哥在蹦迪,到此巧巧生命中的最重要的两个人都已经出现了。

  巧巧和斌哥蹦迪时,斌哥身上的枪掉了出来,巧巧脸上是不爽被打断的感觉,已不是一开始的好奇了,说明此时的她还是不喜欢打打杀杀的生活只想跟爱人过无江湖的生活。但在下一刻巧巧待人接物的熟练,斌哥一个眼神她就知道什么时候该起身离开,说明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二哥和斌哥聊天的这场戏安排得也颇有意思。俩人没谈正事以前,舞厅里正放着disco,一谈正事,切换到二哥喜欢的国标舞。一等到斌哥答应下此事,国标舞又换回了disco。有点踩场的意思,也有点现实中甲方(二哥)乙方(斌哥)谈判的角色代入。二哥说到的另一喜欢东西是《动物世界》,在巧巧到奉巧时得知斌哥背叛了她时看到的街边杂耍团里的笼子里的狮子和老虎,个人认为是回应动物世界这梗的。“就像人一样,贪婪、欲望……”

  下一场戏里二哥居然被人捅死了,还是被几个毛头小子无原因地捅死,我想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但却又能理解。从主观原因上看,是树大招风。从客观原因上看,是世事难料。江湖,只会有果,不一定有因。

  巧巧和斌哥在路上散步的这一场,实则揭示了这段关系中,巧巧是非常被动的。巧巧说想去新疆发展,斌哥作为自己的家属可以一同过去,但斌哥却说“谁说(我是你的家属)的”。这似乎是开玩笑的否认,但现实生活中,往往从一个细节就知道一个人到底爱不爱你。

  我最喜欢的是这一场戏。斌哥被两个毛头小子打了,虽嘴上说的是认错人,但我觉得这不过是因为这些血气方刚的小子想要对这个社会的发泄罢了,不被白色社会认可,又达不到黑色社会的大佬地位,徘徊在边缘的人总是特别容易极端化。

  哦谈谈喜欢的原因,斌哥问这俩人属啥,其中一人答属狗,然后就放走了。这不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狗咬了你一口,你会咬回他一口吗?不会!”但下一场戏接着却是“你不咬狗,狗又来咬你一口”

  下一场戏巧巧和斌哥来到了山头上,巧巧问:“火山灰是不是世界上最干净的灰啊?因为它经过高温燃烧。”此时我才知道片名的英文翻译是这样来的Ash Is Purest White。突然让我想起之前北漂求职住在青旅时,一位东北大妈说过的话:“很多男人都想找个单纯的,这世上怎么还有嘛,按我说啊,找个不要太复杂的行了。”是的,身在江湖,变得复杂太简单了,保持单纯基本不可能,社会虐我千百遍,我仍待它如初恋的人又有几个呢?尔虞我诈才是我们真实的面孔。在这一场戏里,还有很重要的一个交代,那就是斌哥教会了巧巧开枪,这是为下文巧巧要开枪做了铺垫。

  当毛头小子看到巧巧拿着枪指着他们,他们害怕得停止动手时,和片头开始时那个斌哥的手下不怕枪指着反而怕关二爷时,让我们知道什么才叫真正的江湖人。或许有人认为巧巧开枪的那一刻就是她成为江湖人的开始,毕竟前面斌哥才说道:“现在你拿着枪,你就是江湖人了。”其实,巧巧早就身在其中,并且她讲情义性格,在江湖中混出一番地位也是迟早的事情。

  巧巧坐牢时,只有一个不知道是她的什么人来探望她,还说了自己怀孕了,看起来真的觉得这段毫无意义。但看到后面,当巧巧没钱吃饭时,去到饭店里逮到一个男的就说自己是他情妇的姐姐,第一个男人是没有情妇所以没上当,第二个男人刚好真的有情妇就被骗了。能抓住男人的弱点,可以看出巧巧这个女人是挺聪明的。我也不知道贾樟柯是不是特意这样安排进行呼应的,反正我就这么想了。

  出狱后的巧巧坐着三峡上的船,这场景让我想起《三峡好人》,果不其然,后来就出现坏人了。贾樟柯和我一样,都喜欢用讽刺手法哈哈哈……第一个坏人,是偷了她手袋的伪基督徒。其实一开始就是有端倪的,谁会进来自己的船舱还报床位号的呢,这是小偷用来确认这床位号没有人的惯用技俩,下一刻吃饭前还念“阿门”,这就让旁人觉得这人那么有信仰肯定不会做什么坏事吧,巧巧就安心地走出去打电话了。

  被骗走钱的巧巧,将背包背在了胸前,与其他背包背后面的旅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此时手袋还是垮在手臂上的,我就在想:为什么不设计让她将挎包也挂在胸前呢,这不是更明显能表达她的安全感吗?难道是不美观吗?后来,当巧巧搭个摩托都被差点被强奸时,她开着摩托车去往警察局的路上,此时挎包是挂在胸前的了,这步步递进的视觉语言表达的手法,就是贾樟柯之所以能成为大导演而我只是个放弃了梦想的可怜人的差距。此手法已Mark。另外,巧巧去警察局报案,我觉得她更是为了能见上斌哥一面。打你电话不肯接,那警察打你电话总听了吧。

  令我很有感触的还有一场戏,巧巧在看街边卖艺者唱《有多少爱可以重来》,车上还有一对双胞胎在跳舞,这不是《站台》的情节吗?这片是要搞串烧的节奏啊?网上说这是他致敬他以前的作品,但我只听说过致敬别人作品的,我觉得贾樟柯还是有点自恋的,不过这我喜欢他的原因之一——有个性。当街边卖艺者随手将一朵假塑料花送给巧巧时,我想巧巧跟我的心境是一样的吧,既感动又心酸。当身在异乡身无分文落魄之时,竟是一个陌生人温暖了我。

  巧巧也是用这支玫瑰花“骗”来了一餐饭,我觉得贾樟柯的电影真的很接地气,在我老家,一到新年家家户户摆年例,就算你不认识这家人进去吃也不会有人赶你出来。这种淳朴,也只有在农村才有了。

  后来巧巧遇上了在船上偷她钱的伪基督教徒女人,被一群男人围着撕扯,我不知道巧巧是不是认出了此人才上前赶走那些男人,但我想贾樟柯应该是安排她没有认出的。因为那才能塑造出巧巧在无法自保的情况下仍能“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江湖形象。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看到巧巧去酒店“守株待兔”骗钱后仍不会讨厌她,因为贾樟柯用了西方的“救猫咪”黄金剧本法则。

  至于后来巧巧在火车上的那点露水姻缘,巧巧不可能是因为爱情而跟他去新疆的,从两人牵手时中间隔着一个矿泉水瓶就看得出来巧巧被爱情被这个社会伤得太深了,但又如何解释她跟徐峥扮演的新疆骗子在火车上亲吻呢?我觉得吧,人在累的时候,会觉得一切都无所谓了,当告诉新疆骗子自己是刑满释放后,从她偷偷离开时,骗子坐在座位上熟睡着,我觉得他肯定是接受巧巧的了。但正因为巧巧是个不想拖累别人的人才会下车。

  当巧巧在新疆看到形似UFO物体时,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想想自己一直相信的东西——爱情以及更多,全都是假的,心理阴影面积该会有多大,幸好,还有UFO是真的。以前贾樟柯电影中的科幻元素,都是和情节人物没什么关系,纯粹表达人生充满太多的未知数。但在这里,却是代表了巧巧心中的信仰。

  到结尾篇,我觉得有进步的是,贾樟柯不仅仅能拍他所看到的农村底层的东西了,还会结合现代科技来反映当下社会无形的距离感了。当跛脚的斌哥在车上问巧巧到哪了,巧巧一言不发只递给他手机让他看导航地图。当坐在轮椅上的斌哥坐在和以前的兄弟吵架时,大家只懂得拿手机现场直播着,只有巧巧还是像当初那样宁愿冒着法律风险维护着斌哥。尽管这样,斌哥还是离开巧巧了,最后一个镜头,定格在监控录像中的巧巧身上。总以为一个监控摄像头就能留住自己珍惜的人,一部手机就能分享自己的生活,一个互联网就能拉近彼此的距离,但心不在一起,多近也是假的。

  我觉得吧,本片虽然看起来是双主角,但巧巧才是真正的江湖人。无情便是义,有多少个自称是江湖人的能做到?

  这才是最后,我在此片最喜欢的是巧巧推着坐轮椅上的斌哥说的一句话:“根本没有人笑话你。”再厉害的江湖人,在这个充满未知数的世界里,也只会渺小得像颗沙子。